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解讀大立光股價溜滑梯之謎 1個月重挫28%、市值蒸發上千億 (12/14)
近期,股王大立光股價從6千元,一路下探跌破4千3百元,一個月內市值蒸發上千億元,這位台股的績優生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圖/潘重安攝)
過去這1個月,台股股王大立光的股價嚴重受挫。
11月3日,大立光的股價還停留在5985元,大立光總部的新廠才剛要運作,隔日,股價卻開始跌跌不休;12月6日,大立光股價重跌至4265元,跌掉28%的股價。
4大隱憂 外資報告看衰
今年4月時,花旗環球、瑞銀等外資才紛紛將大立光目標價上調至6千元以上,甚至在9月時,元大投顧公開的1份報告,還將大立光目標價調高至7千2百元。在一片看好聲中,為何大立光股價在11月一路慘跌?
今年,不管大立光再怎麼漲,摩根大通給大立光的目標價都維持在4千2百元。12月1日,摩根更把大立光的目標價再下修1百元,降至4千1百元。
外界都在關注:大立光怎麼了?
7月,《財訊》雙週刊出刊的封面故事《大立光6千元的煩惱》就已經點出大立光短期股價雖然看漲,但未來的4大隱憂已經浮現,包括人才不足、新廠進度、競爭者進逼及產業的翻轉,其中最關鍵的2大挑戰就是:競爭者進逼與產業翻轉。
今年以來,摩根大通在大立光股價節節攀高時,多次在報告中指出,大立光面臨舜宇光學、康達智、玉晶光等競爭對手瓜分市占;另一個威脅是,玻璃搭配塑膠鏡片的混合鏡頭蔚為風潮。摩根大通還指出,大立光連續多季毛利未達預期水準,在外界一致看好聲中,硬是將大立光股價定在4千2百元。
「今年7P(7片鏡片)雙鏡頭已經送樣給客戶。」6月,大立光執行長林恩平在股東會後記者會向媒體透露,今年大立光剛跨入配有7片鏡片的手機鏡頭,這是高單價的藍海市場。才不到半年,大立光在這個市場開始有競爭者了。
12月7日,玉晶光召開掛牌12年來首次法說會,法人與產業界人士皆高度關注,這天董事長陳天慶也證實,「玉晶光在7P、模造玻璃等都準備好了...」。這也表示,大立光在高階的7P鏡頭市場,將遇上玉晶光競爭。
厚度薄型化 混合鏡頭崛起
同時,在5P、6P鏡頭領域,大立光也將會與舜宇光學、玉晶光、康達智等勁敵短兵相接。
另一個難題是,手機鏡頭不再以塑膠鏡片為主,同時搭配塑膠和玻璃鏡片的混合鏡頭正在崛起。
「現在(手機品牌商)要求(厚度)不能超過5毫米,這種厚度只有混合鏡頭才做得到。」亞洲光學總經理林泰朗很肯定地說。
他並舉例,以1千6百萬畫素的6P鏡頭為例,原本是6片塑膠鏡片的設計,若採用混合鏡頭,能改為1片玻璃鏡片搭配4片塑膠鏡片,或者2片玻璃鏡片搭配3片塑膠鏡片的設計,從原本的6片少掉1片鏡片,厚度就會變薄。未完⋯」
歡迎加入《財訊雙週刊LINE@好友》,每天接收最新財經資訊!(ID:@yqf9549h)
「12/15
《光電股》大立光又破底!輸了「這技術」竟成最大敗象… - Yahoo!奇摩股市
《光電股》大立光又破底!輸了「這技術」竟成最大敗象…
2017/12/15 13:38 時報資訊
【時報-台北電】股王大立光 (3008) 股價11月3日還在5985元,至今(12月15日)盤中最低來到4100元,短短1個多月時間股價暴跌逾3成,外界都在關注大立光怎麼了?過去大立光在相機鏡頭技術具領先優勢,不過,業界透露「混合鏡頭」關鍵技術遭競爭對手超車,成為此波股價崩跌的重要原因之一。
今年不管大立光股價股飆多兇,摩根大通(小摩)給大立光的目標價都維持在4200元,近期更下修至4100元,並多次在報告中提到,大立光面臨舜宇光學、康達智、玉晶光 (3406) 等競爭對手瓜分市占;另一大威脅是,玻璃搭配塑膠鏡片的混合鏡頭正在崛起。
「現在(手機品牌商)要求(厚度)不能超過5毫米,這種厚度只有混合鏡頭才做得到。」財訊雙週刊報導,亞洲光學 (3019) 總經理林泰朗指出,混合鏡頭不僅厚度變薄,還能實現傳統塑膠鏡頭無法實現的大光圈、低失真、成像更清晰等光學效果,尤其用在3D感測功能的「非球面玻璃鏡片製造技術」更顯重要。
報導指出,各大光學廠正快馬加鞭布局混合鏡頭,然相較於大立光,舜宇光學、亞洲光學等競爭對手原本就已掌握非球面玻璃鏡片製造技術,一位光學鏡頭產業高層坦言,「大立光的這項技術還沒開始(進入量產階段)!」
大立光過去擁有塑膠鏡頭的優勢,如今遭遇大挑戰,喜歡打坐的執行長林恩平恐怕更需讓自己歸零思考,如何扭轉這般局勢,才能在新一輪競爭中脫穎而出,大幅拉開與競爭對手的距離。(新聞來源:中時電子報 吳美觀整理報導)」
manshieh wrote:
問題是大立光不漲而玉...(恕刪)
2015年05月11日 17:37 時報資訊
【時報記者張漢綺台北報導】
亞光(3019)佈局緬甸,成果開始顯現,仰光廠今年第1季已開始獲利,新設的眉苗廠預計今年也可以開始獲利,在新產品開發部分,亞光研發多年的2G3P高階智慧型手機鏡頭產品,16M(百萬畫素)已獲得大陸及韓國手機廠旗艦機種採用,預計下半年及明年可以開始出貨,加上醫療及車載鏡頭出貨可望在下半年放量,亞光董事長賴以仁表示,緬甸廠未來將成為集團主要生產據點,預計2017年緬甸廠佔公司營收比重將達50%,而2G3P高階智慧型手機鏡頭在非蘋客戶出貨成長下,預估2016年及2017年手機鏡頭佔營收比重可望分別達20%到35%,成為推升公司未來業績重要動能。
早在以前就已經出貨
2015年01月27日 11:36 時報資訊
【時報記者張漢綺台北報導】
千萬畫素以上手機相機鏡頭可否用「2G3P(2片玻璃加3片塑膠)」生產?大立光(3008)執行長林恩平持「否定」看法,林恩平表示,2G3P光學軸心不好抓,不易聚焦,目前大立光塑膠鏡頭連2000萬畫素產品均可以生產,在千萬畫素以上的產品,看不到2G3P產品被應用在智慧型手機的機會,換言之,未來幾年,數位相機光學鏡頭,仍是塑膠鏡片的天下,而大立光仍是高階智慧型手機鏡頭的最大受惠者。
還被股王潑冷水
亞洲光學(3019)亞光挾著非球面玻璃模造技術,開發出應用在1,300萬畫素的玻璃加塑膠鏡頭解決方案,並已獲得中國大陸和韓國手機廠的訂單,從3月開始出貨。
亞光2G3P可望在3月出貨給中國和韓國的客戶,主要機種是以1,300萬畫素和1,600萬素為主,至於2,100萬畫素則是第3季開始出貨。
先前大立光執行長林恩平曾以玻璃鏡片偏心度高為由,認為2G3P不可行,但亞光的董事長賴以仁強調,亞光的玻璃鏡片偏心度更可以做到1um以內。
iPhone 6推出後,手機鏡頭凸出曾引起許多果粉的抱怨,關鍵就在於iPhone 6採用6片塑膠鏡片,長度達4.75mm,但賴以仁強調,亞光挾著非球面玻璃模造技術,自主開發低比重、高折射率的特殊玻璃材料,打造2G3P(2片玻璃3片塑膠)鏡頭,可以作4.4mm,在穿透率上更具有優勢,當智慧型手機鏡頭往千萬畫素以上、大光圈等高階產品發展,亞光有機會打破台灣廠由大立光獨霸市場的現象。
亞光研發主管分析,智慧型手機鏡頭朝高畫素、高解析度、高色彩飽和度發展態勢明顯,由於玻璃鏡頭本身的先天優勢,相較於過去塑膠鏡頭更適合高階手機鏡頭大量採用,亞光開發出的特殊玻璃材料可以克服玻璃較重的缺點,重量僅0.1g ,比6P約0.11g輕; 且保留玻璃穿透率佳的的優點,同時具有大光圈和高性能的優點,由於中國大陸的手機廠鏡頭畫素已發展到1,300萬、1,600萬、甚至2,000萬畫素,讓亞光有機會打入中國手機的供應鏈。
亞光高階手機鏡頭獲陸/韓廠導入,今年拚轉盈
人氣:
MoneyDJ新聞 2015-05-12 09:11:10 記者 新聞中心 報導
光學元件廠商亞光(3019)近年轉向深耕手機鏡頭,並研發2G3P(玻璃鏡片+塑膠鏡片)解決方案,擬搶攻以6P為主流的高階(1,200萬畫素以上)手機市場。亞光集團董事長賴以仁昨(11)日表示,旗下2G3P解決方案取得重大突破,已獲得中國大陸及韓系品牌今、明年的旗艦新機種設計導入,成功打入兩家大廠供應鏈,後續將力拚明(2016)年在非蘋陣營高階手機市占挑戰兩成。
賴以仁指出,大陸手機大廠今年將開始推出導入2G3P解決方案新機種,韓系大廠則預估明年起推出;初估明年高階產品出貨可望達500萬支,營收占比將達2-3成。此外,亞光預計於6月發表全新醫療新品,賴以仁表示,看好未來公司在手機鏡頭、車載及醫療等領域的爆發力,今年全年度將朝獲利目標邁進。
在產能方面,賴以仁表示,未來十年不用擔心人力問題;其中,自動化生產線及手機鏡頭的生產據點仍以中國大陸為主,且仍會繼續維持約1萬人規模,至於組裝生產線未來將移至緬甸,由5,000人增至2.5萬人,預估至2017年時,緬甸的營收貢獻將超過集團五成。
【時報-台北電】亞光 (3019) 努力轉型,以2G3P搶攻高階智慧型手機市場,歷經一年多的技術磨練,分別突破敏感度及單面面偏芯及雙面軸偏芯問題,開發出16M(百萬畫素)以上手機鏡頭,獲客戶高度肯定,並已獲得大陸及韓國手機廠旗艦機種設計採用,預計分別於今年底及明年開始出貨。
亞光董事長賴以仁發下豪語,希望在2017年時,高階智慧型手機鏡頭占營收比重可望達35%,並在非蘋智慧型手機全球市占率達35∼40%。
?
所以我們投資人當然也要很小心。 多注意相關資訊,不能單方面只聽公司在放利多。
不過此壹時也彼壹時也, 當年或許G+P混合鏡頭作得出來,效果也號稱不錯, 但成本比5、6P的塑膠鏡頭貴很多, 塑膠鏡頭俗又好用,效果也沒差多少, 自然G+P混合鏡頭就沒搞頭了。。
但今日已經局勢有變, 手機鏡頭往高階,更接近單眼相機的效果發展, 塑膠鏡頭看來已達極限, 厚度與折射率,透光, 耐熱度種種限制, 玻璃鏡頭或許真的很有機會,從不同的媒體或不同的新聞迂迴,旁敲側撃來看, 都是煞有介事,不像空穴來風。
所以大家可以審慎思考,靜觀其變, 如果挑戰壹代拳王成功,那真的不是開玩笑了。
廖小屁 wrote:
亞光以前真的每年都發...(恕刪)
舜宇光學(2382)其實與蘋果手機無太密切的關係,主要是因為集團的客戶以韓國Samsung、華為為主,而且集團所生產的鏡頭主要仍然是混合型的中端鏡頭,所以,集團的整體毛利在行內並不是最高水平。不過,由於市場上的發展為手機前置鏡頭為雙鏡頭,另外,為了發展面貎辨認技術,手機的後置鏡頭亦開始以雙鏡頭;另外,車載攝錄機在市場上愈來愈普及,而且未來無人駕使汽車亦會成為微型攝錄裝置鏡頭需求大增的主要動力,而這個部份,正是舜宇光學發展得最強的部份,所以,如果說舜宇是蘋果概念股的話,似乎是把舜宇的發展只局限於手機發展方向,完全低估了集團的發展潛力。
華為 三星 混合鏡頭 都是舜宇供應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