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新金11月獲利年增51.4%,主要來自核心子公司台新銀行所貢獻。台新銀11月稅後純益9.6億元、年增92.0%。台新金控財務長賴昭吟表示,台新銀行11月稅後純益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並且優於前一個月、今年10月份的稅後純益10.4億元,主要原因有三。首先,台新銀行今年11月並無特別費用支出,或大額企金個案提存。台新銀行去年11月提列上海國儲能源呆帳損失準備2.2億元,侵蝕獲利,去年11月稅後純益僅5億元;今年並無類似因素。其次,淨利息收入等核心業務慢慢歸於正常。美國、台灣相繼降息,國內銀行業面臨利差縮窄壓力,但台新銀行成本控制得宜,存款利息支出減少,今年11月的淨利息收入比去年同期多出1億元。第三、法金正常放款提存金額減少。台新銀行去年11月法金放款量增加,金管會要求正常放款須提列1%呆帳準備,台新銀因此多提了將近2億元。今年新冠疫情來襲,台新銀嚴控授信風險,正常提存金額連帶減少。證券子公司方面,台新證券11月稅後純益1.2億元、年增100.0%。賴昭吟表示,主因台股交易活絡、成交量大,另外,台新證的經紀市占率持續提升,也對獲利帶來支撐。台新金項 目 本月自結 本月自結項 目 稅前盈餘 稅後盈餘單 位 (億) (億)-------- -------- -------------台新金控 12.7 11.2台新銀行 11.2 9.6台新證券 1.2 1.2年 度 109年-------- -----------------------------------------項 目 累計自結 累計自結 每股稅後項 目 稅前盈餘 稅後盈餘 盈餘(EPS)單 位 (億) (億) (元)-------- -------- ---------- ---------台新金控 161.1 139.3 1.13台新銀行 139.0 118.1 1.36台新證券 7.3 6.5 0.94
金融股不發股利? 金管會說話了!2020年12月8日 週二 下午6:51台北市 / 王源澤 張書銘 報導投資人照過來。過去金融股一向被視為是存股族的黃金標的,因為股價相對比較親民,股利發放又穩定。不過一場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讓全球的金融業秩序大亂。英國、美國已經要求大型銀行不得發放股利,保持金融穩健。金管會主委黃天牧則說,會研究國際趨勢,但國內不見得要比照。分析師則認為,短期內對金融股可能有些影響,但即使真的執行也不會大幅縮減股利。大型銀行的金融股,因為穩定股利發放,股價也相對親民,而有高殖利率的好處,一向受到小股民青睞,不過金管會的股利政策,或許就要出現變化,金管會主委黃天牧(12.07)說:「我們正在請銀行局,保險局去研究,明年的股利分配的政策,我們就考量國際間的趨勢,考量國內的資產品質的狀況,我們會做一些考量。」我們會審慎考慮,原來從疫情爆發以來,英國美國金融主管機關,為了金融業體質穩健,限制銀行2020年跟2021年這兩年,不得發放股利。國內金融股一向優質,除了股價相對親民以外,像是上海商銀,國泰金富邦金,都發了2塊以上的股利,聯邦銀國票金等等,殖利率更都在6%以上,分析師林漢偉說:「因為所謂政策關係,股利出現縮減情況的話,對這些金融股的評價,我覺得當然造成一定的傷害,台灣的經營的體質,或金融業放款的資產的狀況來看的話,要出現大幅度,削減股利發放的機率,我覺得並不太高。」長期來說不會影響太大,目前國內只有限制,壽險業股利發放,不過可能不發股息的消息一出,還是影響金融業股價,今(8)日整體下挫超過1%。
引述新聞中信金資深副總邱雅玲表示,新台幣對美元升勢再起,中信金子公司台灣人壽規劃12月增提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受此因素影響,全年獲利情況可能與今年前11個月的表現差不多。中信金,估計12月的EPS是0吧今年賺2.03,明年配發一塊,也不算太差
今年四月份,英國央行跟進歐洲央行,宣佈今年金融機構不要發放股息。早在11/5,英國央行就已經公開表示明年禁令解除,開放各公司自己決定。資本額不足的,少發一點。資本夠的,隨便你發多少都可以。哪有英國央行不准明年發銀行業股息這一回事?https://www.cnbc.com/2020/11/05/bank-of-england-chief-wants-lenders-to-take-own-decisions-to-cut-dividends.html曾銘宗好像是不看國際新聞,或者是被助理誤導。去國會質詢一件根本不存在的事.https://udn.com/news/story/7239/5072093金管會主委黃天牧今(7)日上午在立法院財委會答詢時表示,針對明年度銀行業及保險業的股利發放政策,金管會正研議是否做管理。立委曾銘宗質詢指出,目前銀行放款有無惡化?黃天牧表示,目前銀行逾放比0.24%仍算屬穩健。曾銘宗表示,因疫情衝擊,英國監理機關對外宣布要求今年及明年不發放股利,若國內金融機逾放明年大增,會否比照英國作法?
本月自結盈餘******累計自結盈餘******累計EPS**************稅前***稅後******稅前****稅後*******稅後**單*位*******(億元)*(億元)****(億元)**(億元)******(元)*第一金控*****14.62**11.50*****185.86**158.90******1.24*第一銀行*****13.23**10.54*****176.60**149.67******1.68*第一金證券****1.68***1.29*******6.95****5.95******0.97*第一金投信****0.13***0.11*******0.79****0.64******1.06
哪有英國央行不准明年發銀行業股息這一回事?曾銘宗好像是不看國際新聞,或者是被助理誤導。去國會質詢一件根本不存在的事。我覺得應該很多散戶打電話去抗議了 台灣立委或主管 是挨罵就歇手 明年銀行股利 應是如時如質照發最近影響 金融是打房 短空長多 研究一下土建融大戶 合庫 近5500億 加減百億 不算啥 但趨勢已成 利空測底 找好買點
打房最快的方式,就是調升利率,但這是兩面刃,1. 窮人買房很傷。2. 特效藥,有可能成為炸彈,風暴起點央行應該不敢下狠藥,炸鍋難處理...屯房稅.....痾....居住正義.......哈哈所以,楊金龍 大概就是那三板斧,被看破手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