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在OLED這塊的確規模輸人,但我要表達的, 是我覺得不應該拿近15年前某公司作的報告理面的評論(誰知道是內部某某小工程師自己作內部報告還是公司公開發表都不知道的東西)來說嘴...很有帶風向的嫌疑...想作空嗎?要打落水狗也要何情何理...法客 wrote:auo當時做出第一...(恕刪)
你自己都說了:過去,中國面板長期低價傾銷,受害的是 台日韓業者,但 歐美國家消費者和企業卻是從中得利,能夠藉由中國低價傾銷,買到價廉物美的台日韓面板.所以歐美國家過去根本不在乎,中國的面板傾銷政策.那川普幹嘛要制裁中國面板惡性補貼,低價傾銷,破壞市場秩序?美國目前沒有面板產業要制裁中國面板惡性補貼至少也等台日韓的面板產業被搞垮後美國要建立自己的面板產業時再說
大陸為了搶食全球每年1100億美金的顯示商機,國家全力補貼, 瘋狂擴產,出貨面積每年快速暴增,今年已超過全球50%產量,明年底可能就超過60%.未來2年,至少還有 3座10.5代廠即將量產. 中國將掌握全球6成以上的面板貨源,可以壟斷主導市場供需和報價.DRAM的年產值800億美金,大陸面板產業的目標就是要效法,韓國DRAM雙雄,壟斷全球7成以上的DRAM市場後, 操控市場供需和報價,每年幫韓國賺進大量外匯.其他國家的企業和消費者,只能乖乖把口袋裡的銀子奉獻給韓國.台灣跟在後面喝湯.台灣雙虎和郭董個人的面板廠,若能整合成一家,未來是還有機會擠身全球前三大面板廠之列.不然就等著被個個擊破.====================大陸面板出貨面積 逾全球一半2019-05-06 23:34經濟日報 記者林則宏/綜合報導大陸面板廠今年第1季面板出貨面積,首度超過全球的一半達到50.1%,但因產能快速開出,市場需求增長放緩,目前整個行業正進入新一輪供過於求周期,導致面板價格持續下滑,大陸業者普遍面臨「增收不增利」的窘境。上海第一財經報導,根據市調業者IHS Markit最新公布的數據,大陸面板廠商在今年第1季占全球60吋或更大液晶電視面板出貨量的33.9%。大陸業者在此一領域全球市占從去年同期的3.6%增加近十倍。相較之下,韓國面板廠在同一時期市占則從54.8%降至45.1%。群智諮詢總經理李亞琴表示,2019年第1季,大陸面板廠出貨面積全球占比達50.1%,首次超過全球面板市場出貨面積的一半,所以,「不能再盲目擴產、提升規模,而應注重技術力、附加值的提升」。
研調預估,第二季TV面板平均拉貨尺寸預計較前一季增長近1吋,達46.5吋,拉貨量亦同步增長5.5%。 拉貨面積季增長率= (46.5/45.5)^2 x 105.5% = 110%Q2拉貨尺寸變大,拉貨量增加,Q2 的面積需求比 Q1 暴增10%, Q2相當於一口氣多消耗 2.5座 8.6代線產能, 且三星進入關廠階段,抵銷了大陸新廠效應.換言之,本季市場需求大增,5月報價卻持平甚至微幅下滑,這 市場真的反常了. 莫非Q1 上游庫存過高,才會出現Q2量增價不漲的現象.下游整機組裝廠,通常是5窮6絕,7月旺季漸漸開始, 組裝廠提前在 6月開始備貨拉貨.或許,Q2的上游面板出貨是要等6月才開始暴增,價格才會上漲吧?=======================電視面板凍漲 5月報價持平工商時報【袁顥庭╱台北報導】電視面板價格上漲動能受到壓抑,5月上旬電視面板報價全面持平。WitsView研究副總邱宇彬表示,市場能見度不高,新產能持續開出,對電視面板供需造成壓力,32吋面板跌價壓力浮現,43吋面板4月漲幅也收斂,至於大尺寸電視面板價格則是續跌的走勢。邱宇彬表示,電視面板市場在5月有了微妙的變化,32吋先前大漲,不過全年來看出貨衰退,而近期供給又增加,使得供需反轉,5月跌價壓力浮現,可能持平或是小幅下跌。43吋面板成為市場主流,供需略緊,不過43吋面板價格上漲與50吋的價差縮小,尺寸差了7吋,但是價差僅15元,使得採購雜音出現,預估43吋面板漲幅縮小,5月可能持平或小跌1美元。至於大尺寸電視面板方面,因為大陸10.5代、11代面板廠新產能持續增加,面板跌價壓力仍大,預估65吋面板價格續跌3∼4美元,至於75吋則是維持每月10美元的跌幅。55吋面板預估5月價格持平或是小跌1美元。IT面板庫存仍高,不過由於利潤持續被壓縮,面板廠不願讓步,因此IT面板價格跌幅收斂,5月跌幅估約0.2∼0.3美元。根據WitsView最新2019年第一季電視面板出貨調查報告顯示,出貨總量為7,002.4萬片,年增4.2%。第一季為傳統淡季,需求明顯降低,台韓日面板廠紛紛進行年度歲修,並透過產品尺寸調整降低生產壓力,但大陸面板廠在新產能不斷釋出的情況下,出貨逆勢增長。京東方首條10.5代線產能快速爬升,已擠下韓廠成為65吋與75吋第一大供應商。京東方第一季出貨較前一季逆勢成長5%至1,427萬片,年成長14.9%,穩坐電視面板龍頭地位。LGD第一季電視面板出貨衰退11.6%,出貨量1,290萬片,排名第二位。群創第一季電視面板出貨量達1,074萬片,季減13.7%、年增16.5%,排名第三位,並且成為50吋面板第一大供應商。此外,華星光電和中電集團第一季出貨都有所成長,合計大陸面板廠在第一季電視面板市占率超過4成。中台韓面板廠持續提高50吋以上比重,第二季TV面板平均出貨尺寸預計較前一季增長近1吋,達46.5吋,出貨量亦同步增長5.5%。 第一季TV面板出貨排名表現,京東方首條10.5代線於去年初量產後產能快速爬升,目前已擠下韓廠成為65吋、75吋第一大供應商,除了超大尺寸外,第一季由於新興市場對32吋需求增加,讓京東方淡季出貨仍較前一季逆勢成長5%,來到至1,427萬片,年成長更高達14.9%,穩坐TV面板龍頭地位。 LGD(樂金顯示器)第一季TV面板出貨衰退11.6%,除了淡季需求減少,LGD調整現有7.5代線和8.5代線的產品組合,間接影響生產,預期第二季開始,55吋(含)以上產品出貨季成長將超過1成。 群創(3481)於去年底前將主流尺寸39.5吋、50吋的庫存出清後,今年第一季電視面板出貨量達1,074萬片,季減13.7%,年增16.5%,今年49吋需求轉移至50吋,順勢帶動其成為國際品牌50吋面板的第一大供應商,儘管處於第一季的淡季,50吋出貨僅微幅衰退0.7%,較去年同期則大幅成長38.1%。 華星光電自去年開始,集團品牌TCL積極擴大市場版圖的支撐下,出貨表現穩紮穩打,首座11代線廠已於今年1月量產,目前以提升良率為優先,而非衝量,加上第一季受淡季效應影響,季出貨衰退4.6%。觀察各別尺寸表現,自去年第四季開始藉由調降8.5代線32吋生產並將重心轉移至55吋後,第一季55吋出貨成長達9.3%。 SDC(三星顯示器)預計於今年關閉8.5代線的產能,藉由提高超大尺寸的生產比例,讓續存的產線發揮最大效益,今年初著手進行產線改造與投資,間接影響SDC第一季TV面板出貨量季衰退12.4%,為875.5萬片,同時也是所有TV面板廠中唯一年衰退達12.7%的廠商。 友達(2409)為六大面板廠中產能最小,為了提升獲利,已提早布局中大尺寸市場,出貨量起伏較為平緩,第一季出貨量達628.3萬片,季減率3.3%,相比其他出貨衰退的廠商,幅度較為緩和。 中電集團去年隨著彩虹光電8.6代線、中電熊貓成都8.6代線加入市場後,產品聚焦在中大尺寸,受惠於集團ODM與中國品牌陸續完成驗證,加上產能逐季釋出,今年第一季合併出貨量達520萬片,季增率14.3%。
上個禮拜,報紙有預告 群創將在5/9公布 Q1財報 和 4月營收報告.... 通常當天會召開董事會,通過財報,也會決定並公告今年的股利政策. 對於股利,大家應該沒什好期待.無懼於小摩$8.5的目標價,岡山幫今天同步買進雙虎. 岡山幫花了40幾億投資台灣面板股, 郭董花了500多億投資海外面板廠...最近幾年,岡山幫和郭董有志一同,有錢就去投資一堆面板股.郭董決心要轉換跑道從政了,鴻海5/10董事會,據說會推舉鴻海董事長繼任人選.... 郭董個人投資的面板事業,壯志未酬,群創的分割重整遲遲沒有進展,現在又遭逢面板產業最艱困的轉型期,不知後面接手的人要怎麼代為處置..?郭董明年就算真的選上總統,好像也不宜親自插手 台灣面板廠整合大業,但如果是指示底下的經濟部和國發會負責去組成台灣隊的話,會不會遭反對黨質疑行政不公 ?群創和友達有接近80萬名股東和選票喔.不然郭董就犧牲一些,把台灣群創,日本SDP暫時交給友達經營好了,未來幾年自己只當快樂投資人,這樣反對黨應該就無話可說.等日後卸任後,再一舉奪下台灣隊經營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