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

台新金慘敗了 雙輸

jackelhou wrote:
講別人股權和公司法都還沒搞清楚
自己也搞的不怎麼清楚
董事選舉就是看誰得到的票數多
跟個人持股一點關係也沒有


我說你沒搞清楚是指你還在談什麼彰銀是全民資產的論點。

彰銀的資產在出事前就已經不是100%國家持有了,更別說被人民選出來的議員掏空完以後的資產價值

彰銀案就是財政部以小股東吃大股東,沒有什麼其他合理的觀點。

彰銀不是國家的
彰銀不是國家的
彰銀不是國家的
彰銀不是國家的
彰銀不是國家的
彰銀不是國家的
彰銀不是國家的
彰銀不是國家的
彰銀不是國家的
彰銀不是國家的
彰銀不是國家的
彰銀不是國家的
彰銀不是國家的
彰銀不是國家的
彰銀不是國家的
彰銀不是國家的
彰銀不是國家的
彰銀不是國家的
彰銀不是國家的
彰銀不是國家的
彰銀不是國家的
彰銀不是國家的
彰銀不是國家的
彰銀不是國家的

了解了嗎???????????????????
jackelhou wrote:
講別人股權和公司法都...(恕刪)


的確董事選舉就是看股東會投票誰得到的票數多
跟個人持股未必有關
同樣的
彰銀要不要與台新合併
應該是看股東會投票同意或反對合併的票數哪個多
我是同意合併的彰銀小股東
如果股東會投票結果是反對合併的票數多
那我只能願賭服輸
但台新幾次說要合併彰銀
彰銀幾次都是沒經過股東會投票就直接拒絕與台新合併
我想投票同意合併都沒得投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我說你沒搞清楚是指你還在談什麼彰銀是全民資產的論點。


我什麼時候談彰銀行是全民資產了??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彰銀案就是財政部以小股東吃大股東,沒有什麼其他合理的觀點。


笑死人了
財政部+其他股東合起來就是大股東
台新金就是委託書搶輸財政部才輸的
哪來什麼小股東吃大股東
真不知道誰沒搞清楚股權和公司法呢
大家都把"告"複雜化了
民事法庭就是解決和協調雙方問題
接下來就是雙方舉證
得由法官去判決

台新金也不是笨蛋
手上到底有哪些籌碼我們也不知
如果財政部拿不出實質證據
也是有勝訴之可能

之前就有新聞
房客自殺房東求償成功的案例啊...
jackelhou wrote:
我什麼時候談彰銀行是全民資產了??
笑死人了
財政部+其他股東合起來就是大股東
台新金就是委託書搶輸財政部才輸的
哪來什麼小股東吃大股東
真不知道誰沒搞清楚股權和公司法呢


的確,但我當初指的人又不是你,是你自己跑出來接戰的

你要這樣講,那請問為什麼當選的都是財政部的法人代表?

難道當上董事長就一定是大股東嗎?

如果這樣不叫小股東吃大股東,那你舉個跟這個不一樣,可是卻是小股東吃大股東的例子我看看....

6.新任董事選任時持股數:
董事張明道(財政部代表人):963,738,496股
董事梁懷信(財政部代表人):963,738,496股
董事阮清華(財政部代表人):963,738,496股
董事彭英偉(財政部代表人):963,738,496股
董事陳淮舟(台新金控代表人):1,782,059,748股
董事吳澄清(台新金控代表人):1,782,059,748股

誰股數多,一看就知道....
jackelhou wrote:
我什麼時候談彰銀行是全民資產了??
笑死人了


既然你比另外一位網友了解彰銀不是國家的,那請問你,

財政部是基於什麼立場和原則要去搶一定民營銀行的經營權?????

整件事一點都不難看懂
撇開公股、民股意識形態的對立好了
假設2家都是民營銀行早就沒什麼問題了。
(其實彰銀在1997年民進黨執政前,政府就已經釋股民營化了,釋到現在持股剩20%還在堅稱彰銀是國家資產)
以上既然都發生了,那就算了,一切由司法判決

重要的是這件事後續的影響

這件事後續影響吃虧最大的,其實根本不是台新金,台新頂多就差價賠了這150億,損失一年賺的就回來了

影響最深的會是彰銀以及公股銀行的未來,萬一運氣不好官司敗訴,全民還要莫名其妙替財政部賠這100億。

這件事執政者清清楚楚的宣示了,你即使是在政府公開標售且出具公文保證的情況下捧著錢來取得股權
也完全依照市場規則都沒用,因為這市場不是"法"說了算 是我執政者"人"說了算。

"大家認為以後還會有人呆呆乖乖的用錢買股搞合併嗎"
管你價格買多高,管你換股比率要給多好,買多高關我屁事,我們又不是朋友也沒分到好處
直接鬥臭你,用公權力玩死你就好

"以後合併動作,請大家依照富邦模式先來打好關係,只好打好關係,根本不用捧錢來買股權搞合併,大家直接換股就好,換股比率也一切好談"

反正公股不是我執政者的資產,隨便換一換我又不吃虧,就用富邦跟美河市模式,把公股價值估低一點,小股民也不懂,大家都是好朋友一切好談。

彎曲度很好 wrote:
整件事一點都不難看懂...(恕刪)


雖然小弟是較偏台新金的支持者

但還是謝謝各位大大精闢的解讀

著實讓小弟了解不少

一切就靜待司法判決吧

話說這波也拖下很多優質的金融股股價

也讓小弟下手方便點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我說你沒搞清楚是指你.彰銀的資產在出事前就已經不是100%國家持有了

彰銀不是國家的
彰銀不是國家的
......
彰銀不是國家的

了解了嗎???????????????????..(恕刪)


換個角度說法,

彰銀的資產從頭到尾不是100%台新金持有

彰銀不是台新金的
彰銀不是台新金的
彰銀不是台新金的
....
彰銀不是台新金的

了解了嗎???????????????????

公司的未來要看全體彰銀多數股東的意見,也不是台新金說了算.

財政部在董監改選時,獲得多數股東的支持,取得多數席次,它就有法理上的代表性了. 台新金總不能自封自己是彰銀的萬年董事,不承認這次股東會董監選舉的結果,彰銀以後都不用舉辦任何股東會或董監改選了吧?
不然台新金要不要去假處分,從新驗票或提起選舉無效之訴,保留相關法律上權利?

請問哪位先進能指導一下,

為什麼政府不把彰銀給台新金主導?

硬插手這事政府會有什麼好處???

或是如果彰銀給台新金主導會有什麼害處??

感謝
  • 4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