• 31

故事分享,關於零到一百萬這件小事


jj5415 wrote:
當然股市還是有風險
碰到個2008 還是一夕烏有
我還以為你是要舉宏達電為例,大家不都是拿宏達電當反面範例嗎?

碰到2008的人,有人一夕烏有的嗎?
應該是剛好相反吧?現在只要一談到存股,有人說我存股10年賺了多少多少,反對的人通常會說,現在一萬多點了還存股?你是好運才碰到2008...現在存就等著套牢吧!

我2007年開始存股,08年馬英九選上總統,大盤逼近萬點,一片欣欣向榮,照理說萬點不該存股,但我仍是存好存滿,還運氣很好碰到2008,股價腰斬再腰斬,每年的配息又繼續存,我現在的資產跟10年前相比多了1倍有吧,老實說,沒有碰上2008的話,應該沒辦法增加那麼多。
ejan1969 wrote:
我2007年開始存股,08年馬英九選上總統,大盤逼近萬點,一片欣欣向榮,照理說萬點不該存股,但我仍是存好存滿,還運氣很好碰到2008,股價腰斬再腰斬,每年的配息又繼續存,我現在的資產跟10年前相比多了1倍有吧,老實說,沒有碰上2008的話,應該沒辦法增加那麼多。...(恕刪)


不好意思要小小吐槽一下e大。

10年變2倍,粗估年化報酬率是7.x%,算是不錯的合理值。但是如果在4000點單筆投入,不算報酬指數,就只看大盤點數,9年下來變為2.6倍,如果算報酬指數會更高。

不是要說e大說法不對,而是如果能避開海嘯顯然獲利會更高,就這點而言主張高點不存股的人其立論也不是毫無根據。

唯一最大的問題是沒人知道哪裏是最高點,海嘯何時發生,以及其底部在哪裏。所以不管高點存不存股,兩方立論都各有道理,各有優缺點,各有其困難(熬過海嘯虧損的心理壓力甚至實際經濟困難 vs. 熬過長期空手績效落後的心理壓力),只能說依各人個性自己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比較好。
看起來像葉配文,也像版主自己的。可以再詳細一點嗎?
因為想不到有人跟我一樣資歷跟手法......喵的勒!你該不會是我的業務,拿我例子出來釣業績?那個第一次信貸2.5%我非常有興趣,可以透漏一下相關資訊嗎?
這樣講就不對啦!好康的我都報我朋友知道欸!(一起買上漲力道不是更大嗎?)

happywork01 wrote:
挖,樓蓋那麼高,看不...(恕刪)

我第一桶金是跟新光銀行貸的,貸70萬。8.5%!!!,現在有沒有翻倍我不知道!過完第一年覺得利息好高,就還完了!之後每年都貸款,現在貸款進入第七年,資產有沒有靠第一筆貸款翻倍我是不知道,我只知道我真的靠那筆貸款,一直存一直存,存到現在的規模!
(2009年,第一年的存款:10萬以下,貸款70萬,資產:125機車一台)


都在高山峰了,叫你借錢投到股市的,肯定是仇人。

pineman wrote:
不好意思要小小吐槽...(恕刪)
那是因為你們賺錢不用拿來吃喝,我可是退休人士,沒有收入的,要供養一家4口,要繳房貸,還要吃喝玩樂,09年又買了新大樓,13年買一輛新車,今年又買一輛新車...這樣下來流動資產還10年增加1倍,真的沒有碰上2008年沒辦法達成。
momo512002 wrote:
我第一桶金是跟新光銀行貸的,貸70萬...(恕刪)

很好,給您拍拍手!(我不是樓主沒辦法加分)

我說的50萬和50億的概念。一個是借錢,一個是募資。
借錢50萬,以後還是要還。募資50億以後不用還。
50億很多嗎?
大陸的共享單車、日本的虛擬貨幣、美國的自駕車....,募的何止50億,是很多倍的。
聽記者的報導,還有人只寫了兩頁報告,連模型都沒有,三天就募到了3000萬美金(尚未查證)。

所以樓主的概念可行,但太跟不上時代了,這個時代已經不是借款用「錢滾錢」。借50萬要好幾年才滾成200萬,中間有風險不小,錢還一定要還。
現在是用「夢滾錢」的時代,要會做夢,夢越大賺越大。就算未來風險超過98%,失敗了也不用還。
如果說樓主不懂「夢滾錢」,只會「錢滾錢」,那樓主就只是B咖罷了,換A咖上來吧。

willhsu_design wrote:
我明年二月一定再發...(恕刪)


現在前三個月利率1.68%,你被貴了
ejan1969 wrote:
那是因為你們賺錢不...(恕刪)


原來如此,但是我前面的計算也是沒用報酬指數,意思是股息可以拿來花用。

2008時0050只剩22.14元,這裏假設沒買最低,用25元算,2008配現金2元,殖利率9.x%(這是用最低點計算的,考慮實際約8.x%)。如果投入1000萬,可以領90萬花用(實際約8x萬),後面幾年是沒這麼高。但是0050目前82元,不算股息的報酬就是原先3.x倍,超過50元的部分,都可以拿來賣錢換生活費,還仍然保有9年100%的報酬率,詳細現金流需要精算,只是要說明那些高點不存股的說法並非完全沒有道理。
  • 3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