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人在討論:主動投資,被動投資?我不太了解,於是google了一下,和大家分享~~什麼是主動投資跟被動投資?1. 主動投資主動投資的中心思想,就是只要我非常努力研究投資,就能在投資賺的比別人還要多,可以打敗大盤!大盤的報酬率:指的是全部股票的整體平均報酬率。所以打敗大盤:只要我夠強,長期下來我的報酬率可以超過大盤的平均報酬率可能是耐心的去研究基本面財務報表,想辦法選出好股票,或者研究技術指標 想辦法找出一個神準指標。按照指標買賣,每買必漲,或者我對總體經濟很懂判斷出現在是股市的低點。不管我用什麼方法,反正只要我用心去研究,我就可以賺到比別人更多的錢、更高的報酬率。所以我願意 "主動"的去選擇我覺得會賺比較多的股票,或選擇一個好的時間點再買 (買在低點就可以賺更多)。如果對自己的投資能力沒有信心,或覺得平常工作很忙,所以沒有多餘的時間自己研究,那我相信有專業的人,例如基金經理人、操盤手,他會去做很多研究 ,找出好的投資標的...等等,所以我把錢交給他,請他幫我管理就算給他抽成也沒關係。這就是主動投資的核心想法!2. 被動投資被動投資是完全相反的概念被動投資的中心思想就是認為 不論你怎麼努力,打敗大盤是不可能的你想挑出好的股票想要低買高賣,想要找出一個神準的指標這些行為,都是徒勞無功的...不論是你或者是專業的基金經理人都一樣,大盤的年報酬率假設是5%,所有基金的報酬率經過統計,平均起來就是5%,就算有的基金近幾年報酬率超過5%,通常他們不是運氣好,就是很難長期維持這麼高的報酬率。主動投資跟被動投資,這二派陣營一直以來都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因此二邊都有擁護者你呢? 你覺得你適合哪種類型的投資者呢?其實我還是不很了解?被動投資是這樣解釋的嗎?我種花,到底是屬於主動投資還是被動投資?
論壇上發現有人問"如何在45歲時建立每個月被動收入30k的現金流???"以下是我的回覆~~(30K不難,50K可能就很難吧!)其實想達成月入30k現金被動收入,並不難。耐心+堅持+時間 就行了。首先你必須先要有規劃,自己現在是幾歲,到45歲需要幾年的時間?你的月收入是多少?每個月可以挪多少錢(閒錢)出來投資?選幾支高殖利率的績優股,安全穩定的而且是耳熟能詳的績優股,就可以開始買囉!可以用定期定額或定期不定額或不定期不定額的方式投資,隨便你~~常覺得與其坐而言,不如起而行。想太多只會延後達成的目標而已;不如馬上行動,嘗試錯誤,總比一直坐在那作夢好!書一定要看的,可以同時並行,免得浪費時間,因為年紀如果不再年輕的話....不一定只看理財方面的書籍,喜歡看什麼書就看什麼書,比如文學,詩詞,勵志,心理,哲學...等等方面的書都可以看。我覺得看自己有興趣的書,是一種享受,而不要太拘限,非看什麼書不可。以上~~本人已達成月入30k被動收入之經驗談。
和大家分享我在花農交流園地寫的一篇心得8年前開始決定種花不拔花,就一路走來始終如一...在這期間至今都不時聽到旁人叫我該拔花囉!再不賣你會後悔的,賣出再買回來,可以買更多張...等等。我不賣,說我死腦筋,不知變通...有時候覺得當烏龜很可憐,我也很想當兔子。但是我看過很多兔子,最後下場比我更糟。。。如果沒有當初的下定決心,如果沒有這樣的堅持,我想至今我還是在股海裡沉淪ing...有些兔子真的是善意的,我也知道,他們真的賺很多錢,我也了解,但是有些人適合當兔子,有些人適合當烏龜,弄錯角色只會很痛苦,常言道 急驚風最怕遇到慢郎中...便是如此。花店我也有買高價,也有買低價,但我不因為自己不小心追高了,就怨恨阿花。。。公司營收獲利有時大賺,有時小賺,有做過生意的人,應該都會了解,只要這家公司年年都是有賺錢的話,我對它就有信心,我會時常去關注它,而不是放任不管。最後一句話和花農們分享"心若不動,風又奈何"
5478ant wrote:反正沒有早知道~當...(恕刪) 有時候我在想,既然想當烏龜了,還是乖乖的不要跑出來插話,濳水可以做很多事,真的有太多的目標尚未達成,最近覺得有點可怕,感覺自己被01給制約了,每天都會想看,看了又想插話~~你比我更早期種花,那時我買中華電,還尚未配過股票股利,我只有被它真正的減資過。當時被減資之後,雖然有還給股東現金,但還是有點心痛,減資後它的股價就開始大漲起來,減資後8X漲到1XX 後來就維持在9X。你真的是好野人,一口氣都幾十張在買,我最多一次只能夠買1張就偷笑了,我常常都是買零股慢慢存。
shih3246 wrote:有時候我在想,既然...(恕刪) 01看的到我何時加入01~投資版我只發過一篇老媽的~就變成媽寶了心無罣礙~何必鳥這些閒言閒語~相信自己~成敗在個人我的文有電視遊樂器~一台小車~一篇手機文~養老生活就是單調無聊四處趴趴造我不是好野人~不是~不是~不是~很重要~看到的都是中鋼月存1X年滾出來的多年後有機會調節的話~請往有配股的用力投~跟純配息差很大~但風險也大允強我沒複利~收集每年息~等到去年配1元1元~我再補50張~這樣配15張~息15萬很爽景氣剛好又來到~調節後把本250萬拿回來~80張再看後續~正常還是會放著~除非到40元零成本也有迷思~要不要本~正常人說不用~我說~其實也是自己的錢~本就是時間那位A先生說的大致上都對~合理價~心中價~我心中價70-80~合理價80-90這樣會影響你嗎?自己去思考~有天會知道迷思與矛盾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