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愛拍照 wrote:1000萬美元?台幣3億,真是一個我無法想像的數字...
我沒有什麼財富自由的信仰,目前還是覺得有個工作還不錯,錢也是越多越好,目前的目標是能在7年內突破1000萬美元的貧窮綫。
不是無法想像數字的大小,而是無法想像擁有這樣的財富後,要用來做什麼。
買豪宅,買超跑,再來我也真想不到要怎麼花錢了,我覺得那可能是另一種生活型態了吧。
其實財務自由跟上班與否似乎也沒太大關連,我覺得工作也並不是件苦差事,相比我辭掉工作當奶爸,當奶爸才是件苦差事,假如現在給我個選擇題,一是上班10年,二是當奶爸5年,我會選第一個上班10年。
財務自由跟退休不必然要綁在一起,時間就是在那裡,不做這個就是要做那個,我比較喜歡option B這個概念,上班是option A,主流;不上班是Option B,非主流。
工作絕對是人生中很重要的一個階段,我人生最大的成長也是在那段時間,只不過財務上的一些彈性,讓我在人生道路的選擇上多了一些自由度,很多人不是不想有option B,只是外在條件不允許罷了。
工作帶給我的是,人真的是潛力無窮,就像CPU的超頻一樣,常常覺得就要熱當了,跑著跑著居然也適應了,連散熱風扇也不用了,下次再超頻時似乎又更容易了,再回頭看時,才發現當年的痛苦只是因為能力不足而已。後來處理的案子越來越大,合作的伙伴也越來越多時,才發現原來自己也已經頗厲害了。
當奶爸帶給我的是,更認識了未知的自己。在帶小孩之前,我常常覺得我的脾氣超好的,幾乎沒有什麼事情能夠讓我失控,我也常常如此自豪的跟我老婆這樣說,對於自我的情緒控制,我是很有自信的。不過這是我自以為的自我而已,小孩子用他們實際的舉動來打破我的自以為是的幻想...原來我只是沒有被逼到極限而已,這也讓我對已經往生的父親多了一些理解。
財務自由就是給人生多一些選擇,走不同的路,認識不同的自己。
灰狼01 wrote:
這家公司,有公開股...(恕刪)
我是創始股東之一,非這家公司員工,所以沒有退股的狀態發生。基本上,我選擇當個沒有聲音的股東,只要它能發出股息就好了。它是非公開發行公司,營業額三億左右的小公司。
以前用技術面選股,通常在月線進場,月線以下7%做停損(沒有原因,就是保護資金而已。)。雖然有賺到錢,但是後來的資金比較多,停損時,砍的很痛苦。晚上會睡不著,目前沒再用了。
這一段時間,換成基本面選股,不知是否需要設停損呢?我目前是沒有設立停損點,因此,看好個股就買不多了。除非像光寶一樣,營益率下滑,猜測明年的股息下降而賣出。但是已經跌一段時間了,光寶持有幾年下來,所賺不多。
不知灰狼大是否會設停損呢?或是以分散投資來降低風險。隨時注意其他公司狀態,發現一檔更值得投資的公司,則賣出股票,換股投資呢?謝謝您!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