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neman wrote:
至於存股族怎麼辦? 之前都提過, 以為游泳池安全所以一直不去練技術, 其實是不好的。 除了將來下跌段可能錯誤攤平之外, 上漲時若發現殖利率越來越低,也不知道如何是好(因為不知道如何找另外安全的游泳池)。
n8362995 wrote:
擇時進場就表示資金進場前很可能有等待的時間,這等待的時間成本是一年4%。
所以,定期買進不只是分散風險而已,更是大贏擇時進場4%/年(贏市場上所有技術操作、區間操作、做價差者總平均的4%),不是打成平手而已喔!
況且,定存股相對而言,本身就有獲利穩定,股價波動小的特性,擇時進場所能創造的超額利潤有限。
當然如果技術分析超強者,還是可以勝過定期買進啦!
個人開本版的目的,均是以假設讀者為波段持有或是長期持有.
引用上面2位大大的內容:
[定存股相對而言,本身就有獲利穩定,股價波動小的特性,擇時進場所能創造的超額利潤有限,]
[存股族以為游泳池安全所以一直不去練技術,其實是不好的,這就是一般存股投資人的大問題,]
本版用意在於使讀者試著經由推演過程,了解自身持有標的未來可能趨勢,
一來是基本面的資訊是落後新聞;
二則是增強自身持股的信心;
三則是對可能面臨重大資產減損時的應變,
擇時進場並不是個人及本版主要的傳達意思,定期買進依然是對讀者的主要建議,但前提是個股趨勢不能是明顯空頭.
或許存股族認為空頭走勢沒差,可以越買越便宜,對資產的減損不重要,那請先看標題~無誠者勿擾
=================================
本版會以引導式配合案例,為讀者建立自行推演分析所須具備的基礎知識及技巧.
若是讀者想直接了解個人對中華電信除息前走勢,除息後的價格整理區間,及個人對明年基本面的展望,請私信詢問,將以推演後的條列式結果回覆,但那並無法使讀者學會自行推演的邏輯及技巧.
技術分析推演的目的,個人以下列引言供讀者了解:
拿破崙:「無論從事何事,三分之二應予事先計劃,三分之一由機會決定。加重前者分量是怯懦,過於依賴後者是魯莽」。
戰爭本身有太多的「偶然性」與「蓋然性」,但並不因為如此就放棄了作計劃,相反的要更詳加計劃以彌補這些偶然、蓋然的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