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03

2409 友達 20元可以追嗎 !?

過去好、現在好、未來好⋯哪一個比較重要?
2家公司過去、現在差不多,未來呢?
現在的股價是今年要發股利的預期差距,除息後的股價可能差不多吧⋯⋯
除息後的立足點相同,兄弟登山各自努力,看好誰就壓誰!都不看好者,另外找標的物⋯
《京東方—2019年Q1調研問答》

Q:這次週期持續多久、程度?

A:方向可以講,程度很難判斷。現在回暖的情況,比前兩個月預想的要好,原來預想5月開始持平,7月開始漲。現在三星可能關線,2季度末備貨,Q2可能會有翹尾的情況,比之前預想的提前一兩個月

供給方面,上半年只有tcl一條線。庫存方面,也比較健康,現在沒什麼庫存壓力。3月份有預期,可能偏小的TV類產品要漲價所以可以說 行 業 回 暖 可能 近在咫尺,但一季度肯定是不好的。

能漲多久的話,三季度肯定沒什麼問題,在往後看,就沒辦法給出一個判斷,下半年有一些產線開出,其實從新產線的量來看,其實不大。武漢線是我們最後一條lcd線,tcl現在兩條,如果之後我們 兩家 不 投 ,那其他增量就不用擔心了。


Q:京東方18年業績預告,Q4面板價格和Q2差不多,為什麼Q4業績不是太好?

A:Q4有些產品價格還是比Q2低一些,Q2是從上往下跌的,Q3回升了一些,後來又降下來了,年末期間費用會多一些。

Q:折疊屏和柔性屏?轉固?

A:客觀講,不會出太多,兩家公司發售時間都比較靠後,不僅是面板,很多組件也是。柔性屏今年3000萬片,範圍是2-5千萬,18年是300萬,指引範圍大是因為要看客戶發售時間和受歡迎度。轉固方面,成都B7一期開滿了,一季度計提折舊,二期可能二季度開,如果產能上到7、80%,也要開始考慮折舊,可能要年中以後才開始。今年產能在爬坡、折舊也在爬坡,折舊比較多也說明產能爬的比較順利。良率方面,去年就說過過70%了,已經不是製約我們的問題了,之後不會階段性公佈了。綿陽線,產線都已經準備完畢,下半年量產出貨。10.5代線,最晚4月達到滿產,120k左右。第二條10.5今年年底前點亮,今年出貨不會太多。

Q:柔性oled3000萬片按客戶拆一下?

A:主要靠品牌客戶,幾千萬的量不可能靠 白牌、維修 這些,不可能像去年只有一個客戶、一個產品。


Q:大尺寸OLED TV面板方面?

A:其實去年下半年三星有重返大尺寸oled計劃,有一些討論,京東方其實也沒有放棄,我們從來沒有說過,我們更多的是保持技術研發,只是暫時沒有大規模投資,都在合肥那邊。氧化物是基礎,合肥8.5、10.5代線都有氧化物產能,技術上的突破其實就是成本上的突破,只有有突破才能看到大規模投資。10.5代線其實都有空間的預留,可能做一些技術的升級,存在這麼個可能。韓國那些廠商oled tv市佔率其實就2%左右,oled有優勢,但和價格相比值不值得?其實大尺寸oled現在還不是替代lcd,連滲透都談不上,這個當年lcd去替代crt是有本質區別的。

Q:柔性oled報價區別?毛利?

A:都是定制產品,沒有可比性,價格都不公開,毛利就更不用談了。但可以說,在產能爬的比較好的時候,盈利性比lcd好,主要是都是旗艦機型,而且oled廠商只有三家,競爭少。

Q:台灣說我們的成本比韓國低?

A:他說我們好也好,不好也好,一個台灣人 來拿我們和韓國比較,可能都是 策 略


Q:折疊屏在技術上怎麼樣,是比較成熟,還是有待完善?

A:現在才剛量產,肯定不是個很成熟的階段。可能展開之後,折疊部位不是很平整,這不是屏的問題,屏只有零點幾毫米,是 整 機 能 力 的問題。現在才出來,接下來可能會看到越來越完美,現在看iphone一代,也有很多問題,這是個過程。而且折疊屏的應用都還沒開始,我覺得後面還有很長的階段。

Q:韓國設備禁售的新聞影響?

A:新聞出來之後,最緊張的不是我們,是韓國設備廠,他們客戶在本土就兩家,大部分客戶在大陸。其實這個新聞還沒有定論。BOE來說,截至目前,我們產線的建設、爬坡的情況沒有受影響,還是比較順利的。成都當時比預期的慢,不是設備的原因,是市場、客戶的原因。其實這些年,無論在材料、還是設備,我們都在積極導入國內廠商,這部分經過十幾年的發展,LCD方面,8、90%都可以在國內買到,這是種類的角度,量上面沒有這麼大。設備方面,2、30%的設備都可以在國內買到。oled方面,進展沒有lcd那麼快,但還有是有的,我們也在加速幫扶國內公司技術的進步,當然還是要取決於他們技術、研發的投入,我們可以給更多的測試的機會。

Q:5G帶來的大屏的需求?

A:5G能給我們帶來什麼,其實現在都是在猜。速度快能帶來什麼,大家都在關注大屏,關注8K,現在也能做8K,但8K視頻傳不過來。在推進的過程中,一定是硬件先行,就像只有4K顯示屏做出來了之後,才會有人去做4K視頻,一定是硬件先行。另外需要8K嘛,當年iphone說326ppi是人類視網膜極限,現在誰還用326ppi,有更好的東西的時候,大家是一定會去用的

Q:ltpo和ltps怎麼看?

A:ltpo現在看還太早,最近一兩年可能可以看到ltpo在可穿戴、小尺寸方面有應用,但量產很有問題,快的話都要2、3年。而且ltpo是oled技術,這塊我們也有儲備,但凡你們提出的詞,我們都有儲備。

Q:商業顯示怎麼看?

A:這是個細分行業,他一定是大屏,兩年以前,還是比較貴的,最近兩年火了一些,因為10.5代線開出來一些,價格因素還是比較大的。大屏裡,商用顯示是除了家居以外最被看好的市場,包括教育、會議系統,價格下來,才能有更好的推廣。BOE在這部分,有個專門的事業部,不單單是賣個商業顯示設備,更多的是整體解決方案。

Q:大尺寸價格下降是因為成本,能不能拆一下成本?

A:不是 成本 驅動的,是 供需 驅動的,成本是 被動 下降。我們成本下降幾個方面

材料佔比最高,先從供應鏈壓價

第二是從管理,調整產品結構,比如去年就是提高it產能,降低tv產能。

第三是保證新產能的稼動率,只有在弱市盡可能的去佔領市場,才能在行業反彈的時候,保證利潤彈性。我18年比17年的時候產能增加了40%,從面積角度。

Q:capex計劃?

A:今年可能比較高,oled和lcd同時建設,可能會比較多一點,明年lcd就是尾聲了

Q:現金成本?

A:我們還沒到,虧150億才到我們的現金成本。稼動率不錯,

Q:上游材料方面?

A:去年ic、電容比較緊,部分也有漲價。BOE體量比較大,首先保證供應沒有問題,部分沒有跌價,但漲價很少,極個別材料在極個別時間段有漲價。19年可能有些材料還是比較緊,比如40nm產能比較緊,但我們這邊保證供應還是沒有什麼問題。

Q:國際專利壁壘怎麼看?

A:其實幾個大廠專利都比較充足,boe從進入的第一天開始,其實國際業務就大於國內業務了,直到國內tv起來之後,才國內大於國際。專利對我們來說不是一個問題,其實國際上,專利很多比較相似,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最近五年,我們這方面專利一直都第一,但是我們比較偏防守型,不會拿著專利去告別人。

Q:需求方面的情況能否介紹一下?

A:最大的驅動力是平均尺寸上漲,少的時候是0.7、0.8,多的時候有1.8、1.9,平均尺寸上漲1寸,消耗8.5代線100k19年銷售面積看5個點,沒有太大問題

Q:我們和海外廠商現金成本差多少?

A:看毛利率嘛,比lg、群創、友達,好的時候我們高10個點,差的時候,也能差個3、5個點。最近三五年,我們毛利率都是第一。兩個方面,一是技術能力,設備是新的不代表技術是新的,有設備之後,後期技術投入很重要。第二是國內供應鏈的發展,給我們競爭力也有提升。

Q:柔性oled核心材料?有國內的嘛?

A:發光材料、PI、保護膜、基板,基本是國外的,國內還需要一定時間。

Q:體外資產?

A:有些量產產線部分股權還在外部,方向是一定要拿回來,什時候做,怎麼做,我沒法告訴大家。

Q:醫院也是重資產?

A:我們做盈利性醫院,我們面板業務能支撐我們走過醫療業務的培育期。

Q:三星和華為,內折和外折對屏的難度有沒有區別?華為那款沒有縫

A:各有難易,內折對曲率半徑要求高,1.5以下。外折對保護膜的要求比較高
有 沒 有 縫 是 整 機 能 力。

Q:折疊屏,一面是6.8寸,折疊的話是不是兩塊6.8寸的價格?

A:肯定不是乘以2,沒有可比性,都是定制化的

Q:折疊屏產能?

A:有多少要,我們就能供多少,這個沒有問題。關鍵也不是他要多少,是消費者買多少的問題。我感覺大家關心折疊屏,有點太細了,還沒開始賣呢,就開始關心價格下降。

Q:觸控這塊?

A:現在還是外掛為主,但以後可能以on-cell作為主力,包括柔性oled也是。
HDMI 2.1 規範正式發表了

不知友達有沒有可以達到這個規格的面板?
白宮首席經濟顧問柯德洛(Larry Kudlow)在接受CNBC專訪時說,美中的貿易協商「進展非常好」,「我認為我們正在邁向一份非凡的歷史性協議」。

他說,中國已承諾「大幅」減少補貼國有企業,也會披露央行買賣外匯的時機,中國也承諾「不再強調」企圖主宰新興科技的計畫;這些新興科技主要被列在「中國製造2025」計畫內。

中方代表團抵達美國的第一天談判,中共官員並不承認美方指控的問題,不承認中共的經濟政策有問題。雙方爭執得非常厲害、非常糟糕,於是取消了第二天的會談。

到了第三天,習近平的特使劉鶴出面了,與萊特希澤坐到了談判桌前。這位「鷹派」代表人物逐一列舉了中共的種種貿易不法行為,而劉鶴一一地作出了回應。

劉鶴可能承認了美方的指控,承認中共的政策有問題。劉鶴是「力挽狂瀾」,才沒有讓談判破局。

庫德洛也評價說,中方主談人劉鶴及其他談判官員在上週的最後談判中「表現得也非常出色」,展現了「誠意」,促使談判獲得了「驚人的進展」。

接下來,美中雙方還有很多工作要做。預計中方人員會再次來到華府,針對貿易協議文本做最後確認,以便為3月下旬佛羅里達州海湖莊園舉行川習會談鋪平道路。

令北京承諾改變不公平不道德的貿易政策,這對中美雙方來說都是好事,對任何國家都有好處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 (CCIEE) 研究員張煥波說,中國不會同意廢除對國有企業的補貼,但可能會取消「扭曲市場」的補貼,以符合世界貿易組織 (WTO) 規範。


s510720 wrote:
HDMI 2.1 ...(恕刪)

華碩的PG27UQ 就需要HDMI2.1的頻寬才能完全餵飽面板性能阿
去年7月的產品了
面板性能從CRT時代起就一直走在主流傳輸介面跟顯示晶片性能前面
導致就算技術領先也沒能跟後進拉開差距

這也是GG一直不敗的原因
晶片效能永遠嫌不夠
面板性能則一直過剩...........
請問:

這台ASUS ROG SWIFT PG27UQ 為甚麼內建 USB3.0*3?

是為了可以把多個螢幕串接起來嗎?

s510720 wrote:
請問:這台ASUS...(恕刪)

因為要控制電競燈效同步
除了訊號源,還需要一條USB type B輸入連接電腦
順便也就起到USB擴充HUB的功能
不賣舊世代廠 群創:因為看到好機會
經濟日報 記者蔡銘仁

當全球追逐大世代面板廠擴產時,群創(3481)是少數仍留有舊世代線的面板廠,他們透過活化舊廠新價值,加值化3.5代LTPS廠產能,投入感測器、Mini LED基板等應用,以攻進新市場。群創技術開發中心協理韋忠光表示,新應用陸續有客戶上門,兩座3.5代線、一座4代線,目前產能近滿載。

群創投入做指紋辨識的LTPS 3.5代線,產能相對其他廠來得大,最大可以開到65K。韋忠光表示,很多公司已經賣掉舊世代面板廠,群創留著,是因為看到好機會,少量多樣的新產品,可以用舊世代做,開發上成本相對比較低,彈性也較大,切入點從3.5代線 在客戶端跟公司資源調度會比較有彈性

此次跟星友科技、速博思合作,推出玻璃電容式指紋辨識器,搶攻印度、中國大陸市場,最快有機會在2020年下半年市場爆發。韋忠光表示,若按產能來算,一年LTPS的3.5代廠,預計可供應約5,000萬枚指紋辨識感測器,目前因感測器應用空間仍相當大,為3.5代線LTPS廠的主要發展方向,另也有投入穿戴裝置、智慧手機等應用。

群創光電 (3481) 今天攜手星友科技、速博思舉辦「前進新興印度,玻璃電容式指紋辨識策略聯盟記者會」,看好印度12億人口指紋辨識產品的商機。

pqaf wrote:
不賣舊世代廠 群創...(恕刪)


一堆外商投資死在印度那鬼地方
80%窮的依舊很窮⋯⋯🙈
不回應底下小留言、廢文及討戰文
3月3日消息,TCL日前對外發佈公告稱,截至2019年2月28日,公司已累計回購股份數量共計1.39億股,占公司總股本的1.02%,成交總金額為4.52億元(人民幣)。

11個交易日內,公司通過回購專用證券賬戶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回購股份,最高成交價為3.48 元/股,最低成交價為3.15 元/股

本次回購,公司履行了通過 股份回購 維護 投資者利益的承諾,彰顯了管理層對公司發展的堅定信心

TCL集團(華星光電)  3/5 股價 10%漲停,來到 3.8 元/股, 從 1月底 2.4 元/股起漲,漲幅約 57%. 同期間,京東方漲幅約 70% .

===========================



(產業新聞)
根據相關數據顯示,當前正經歷供過於求的大尺寸LCD市場,預計將在2019年 第三季度 轉向更加平穩或者 收緊 的局面。

目前大於9英寸的大尺寸FPD的不平衡導致面板價格下跌,進而也嚴重影響了面板製造商的盈利能力。盈利能力的下降 促進了產商 產能的合理化,同時預計低價格還將推動消費者需求。預計第三季度FPD供應過剩將下降至8.2%,低於10%的平衡點

一年多以來,大尺寸FPD生產能力的增長速度一直快於需求。這一增長主要來自中國新的Gen 8.6和Gen 10.5 / 11工廠的產能,以及傳統工廠生產力的提升。

除了2018第三季度外(需求達到了季節新高),價格自從2017年下半年開始持續惡化。2018年第四季度,加權平均大尺寸面板價格就下跌了2.7%。這種價格下跌率預計將在2019年第一季度繼續擴大到5.4%。

價格下跌導致產商利潤下滑,甚至還促使台灣液晶顯示器(LCD)製造商中華映管(CPT)於2018年12月申請了破產保護。從那時起,該公司的生產幾乎完全停止,目前還不清楚它何時或是否會恢復生產。

低價格以及庫存的不斷增加,最終導致面板製造商降低工廠 利用率 。預計2019年第一季度全行業平均利用率將下降至 84%,比上年下降3.5個百分點,為2016年第一季度以來的最低水平。

一些面板製造商將關閉傳統的LCD設施或將其轉換為有機發光二極管(OLED)生產線,而其他一些面板製造商則將 推遲 投資新設施的計劃

IHS Markit高級主管Charles Annis表示:“2019年第一季度,除了降低利用率之外,現有FPD工廠的產能減少和關閉看起來像是一種增長趨勢的預兆。隨著行業開始趨向供需平衡,那麼新產能的構建,勢必會導致大量缺乏競爭力的傳統產能的釋放。”

根據IHS Markit報告顯示,大尺寸FPD面板供應的平衡也勢必會帶來更穩定的定價和盈利能力。一些電視製造商目前也預測,今年晚些時候供應將開始緊張,同時也開始增加面板的採購,這也促使面板製造商開始考慮提升某些尺寸面板的價格。2019年第三季度,預計大尺寸FPD面板的需求將增加至5700萬平方米,比一年前增長約10%。

Annis表示:“儘管行業對全球經濟和市場時機等已經發出了警告,但是低價格還是會持續推動需求預期。由於產能過剩和需求增加,供需 將隨著時間的推移而 逐漸改善。”
  • 380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80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