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當補貼導致市場價格崩跌->政策性採購給企業獲利灌水->炒高股價割韭菜政府獲利出場
這個循環貌似天衣無縫
壞就壞在其中有個資金斷點
就是設備供應始終被美日攢的死死的
就算靠內需把國內現金流撐住
外銷沒辦法把買設備技術供應的外匯賺回來的話
規模越大這個產業只是造成外匯美元淨流出越嚴重而已
另外一邊IC製造外匯也是燒超大
要不要合理化生產規模讓市場價格正常,大家有錢賺
決定權在中國手上,壓力也在中國自己頭上
題外話,是說每次美國看誰不爽就讓應材抽人把它滅了
中國一天到晚偷面板、LED、IC設計製造這些技術,為什麼不想辦法把應材偷過來
這些擬訂計劃經濟的草包到現在還看不出這個產業的老大是誰嗎
全球DRAM的2018年產值約 900億美金, LCD和OLED 面板產業的年產值約1100億美金. 過去,面板業的產值是DRAM產值的數倍大,最近2年,DRAM的產值才快速趕上來. 早年面板業產值龐大,大陸政府過去優先選擇發展面板業,這幾年才開始轉移注意力到DRAM產業.
大陸業者和投資人,一直在自我激勵說, 現在面板價格崩盤就是故意要逼死 台灣和韓國業者,所必經的手段過程,目標 就是要效法韓國三星DRAM一樣,早年持續擴產,逼死了德國,日本DRAM產業後, 韓國三星和海力士從此掌握全球75%的 DRAM市場, 韓國DRAM雙雄,早能夠主導調控整個DRAM產業的供需和報價,毛利率超高,每年坐享幾百億美金的利潤.
大陸面板業的發展歷程和 三星DRAM的成功歷程,畢竟還是有差.
我印象中,早在15年前,三星DRAM的製程技術,規格,成本就遠超過 德國,日本,美光,台灣等業者,三星DRAM能成功淘汰其他競爭對手,不光只是擴產,三星本身技術就是領先全球. 不過,大陸的面板技術仍落後 台灣和韓國,只想靠瘋狂擴產,削價競爭,逼死台韓業者.
韓國DRAM業者和台灣台積電 的關鍵設備也是要靠 美國應材和荷蘭ASML來供應,他們只要專注搞定本業,DRAM 和 半導體代工製程和良率, 並掌握市場報價的主導權後,每年就能坐享幾百億美金的淨利,
或許,大陸面板業者的策略,也希望將來也像韓國DRAM業者專注本業印鈔機,就有暴利,不想 和上游設備商搶食哪一點肉屑.
大陸雖然海砸超過5兆台幣,(約 1700億美金)向外國購買設備.但如果未來真能主宰全球面板市場後,每年也能像DRAM淨利潤幾百億美金,這樣的話,幾年就能全部還本.
目前大陸的佈局,到了2022年時,大陸的產能將占全球6成市場需求.只要大陸政府還能夠規避美國和歐盟的施壓,繼續巨額補貼大陸業者,熬過這幾年的虧損期, 最後的確有機會像韓國DRAM一樣主宰全球面板市場.
但他們到時,是否會像 韓國DRAM ,冷靜調控產需,每年坐享幾百億美金的淨利,從此王子和公主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 還是 會像大陸太陽能,LED產業,就算成為全球市場龍頭,內部自己人仍然持續自相殘殺? 大陸打的如意算盤是否會如願,還難說.
不過.面板業的資金投資額度遠比 太陽能和LED產業 大上十倍, 大陸面板業砸入5兆台幣,不像 太陽能,LED產業只砸幾千億台幣,大陸中央國務院發改應該不會坐視不管,放任 大陸面板業 像 大陸太陽能和LED產業那樣兒戲,當上市場老大後,仍在胡搞瞎搞自相殘殺吧?
中國LED龍頭三安光電 財報遭踢爆造假
根據《日本經濟新聞》報導,半導體和面板設備一哥應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S)已下令員工停止對中國最大LED晶片製造商三安光電供貨和提供服務,主因三安光電上周遭美國政府列入1份警告名單。
三安光電是全世界營收最高的LED晶片製造商,股票在上海上市。
《日經新聞》得知,應材周五寄通知給所有與名單企業有關的員工,表示他們應「立刻停止未決及未來的設備出貨,並停止在對方地點的所有服務。」。
應材同時要求員工、包商和其他人員,立即從這些企業的地點撤回。該通知警告,不遵守將會嚴重違反美國貿易法。
================================
誠美材經營權紛爭 丟了昆山廠經營控制權
昆山奇美目前月產能約170萬平方米,8月將量產業界領先的2.5米超寬幅偏光板,目前錦江集團相關勢力持股昆山奇美50.5%,誠美材持股49.5%。原本昆山奇材兩大股東共治。
錦江集團先前已以大股東身分召開昆山奇材董事會,要求誠美材限期解決經營權之爭問題。
根據誠美材公告,昆山奇材考量誠美材發生經營權糾紛,實質上影響昆山奇材營運活動,因此將根據昆山奇材今年第一次董事會決議,誠美材若無法有效解決經營權糾紛,將由錦江集團行使對昆山奇材經營管理權。
這是繼先前福建省電子信息集團取代華映,取得中國大陸華映科技控制權之後,又一台商失去大陸重要轉投資事業經營控制權。
業界指出,誠美材爆發經營權之爭後,面臨銀行資金凍結、會計師出具去年財報保留意見導致股票打入全額交割,如今失去昆山奇材主導權,對誠美材又是一大重擊。
誠美材於公告中指出,目前相關事件並未對昆山奇材及誠美材有任何財務影響。此外,根據昆山奇材公司章程規定,最高經營管理決策單位為董事會,若要修改章程,必須由董事會全數董事同意才得以修改,因此在組織未異動的前題下,昆山奇材經營運作無任何影響。
外傳群創宣布重回誠美材董事會,主要就是為了確保未來偏光板供應無虞,且看好昆山奇材掌握的關鍵技術與客戶訂單能量。隨著誠美材失去昆山奇材的經營控制權,群創原本打的如意算盤也恐無法實現。
誠美材此次「超額競選」,並各自徵求委託書,仍有爭奪經營權意味。
誠美材近期風波不斷,接下來還有4月26日股東臨時會改選董事這關要過,加上金管會要求4月29日前完成重編去年財報,若無法如期完成,股票恐面臨停止交易,甚至有下市之虞,對於想要在偏光板景氣回升尋求突破的經營團隊而言,都是很大的挑戰。
===================
群創costdown壓力大,過去已退出誠美材董事會,對誠美材強勢砍價,導致誠美材已經連虧幾年了.
群創 或許為了掌握貨源 ,且 郭董SDP 廣州G10.5代新廠需要掌握廉價又穩定的偏光板貨源, 所以群創現在又想入主 台灣誠美材董事會,
群創入主誠美材後,誠美材卻丟掉了 大陸廠經營權,群創和郭董打的如意算盤就不能對大陸 奇美材上下其手,
是禍或福,繼續看下去.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