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05

2409 友達 20元可以追嗎 !?



真懷念當時賺友達的錢。現在不敢碰。



真懷念當年的友達。

13~14用力空。補9元多。最低8.43元。

(新聞)

國際著名評級機構惠譽日前警告中共,不要以 債務 驅動經濟增長,否則將下調中國A+信用評級或穩定展望。

2008年全爆發金融危機時,中共放水四兆人民幣刺激經濟增長,造成 大量產能過剩 與 債務 ,有大陸經濟學家曾經表示,四兆拉動經濟造成的遺禍現在還在影響著中國經濟。

路透社認為,中共要複製過去10年的基建規模是不可能的,即便是中國也不需要建設那麼多機場和高鐵路線。因此,現在要慎防第三輪刺激造成過剩局面,政府主導的「經濟繁榮」不可避免會出現這種結果。

==================
2008年海砸 4兆人民幣,接下來的 10年,更變本加厲, 幾兆幾兆的舉債投資下去.

大陸高鐵 海砸了 3兆人民幣.

大陸面板 海砸了 1.3兆人民幣.

鋼鐵,塑化,造船,半導體....

債多不愁...
(工商時報 新聞)
友達發言管道指出,「Value Up 30%」是一個三年計畫,去年中高階主管會議當中就一直在討論如何落實,並且期望在2020年前達到這個目標。去年進行組織調整是這個長期計畫的第一步,將顯示器產品事業調整為技術研發群、業務事業群與製造營運群,就是希望發揮整合規模與資源的優勢,以更靈活與更彈性的管理效率,達到策略共享、資源共享、平台共享的效能,強化公司價值轉型的成長動能。

2019年內部更是進一步針對各部門喊出價值提升30%的目標,鼓勵同仁提案,透過流程簡化、智慧化等方式,提升經營效率,維持長遠競爭力。友達表示,以研發為例,一個產品從開發到量產,設法縮短開發時程。就工廠端來說,則是設法簡化生產製造流程,提高生產效率。

友達發言管道表示,公司每一年都會針對員工績效表現做評估,做末位管理。最近因為2018年度的績效評估出爐,公司的確有淘汰一些績效表現較差的員工,並非大規模裁員。

近期友達傳出裁員消息,而且公司又提出人均產值要提升30%的目標,也被解讀為公司可能會大動作裁員30%。

================

友達去年只能勉強賺1百多億, 但去年就砸了幾百億, 在大陸和台灣的 舊產線正在進行大規模 自動化,

群創去年的人事計畫是,藉由產線自動化,一口氣精簡 大陸和台灣 1萬多名人力,目標是在2018年底員工人數壓低到 5萬名以下.
公布營收之後,是否就可以估算eps多少?
反正是衰退了⋯⋯
美中貿易大戰後,面板廠的競爭會不會正常一些、該退場、減產的⋯
rrosarian wrote:
公布營收之後,是否...(恕刪)

對岸則是有BOE要拿補貼擴產OLED... 台供應鏈有些已經題材在發酵, 而面板廠則要謹慎點

今年面板台廠應該會來個小轉型... 比如加強整機出貨量, 也要轉進8K和Mini LED背光的應用
工廠苦命人の沒力人生... Orz
由於日本和韓國的人事成本和周邊成本很高, 日本的夏普,JDI ,韓國 LGD 和 三星,這四家的LCD 產能受到大陸低價傾銷的衝擊最大.

JDI快撐不下去了,正低頭向中國金主求援.

夏普去年出貨量,大幅衰退,想必庫存問題嚴重,鴻海集團應該很苦惱如何作帳. 當年若沒有鴻海入主,夏普LCD產線,可能早就關廠了,現在就算有鴻海入主,也是難逃關廠的命運.

韓國LGD 和三星, 已經認輸逐步退出 LCD,轉往 OLED,但 大陸又撒了2兆台幣在 OLED產線,大肆挖腳韓國OLED叛將,想對韓國趕盡殺絕.

京東方,華星光電,深天馬...靠著國家資本,大肆挖腳台日韓叛降,瘋狂擴產,搶佔全球面板市占率.

深天馬雖已搶佔 LTPS全球出貨量第二大位,但公司長期都是虧損,靠國家補貼美化財報,股票才能維持上市.

京東方的 OLED產線正在起步,快速追趕三星,但京東方財務也是吃緊.


華星光電 是個產業異類, 華星光電兩座 T1,T2 超級大廠,專注在 低價的大宗標準品 32吋和55吋面板,照理說,受到面板報價崩跌的損害應該最大,但華星光電 月初提出的2018年淨利預估,竟然高達 35億人民幣...比2017年還高,真是全業界的奇蹟. 華星光電,不管在出貨量,出貨面積,營運淨利 都突飛猛進.

華星光電的 T3 LTPS 出貨量也突然竄升,來到全球第三大. 全球LTPS報價崩跌,華星光電仍在T3 擴產,預計2019年五月,T3將成 全球最大的LTPS工廠.

反觀 台灣群創的 LTPS,在日本夏普的暗助之下,出貨量仍是未見起色,群創大尺寸面板,又遇到中電熊貓,中電彩虹,惠科等三家同質性高的8.6代廠低價傾銷, 群創未來前途坎坷.

Costco 本周推出三星 58吋電視促銷,這面板可能是購自群創. 三星過去似乎未曾賣過 58吋電視.

TCL的 品牌電視 和 整機代工都已經是 全球第三大.

但TCL集團正在進行分割重整,把低毛利率的品牌 和整機代工等業務抽離 TCL集團, 反觀 群創卻回頭發展 低毛利率的整機代工業務,和產業趨勢背道而馳.

四季度LTPS市場,華星光電異軍突起,出貨達全球第三










好像國巨當初是因爲低階的被動元件日本廠不做,國巨因而訂單滿載、股價大漲⋯
會不會整機代工組裝也比照辦理?
轉機題材?
電視品牌,電視代工,電視面板三者必須分家!

acer 的品牌和 緯創的代工必須分家.

華碩的品牌 和 和碩的代工必須分家... 因為 品牌大客戶 HP,Dell,Lenovo 絕對不樂見, acer或華碩爭取代工訂單,還自搞品牌,搶奪市占率.

三星 賣手機品牌,又賣 OLED面板和 DRAM材料, apple和華為 是因為三星的OLED技術規格獨步,或 DRAM 價格夠競爭力,才不得已下單給三星,否則 apple 和 華為 一定會設法封殺三星訂單,不會養虎為患.

同理, TCL集團董事會李東生表示,國際電視品牌大廠,不樂見 TCL集團,旗下的華星光電想賣面板,又想用 TCL品牌搶占全球彩電市佔率.所以,TCL集團必須分家.

鴻海集團, 群創想賣面板給 其他代工大廠, 又想自己做 整機代工,搶客戶的訂單,客戶備受威脅,看到群創想推銷面板時,就拒於門外,除非價格夠低夠誘人,或者 技術規格獨步,雙方生意才有機會談的下去.

鴻海夏普想做代工,又自己做品牌,搶品牌客戶的市佔率.國際品牌若把 訂單交給鴻海集團生產,那不就搬石頭砸自己的腳,養虎為患.

鴻海集團又不像三星集團,掌握獨步全球的OLED技術,和 最先進的DRMA/SSD的製程技術和價格,全球客戶不買不行.鴻海集團的 面板,代工,品牌三種生意的角色已經互相衝突. 客戶一定會想分設法 抵制鴻海,弱化鴻海集團的競爭力.

鴻海集團清楚明白這層道理,老早就構思要分拆重整,才能在產業競爭下生存,卻遲遲未見具體行動.
葉美麗閃電掌誠美材 何昭陽喊不會坐以待斃

何昭陽也大動作反擊表示,此次董事會原本要討論增資案,1月11日已經去函通知董事把此次董事會會延至1月22日召開,葉美麗卻強行召開,並且以臨時動議撤換董事長,因此主張此次董事會無效。

==================

面板慘業裡,幾家經營不善的末段班,最近怎都在上演 8點檔爭奪戰. 不知隨後哪一家業者,也要接檔演出 ?

傳統產業或土地開發金主,眼光看的比普通投資人長遠,看到隱藏背後的利益,想入主大型科技業或金融業,九鼎開發執行長吳清源入主三陽機車,建築商寶佳想入主台新金控,土地開發商三圓建設想入主大同,證卷商想入主誠美材, 岡山蘿絲幫正盯緊著友達...
  • 380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80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