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12

金融股-長期投資交流園地

今年大概就玩股票跟炒股票的金融股比較賺錢了
其他表現都還好

開始定期定額買最廢的華南金
明年4月前應該可以賺一筆
明年營收回穩後,應該會比價合庫,甚至會超越
rock255 wrote:
今年大概就玩股票跟炒...(恕刪)
fostery wrote:
玉山金近期股價較疲弱(恕刪)

不只外資賣,大戶也在賣......
你走錯地方了!這個討論區域,不需要你!!


修熬~ wrote:
高資產客戶(500萬...(恕刪)
轉貼
玉山金控法說會解讀-2020年第三季
發佈日期: 2020 年 11 月 20 日,作者: Quan
玉山金控於2020年的十一月17號下午舉行第三季的法說會針對第三季的狀況提出說明,在我們開始解析法說報告內容和解析法說會的Q&A之前,筆者想要表達個人對於玉山金控的看法就是「持續地在自己能力內繼續買進」,明年底再來看我這個論述會不會被打臉。

其實在玉山金控開完法說會當晚,筆者就想寫心得報告了,也收到幾位朋友在粉絲頁上面敲碗或是傳訊息給我問說報告何時出爐?但為何遲遲到現在才出爐是因為再思考用怎樣的文字來描述這個報告會比較貼近自己的想法。



再提出一個題目讓大家思考,最近看到一個版上的前輩丟出來的,「聰明和智慧的分別在哪裡?」等一下的文章當中希望能引用這個概念。

進入玉山金控2020第三季法說會的內容解析,直接先切入一個筆者在玉山金控九月份損益表公布時就開始和大家分享並追蹤的一個重點「營業費率增加」,詳見玉山金控九月份損益報告資訊解讀,這篇文章的最後一句話「筆者自己看第三季這三個月(七月、八月、九月)在費用上的降低是可以期待會成真的。」的確在第三季的法說會當中成真了,在報告的第六頁當中提到費用的增加率為11.4%,至少是往全年希望營業費用增加率在10%內的方向前進,如果我們更進一步來觀察,玉山金控的營業費用增加率從2019年的第三季一直到2020年的第三季分別為13.5%(2019Q3)、15.2%(2019Q4)、17.7%(2020Q1)、15.9%(2020Q2)、11.4%(2020Q3),大家可以看到營業費用增加的幅度先上後下,其實這也和這個法說會當中很多人提問關於營業費用的增加時,玉山金控的相關人員回覆說關於IT的相關支出至少是高峰期已經過去了有所對應,如果2020Q4的營業費用增加率能控制進去玉山金控所提及的10%以內,那以筆者的看法就會認為至少玉山金控很清楚他們在做什麼事情。



延續上面的看法,我們一樣從第三季法說會報告的第六頁當中來看一個數字,在這頁報告中,提到了營業費用增加了11.4%或者約等於24.6億新台幣左右,然後同時稅後淨利下降了11.8%或者約等於18.6億新台幣左右,大家有看出些什麼有趣的地方了嗎?如果有在看筆者追蹤玉山金控的一系列文章當中,大家應該對於今年營業費用為什麼要增加不會有太大的意外了,玉山金控本來就是從去年底開始因應未來而做出投資而已,所以如果沒有多花這24.6億台幣,不知道網路上不少看不好玉山金控的文章會不會就此改寫?或許有人會說,這些花費除了信用卡行銷、IT投資之外,還有玉山金控針對人員的加薪,有部分是不可逆的,這部分筆者也可以做出適當的推估,玉山金控截至2020年3月27的員工人數約有9421人左右,以簡單的預估來說,如果每個人每個月加薪一萬塊新台幣來說,玉山金控每個月所增加的薪資成本就是9421萬,這邊為了能快速估計就當作一億台幣好了,一到九月就是有額外的九億台幣額外的支出,然而實際上以玉山金控今年所公布的加薪幅度來說這九億台幣的額外薪資支出算是高標了,實際上應該不會有這麼多,所以如果拿剛剛前面提到的24.6億新台幣扣除9億新台幣針對加薪所產生的新支出來看,多花的營業費用也就大概15億新台幣左右,如果對照稅後淨利下降的18.6億新台幣來說,也就只不過是差了三點多億新台幣,所以當筆者看到許多網路上對玉山金控法說會之後失望或者是看不好的文章之後,在對照這三點多億新台幣的差額時,筆者只能說很多人寫看不好玉山金控的文章真的只是看報告的表面在說故事而已,一家過去很績優的公司為什麼要規劃投資,一定有他們自己的看法,這是專業經理人值得我們去信賴的地方,而這些投資一定會有一個先蹲後跳的時間差然後才有機會來驗證這些前期的投資是否能替公司在未來和同業拉出差異化的距離,以Fintech 來說,筆者目前看不到哪一家金控業者能說自己不打算往這個方向前進的,但相對來說,玉山金控在這塊算是起步得早的,所以理所當然投資而導致對應營業費用的增加就會必然的發生,只是今年天曉得又遇到的新冠肺炎,所以才讓更多人有機會來看不好玉山金控。



還有,在這法說會報告第六頁當中,我們剛剛只抓了營業費用增加和稅後淨利下降的數據來捉對廝殺,別忘了還有淨提存(Net Provision)也相較於去年同提的12.9億新台幣來到了今年第三季的22.4億新台幣,這個增加的數字也是相對於獲利來說是個減項,然而這個淨提存的增加只是在反映玉山金控針對一些放款項目例如房貸的業務量增加而依照法規去進行1.5%的提存的動作而已,筆者是正面看待的。



至於其他針對NIM利差這些問題,坦白說筆者沒有很在意,因為這是這整體銀行業的共業,想要跳出這些共業的銀行或金控心臟大一點的就是玩一些延伸性金融商品來賭賭運氣,但至少玉山金控在這上面就是穩扎穩打,甚至連手上的外幣資產都只是主要以流動性為主而不是拿去進行太長天期的金融操作。

然後在法說會上面還有人問到玉山金控的總經理關於股票股利政策,在這方面筆者認為因為陳美滿總經理是今年才升任玉山金控的總經理,所以在這方面的回答相對比於過去的黃男州總經理來的含蓄或保守,所以她回答的方式竟然被有些人拿來作文章說話中有話之類的,筆者的看法是股票股利和現金股息各半的策略向來是我們為何要投資玉山金控的重點之一,但我們並不是不知道這樣的配股配息各半的策略總有盡頭,但我們不就是希望在有朝一日開始以現金股息為主的那一天來臨之前讓自己手上的玉山金控張數極大化嗎?還有,如果大家了解玉山金控的主要股東的組成,不論是新東陽、福園投資、外資等等這些對於玉山金控股利政策具有影響力的大股東,其實他們是這種股利政策之下最大的受惠者,股利政策如何盡力堅持和目前一樣,他們會比你我這些百張至千張的小股東來的認真去和董事會堅持的,別因為他人不同的解讀而錯失了將張數最大化的黃金時刻。玉山金控目前的股利政策很清楚了寫在2019年玉山金控年報的第66頁,大家有空可以去看看。



總結,這次決定不要用以前的方式去解讀和分享第三季的法說報告,因為不論是好消息或者壞消息大家都可以從其他分析玉山金控的文章看到了,但筆者自己寫這篇文章的角度比較建立在自己手上已經持有一定份額玉山金控股票的觀點來剖析而非只是無關痛癢的看圖說故事來看好或看壞。
暴力不能解決問題 但是能解決你
滿城「金城武」?!

****[謝金河]
大家都是金城武!
我的老同學,國泰金控總經理李長庚說是一句又幽默又讓人充滿想像空間的話,他説:大家都不知道我們是金城武!他的意思是國泰金股價委屈,大家都不來捧場!
仔細看國泰金前三季稅後純益633.43億元,EPS4.31元,股價只有41.5元,10月又續賺37億元,每股盈利4.82元,股價卻只有41.5元,今年的本益比可能只有8倍,難怪李長庚為自家公司股價抱屈。
今年受到疫情影響,全球降息,利率降至貼近零,金融業利差收斂至最小,全球金融股都成了受災戶。今年台股持續大漲,但金融股一直乏人問津,股價都在低檔,有大半金融股呈現空頭排列,本益比都在10倍附近或以下,殖利率最低也有4.4%,5%以上的比比皆是。最近不想追高半導體的外資逐漸回頭加碼金融股。這次受到衝擊最大的都是擁有壽險業務的金控公司,像富邦金前三季稅後純益681億元,EPS6.37元,前10個月賺745億,每股賺7元,股價也只有45.25元。如果説國泰金是金城武,富邦金更是金城武,而且,幾乎所有金融股都是金城武。
像元大金前三季稅後純益195.75億元,EPS1.61元,今年EPs可能在2元以上,股價不到19元,今年元大金靠著証券業務,如果按EPS排名,可能排在富邦金,國泰金及中信金後面,高居第四位。國內前10大市值金控,玉山金排第五,元大快超車華南金,都是一個顯著的新變化!
weber2654 wrote:
金融股都是「金城武」(恕刪)


我不否認是好股

但別講幹話

多配點股息
散戶持續放空,但台積電休息,盤整格局
  • 30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0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