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64

個人研究觀察記錄篇(鴻海分析篇20190330起)(宏碁轉型之路篇舊)

F大應該是你想太多了
sawatariaska wrote:
陸陸續續增加持股....(恕刪)
F大說的很有道理,我在找機會多買一些!~
除息在7/13,公佈6月營收在7/10,這兩個時間都是推升股價的機會點,期待中。
2001年外資持股宏碁機乎是0,那我們從這裡開始算起好了,2002~2003持有6%,股價均價5x,這兩年總共配了3元,2004年,持股拉升到26%,均價約50,2007年持股拉升到47%,2005~2007均價5x,重點在於2010持股拉升到62%,均價約80~90,2011年發了最後一年股息3.65後,之後連續4年沒有發股息,2011年持股降到42%,股價從91殺到最低27,此時外資還是持有42%,這42%就是之前買有均價5x時,接下來從2012外資持股一路從42%降到17%,這幾年股價大概平均在20,這4年宏碁沒有任何一毛息可以降低成本。

直到2016/5/x外資持股約剩50萬張,從2016/5->2017/6/23外得持股拉升到75萬張,持股約多了1/3,這三分之一的均價差不多就是15,有趣了,從2001年外資持股0到今天,外資成本低到無法想像?大家有興趣看一下以下三張圖,我也不懂在說很低很低前,有沒有去查過資料,還是"用嗆的"就有人會花一兩個小時幫你找資料。

外資2001~2011持有的均價,我都用比較低的算,有興趣,下面有圖,用比較精準的均價去算~~~

回到事實面,明明想要去預測短線股價,卻要拿十幾年前外資的均價來評估,嚇唬自已外資成本低低低,低到我無法想像,我花了一兩個小時查一下資料,好像對沒有到我無法想法的地步,至於外資,散戶誰變來變去,那都無所謂,只要你是從2001年開始作多宏碁管你的身份是外資,散戶,應該不會有人可以有多低的成本,除非有能力和我一樣,精準的短線進,短線出,all in,all out,不然以外資持有大部份,調節一點點,這種做法成本跑不出均線,怖三年,你的成本差不多就是三年線,只要你這三年都持續有錢在買賣的話,。


至於原始股東成本有多低,當初我在一篇文章中,說要如何在股市中發財中有提到~~
1、創業者,推公司上市,用a4換鈔票
2、公司元老,以票面價10元拿到股票,股價在高峰時出脫或是就一直領股息
3、找到一隻轉機股,以低於淨值買入,未來轉型成功後,領股息或是要別人付10~20元股息眼光費~~


結論:投資股票成本很低,低到別人無法想像就會賣股票?那我這六年來在宏碁操作,以目前的持股來算,成本價6元不到,這會影響我判斷一家公司有沒有價值或值多少嗎?似乎也不會,外資不會一支一支股票買,但是以大資金的人在怖局,均價會怖在周,月,季,年線,你怖局愈久成本愈靠近時間的均線,例如你總共怖局1年,你就會刻意的把均價怖在年線,或低一點點,絕不可能低多少的,不信?你怖局的時間多長?一個月?所以你的均價會在月線價附近,這不是再正常不過的一件事嗎?想要和我一樣均價在半年線附近,那資金配置就要在這半年期間,持續的買進,最終你的均價就會在半年均附近,差不了多少的。








我記得之前在3、4月有提醒過,部份投資者會有這樣的壞習慣,如果在黑色框框及箭頭買進的人,容易受到籃色框框及箭頭的錨點影響,最後會在紅色框框及箭頭賣出,記得之前有好幾個版友私訊和我說,要不是沒有看盤,一開始打定主意買中長線,大概14.5X買到的,受到跌至13.85一陣子的錨點影響,大概最終會在14.55~14.95賣出,就是因為好不容易沒賠了或小賺一點點可以跑了,之前有13.85,先跑一趟也許未來可以在13.85再買回來,這就是一般投資者的壞習慣,大概6月又來一次了,在黑色框框及箭頭買進的人,容易受到籃色框框及箭頭的錨點影響,最後會在紅色框框及箭頭賣出。

股市就是這樣的偱環一直一直,很多投資者,來到此版後,才會驚覺為啥自已常常會輸,因為"人性"使然,高手對你們的人性清楚了解的很~~

1.其實外資持有比例只是參考
當你對於這個公司不清楚狀況時,外資買不買當然是一個客觀具參考的指標

但如果像a大一樣對這個公司非常了解,其實有時後是反過來,外資買不買宏碁要來參考a大的看法

畢竟其實外資研究員,一個人要研究太多檔股票,除非他有內線,不然一般也不會對單一公司狀況非常透徹

2.其實我並不讚成a大過於注重籌碼面的投資方式
。天天公佈外資或網友們的持股狀況雖然可以看到風向,但我覺得對公司營運體質,長期發展策略的分析更為重要。

3.我認為宏碁尚未到轉型成功收割期,目前還在練功積蓄能量。在財報可以大幅亮眼前(至少還要1∼2季),每天的股價只會在季線上下振盪個10%左右。

**投資宏碁不要想短期幾個月就想看到成果**

**投資宏碁在短期1∼2季內,不需要過份關注每天的股價籌碼變化**

現在宏碁的股價就只是會因公司的消息見報否而波動,只有一兩季後的財報才能支撐故價上抬。

4.我對個人對宏碁的未來很有信心!!
相較於其他同業(聯想或華碩),宏碁競爭力向上提昇的力道更強,且宏碁原本基準線低,所以轉型成果會更顯著。

5.陳俊聖是頭腦清楚,行動力強的領導人。
目前宏碁改革的作法策略都是對的,但原本的pc/nb市場就是競爭超激烈的紅海市場,電競,輕薄高毛利不衝量的策略雖正確,但獲利難立竿見影。

VR還要時間發酵,要有小成也許要半年

太子的雲事業部倒是不成功,目前看不到什麼明顯進展,這一塊也許難有未來。

祝各位網友投資獲利佳佳

Acer_kewei wrote:
2001年外資持股宏...(恕刪)
Acer_kewei wrote:
我記得之前在3、4月...(恕刪)


A大辛苦了,版主真的不好當,有人隨口提了一個問題,您就要花好幾個小時去查資料,替大家解惑,我也是有過您說的問題,大概民國85年左右本金300萬加上融資一共買進600萬元台積電,買進價位90元,不到一,二個月掉到60元,不甘損失,死抱著不放,終於一年半後價位回到90元,一過90元回本後立即賣出,是沒虧到,但賣掉以後不到3個月價位漲到160元,扼腕不已,認為自己沒有玩股票的命,至此金盆洗手,直到今年才再度進場,以上也是犯了A大您說的散戶的毛病,套牢後一回本馬上賣出,這次有A大的開示及加持,我有信心一定可以抱的更緊.

sailor wrote:
A大辛苦了,版主真...(恕刪)


投資的目的一開始就看中其價值 不易受其價格波動而影響

賣出時機在價值不存在或價格被過於高估時
其實投資股票這10年來,前6年都虧錢,後4年平均也只有10%~15%年報酬率,短進短出,利空買利多賣,套牢就放著,小賺就賣出,手續費繳了好多。
感覺是在玩票股,而不是"投資",所以心情會隨著紅k、黑k起伏。
一直覺得總有東西卡住,不知如何抱股,看新聞、報紙又常短套牢,感覺有瓶頸且不真實!

直到看到A大的文章才豁然開朗,原來以前考試不及格是因為讀書方法錯誤。

特地去借了2本書回來看,回歸初衷練練基本功!





經過A大詳細的解說~我對A大的分析真的只有二個字昂「佩服」,正所謂嫌貨才是買貨人沒想到買股還有「售後服務」,全世界大概只有A大一人做得到!





Acer_kewei wrote:

我記得之前在3、4...(恕刪)


  • 136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6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