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03

2409 友達 20元可以追嗎 !?

pqaf wrote:
TCL集團(華星光電) 3/5 股價 10%漲停,來到 3.8 元/股, 從 1月底 2.4 元/股起漲,漲幅約 57%. 同期間,京東方漲幅約 70% .

京東方公告第二和第三大股東減持, 持股7.21%股東合肥建翔、持股7.62%股東重慶渝資擬3個月內,以集中競價方式, 各自減持不超3.47億股,占該上市公司總股本的1%。

去年初京東方漲到 $6.7,兩大股東開始減持,收割韭菜後,股價就一路滑到 $2.5,

政府基金大撒幣投資面板,炒高股價後,減持轉讓給散戶,收割韭菜,股票換回現金,回收成本,一本萬利,舒服....

===================


2014年 京東方A彼時定向增發217.68億股普通股,發行價格為每股2.1元,募集資金總額為457.13億元。定增發行對象為北京國管中心、合肥建翔、重慶渝資三家地方國資,以及平安創新資本、華安基金、華寶興業基金、民生加銀基金等財務投資者參與認購.

,主要用於建設合肥鑫晟光電8.5代線、鑫晟光電觸摸屏、鄂爾多斯源盛光電5.5代AM-OLED、重慶8.5代線等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

合肥、重慶等地國資參與京東方A定增,其所募資金也最終直接用於增資京東方A當地的生產項目。

2014年通過定增,合肥建翔以60億元獲得京東方A增發的28.57億股。重慶渝資,同樣投入約60億左右參與京東方A定增,買入28.57億股。

2014年投入60億,經過多年的分紅配息,原股東的持股成本大減. 加上 2018年初和這次的減持,又收割了35億.手上仍有市值超過130億的持股, 獲利約 2倍.
聯電董事會今天通過去年度財報,其中,去年每股純益0.58元,並決議每股配發0.58元現金股息,發放率達100%,以今天收盤價11.7元計,殖利率4.95%。

另聯電董事會同時決議註銷2018年11月7日至108年1月4日間買回的30萬張庫藏股,減資比率2.41%,減資後股本將降至1212.43億元,減資基準日為3月11日。

================
被美國司法部追訴的聯電, 為了護盤,花點小錢買回庫藏股,註銷減資,再大方配息.
透過 回購股份、現金分紅多種方式 增強投資者對公司的信心

友達這個月董事會,會敲定今年的配息數字,不知會給多少?

友達手上現金只剩692億,今年是還債的高峰,預計要償還301億給銀行團 ,上半年本業度小月,還要大舉編列400億投資案, 投資案若不向銀行舉新債的話,手頭現金就會有點緊....
 年營收只有18億人民幣,卻能拿到 20億人民幣補貼,厲害,我的國,難怪原本賣五穀雜糧的,也要跑來搞 OLED,

小惡魔 維信諾 或 深天馬 隨便一拿就 20億人民幣補貼, 大怪獸 京東方和TCL ,當然不會客氣,補貼拿更多.

中美將在3月底簽訂協議, 美方對外宣稱 中方將會大幅讓步妥協,大砍產業補貼政策,

我是很懷疑中方是否真會動搖國本,坐視這些長期喝奶才能存活的面板產業,斷奶後破產倒閉?

==============

包括在建工程和計劃產線,京東方目前擁有14條產線,其中有4條8.5代線和2條10.5代線,4條柔性OLED 6代線。華星光電共有6條產線,包括2條8.5代線,2條11代(10.5)線,1條柔性OLED 6代線和1條LTPS 6代線。2018年華星光電營收260億,約為京東方的三分之一,市值也相當於京東方的三分之一。TCL 1月發布的業績預告顯示,2018年TCL集團(含其他家電業務)歸屬淨利潤為34億到36億元.

目前京東方市值1500億(人民幣),TCL集團市值540億。

TCL方面透露,目前華星光電在手機等中小尺寸產品的收入佔比已接近40%,T3已實現滿產滿銷,今年月產能將擴充到50K,成為全球最大的LTPS 單體工廠

根據IHS的數據,2019年1月華星光電55吋面板出貨以25%市場份額位居全球第一32吋面板出貨全球第二

==============
(新聞)
A股第一家OLED產品供應商維信諾(002387.SZ)成功實現扭虧

維信諾近日發布的業績快報顯示,去年全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7.78億元,淨利潤(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3677.48萬元,相較上年增長139.88%。

不過,看上去還算不錯的數據背後是巨額政府補助在彌補虧空。據長江商報記者初步統計,去年,維信諾領取約20億元政府補助,其中計入收益影響當年淨利潤的補助合計為15.35億元。剔除這些,公司的虧損金額或達15億元

維信諾之所以能享受到政府源源不斷的補助源於公司轉型至OLED領域,集中精力搞研發。公司前身是黑牛食品,2010年上市,淨利潤從2012年起連續4年下滑,2015年虧損6.42億元,一下子虧掉了此前多年利潤。

2015年底,公司籌劃易主,地產大佬王文學接盤,並尋求公司產業轉型。此後,公司將傳統資產剝離,32億元收購國顯光電殺入顯示屏領域。

為此,維信諾投巨資進行研發。去年前三季度,其研發費用為2.17億元,是2017年全年的8倍多。

只不過,目前,同業公司京東方、深天馬等多家公司也在大舉佈局,維信諾面臨較為激烈的市場競爭,能否成為競爭強者,還難以判斷。


去年二季度、四季度,之所以能在短短三個月時間內實現扭虧為盈,全都依靠政府補助

去年半年報顯示,維信諾非經常性損益為4.12億元,其中,大頭是公司收到的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7.01億元。

根據維信諾披露的公告,去年12月,公司共領取了4筆政府補助,其中規模較大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分別為5.59億元、6.01億元,二者分別影響2018年利潤的政府補助數為4.44億元、3.90億元,合計為8.34億元。

整體而言,去年全年,維信諾領取的政府補助大約為20億元,其中僅國顯光電就享受到2.35億元政府補助。這些補助中,計入當期損益影響當年淨利潤的合計為15.35億元。

從維信諾毛利率、淨利率變動亦可印證公司對政府補助依賴。去年一至三季度,其毛利率分別為22.60%、13.16%、13.26%,而淨利率為-1767.65%、7.66%、-25.86%。

轉型OLED研發費用增8倍

維信諾頻頻領取政府補助的背後,是公司向新興產業OLED領域戰略轉型。

維信諾原主要從事大豆及穀物類營養飲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2016年,王文學接盤後,通過重大資產重組,置出全部食品飲料資產,進軍OLED領域。

去年8月,維信諾宣布現金購買江蘇維信諾44.80%股權,並通過控股子公司國顯光電收購主營AMOLED研發的維信諾顯示43.87%股權,出售主營PMOLED的維信諾科技40.96%股份。

維信諾曾於去年1月參與設立江蘇維信諾,出資32億元獲得55.20%股權。上述收購完成,江蘇維信諾成為公司全資子公司。

江蘇維信諾是一家持股型公司,僅持有國顯光電股權,後者主要產品為中小尺寸AMOLED顯示器件及PMOLED顯示器件。

財報顯示,維信諾業績幾乎依靠國顯光電在OLED行業的地位。去年上半年,國顯光電實現營業收入4.54億元、淨利潤4626.61萬元。當期,公司營業收入和淨利潤為4.75億元、1612.51萬元。

不過,目前,OLED領域正面臨著激烈市場競爭,京東方、深天馬、信利國際、華星光電等均處於競爭大潮中,維信諾規模較小,遭受的壓力不小,因而主營業務陷入深度虧損之中。當然,維信諾屬於行業中下游的製造和應用商,對於上游的控制不足,也影響其盈利能力。

主營業務虧損與維信諾經營成本偏高密切相關。去年三季報顯示,公司管理費用4.09億元、財務費用5.16億元,加上營業費用合計為9.56億元,超過當期9.30億元營業收入0.26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4.09億元管理費用中,研發費用為2.17億元,佔管理費用的53.06%,較2017年全年0.24億元研發費用增長逾8倍。去年前三季度,研發費率為23.33%,遠高於高新技術企業逾3%的研發費率。
之前外資砍到血肉模糊
這幾天默默回補中
友達二月營收應該不好看…今年獲利應該比去年差?

投資初學者 wrote:
友達二月營收應該不...(恕刪)


我猜差不多,應該不會更差。當然局勢難料

pqaf wrote:
 年營收只有18億...(恕刪)



大陸官方低價投資認股=>再出資補貼作帳出現盈利=> 股價上漲=>官方1倍獲利出場,滿手現金然後又繼續投資蓋廠=>又繼續補貼
官方只是在玩金錢遊戲,蓋廠.補貼.賣股盈利.繼續蓋廠,所以官方根本沒賠錢
=>各國企業倒閉,然後終於實現2020中國製造,
翁慶鴻 wrote:
大陸官方低價投資認...(恕刪)
大陸這種邪惡的產業共犯結構,真的可以打遍全球無敵手...

銀行裡的錢,好像就是黨的錢,投資需要多少,就從銀行搬. 顯示產業就不計成本砸了 上兆人民幣. 外匯存底有3兆美金, 政府負債 6兆美金.

殺價搶單,報價就算再爛,中方公司毛利率總是冠蓋全球,財報會計原則靈活彈性,又有 政府當靠山,會幫忙把虧損的財報 補到賺錢, 大陸散戶群起搶買股票,

友達單日成交量若有 50億台幣,就是天量了.
京東方單日成交量就將近 180億人民幣(約 820億台幣), 國家基金手上老股順利 從陸股洗出大筆現金,

需要的新技術或人才,就派出商業間諜,或 開出五倍高薪 向各國重金挖腳,受害者若想向中方業者提告, 中方法院會幫忙做後盾,嚴懲受害者.

友達真的無法望其項背.

未來友達重金研發的 uLED就算真能量產上市,中國業者就能馬上坐享其成. 不出半年,關鍵技術和培育的人才,就會被重金挖去大陸,
友達2月營收 207.8億, 本年累計423.2億 ,3月營收通常會跳增10%~20%, 第一季不知有沒有 650億? 對照去年Q4營收有 770億...掉很大,
友達昆山6代廠和 3.5~ 5代面板廠. 部分可能做停線歲修 調降產能稼動率吧,出貨量竟然只有 681萬片,只有正常的一半.

群創2月營收 181.4億,本年累計 393.5億,3月營收通常會跳增10%~20%, 第一季不知有沒有 620億? 對照去年Q4營收有 722億

=====================
(新聞)

友達(2409)今(8)日公布2月合併營收207.8億元,月減3.5%,年減8.4%;累計前2月合併營收423.15億元,年減13.45%。

友達統計,2月份整體大尺寸面板出貨量包括液晶電視、桌上型顯示器及筆記型電腦面板等超過813萬片,月增0.9%。中小尺寸面板出貨量約681萬片,月減13.6%

群創光電2019年2月大尺寸合併出貨量共計831萬片,較上月減少17.8%;中小尺寸合併出貨量共計1,734萬片,較上月減少9.5%。

台積公司今(8)日公佈2019年2月營收報告。2019年2月合併營收約為新台幣608億8,900萬元,
較上月減少了22.0%較去年同期減少了5.8%

三星,Moto,apple 看來都打算推出 貝殼機.

不知 台灣,韓國,大陸業者,誰最有能力供應貝殼機 內摺式的OLED面板 ?


================

週三,據彭博社消息,在上個月推出三星Galaxy Fold之後,三星計劃再推出 兩款 折疊手機

彭博社表示,三星將最快於今年年內推出另外兩款不同設計的折疊手機。其中一款將垂直折疊,像蛤蜊殼一樣;另外一款設計類似於華為近期推出的Mate X手機,採用向外折疊設計。

售價1980美元、向內折疊的三星Galaxy Fold手機將於下個月發售

彭博社指出,三星正在試圖改進折疊屏幕的耐用性問題。這些顯示屏面板“在折疊約1萬次後會出現摺痕”,三星正考慮在推出新產品後,向用戶提供 免費 屏幕更換

Galaxy Fold使用塑料屏幕,但是蘋果和三星的供應商之一的康寧公司正在測試可折疊的玻璃材料,將在未來幾年內使用。目前尚不清楚三星是否會用這種新面板。

財經媒體CNBC指出,手機製造商紛紛轉向折疊手機可能是為了點燃消費者新的購買欲,從舊的手機型號升級。雖然新的機型擁有改進後的相機和屏幕,但還不足以促使人們購買更昂貴的新產品。

三星和蘋果的出貨量的下滑,顯示出顧客們更新換代的速度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慢。

三星計劃今年生產至少100萬部可折疊手機。根據Strategy Analytics的數據,三星去年的手機銷量為2.913億部,華為的銷量為2.058億部。根據研究機構Counterpoint的報告,三星有望在折疊手機發布的第一年,銷售超過4000萬台Galaxy S10手機。
  • 380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80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