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出貨面積來看,三季度LG顯示以21%的市場份額領先,京東方及三星顯示以18%及15%的份額緊隨其後。
從第三季度數據來看,液晶TV面板在大尺寸顯示面板出貨面積中佔比最大,接近八成。
張虹認為,全球大尺寸面板市場仍面臨長期供需形勢挑戰,“四季度TV品牌廠商備貨也接近尾聲,而產能仍在繼續增長,在無偶發因素影響下,面板價格將再次面臨下行壓力。面板廠商獲利將面臨嚴峻挑戰。”
張虹介紹,根據測算,四季度全球液晶TV面板市場以面積為基準,供需比為7.3%,供過於求。2019年全球液晶電視面板的產能面積將同比增長12.7%,預計供需比為7.2%,仍然顯示供過於求。
在供過於求形勢下,面板廠商積極調整產品結構。京東方等面板廠商減少32英寸等中小尺寸面板產量,同時增加55英寸及以上超大尺寸面板的產量。
===================
面板報價低落,65吋以上的超大尺寸電視熱賣,促成了Q3 下游拉貨需求 年增率高達14%,這是非常少見的拉貨動能.
只可惜好景不常在,市場很難每季都有如此可觀的消耗率.
中方貿易談判進入3個月留校察看的觀察期,中方必須在短短3個月內做到零補貼 等一系列談判目標.否則3/1將面臨美方擴大的關稅制裁.
希望藉由這次川普政府的施壓,能看到大陸面板產業出現結構性的改變,回歸正常的企業經營,將本求利,讓產能從此健康良性成長,而不是過去靠補貼,揠苗助長,讓產能過剩,導致市場報價崩盤.
pqaf wrote:
根據IHS Mark...(恕刪)
我是覺得上半年要達到0補貼真的要看美國手段,但是補貼減少是確定的,我個人猜測完全不補貼最快的狀況是鴻海10.5搞好的時候,因為目前看京東方良率應該有7-8成了 差不多了,整體面板的價錢肯定跌很多,但是具體時間點還是看貿易戰,拖的越久,大陸越吃虧,我個人看法價錢要大崩,應該落在2019下半年,我滿看好友達的作法。
Ps我看京東方補貼第三季減少 王董出來喊話,
然後京東方良率要拉升也不是 不拉升也不是
拉了要開始認列折舊,不拉升補助又一直減少
後面還有大筆可轉債時間到要轉換,他真的頭很大,不知道撐不撐的下去。
韓國業者寧可關掉部分 已完成折舊的 8.5代LCD產線,改為生產 OLED產品線.
LCD面板報價已經跌到大陸和韓國業者受不了,公司股價只剩年初一半, 面板報價往下再跌有限,
債務違約邊緣的大陸地方政府也受不了,大陸業者折舊費用隨新廠陸續滿產轉固,虧損日加慘重,得向政府伸手要求更多的補貼款,才能弭補虧損. 大陸業者股價早已經慘跌,想靠自己發債籌資也是困難.
美股道瓊跌了800點, 友達股價今天不知還能獨善其身嗎?
這就像 高麗菜的價格,如果跌到連採收和運費都不夠支付,農民寧可把 高麗菜放在田裡讓它爛掉,也不可能額外貼錢去採收和販賣.
一顆高麗菜的設備費用,菜苗和肥料錢等先期成本若要$5,採收和運費若是$10,
當菜價跌到$12時,農民還願意採收販售,因為扣掉採收和運費後,至少還能回收$2 先期投入的成本.
當菜價跌到只剩$9.9 時, 農民如果繼續賣,賣掉錢還不夠車子的加油錢,這樣不但先期設備費用,菜苗和肥料錢 一毛都收不回,還要再額外倒貼運費. 沒人還會做這種傻事.
當面板報價跌破現金成本時, 業者寧可把幾百億的設備放給它爛或拆掉報廢,也不可能額外貼錢買材料 ,找人來繼續生產.
比特幣和面板有些不一樣,比特幣是投機虛擬商品,不是民生必需品,跌破挖擴成本,停止挖擴後,手上殘餘的舊幣價值還會繼續下跌.
面板是消費和工業必需品,一旦報價逼近 現金成本價時, 大部分業者不願生產時, 市場買不到貨,報價就會自然回升. 所以面板報價再怎麼崩跌,一定會有一個底線.
當面板報價來到現金成本價附近,業者有兩條路,一條是宣布破產倒閉,另一條就是主動減產,讓報價回升,業者多少收回一些早期投資的設備成本. 通常都會選擇第二條路,主動減產.
當減產幅度再擴大時,導致供貨吃緊,報價回到 總成本之上,不但可以支付現金成本,也足夠攤提設備折舊成本,還能有多餘的盈餘獲利.
未來幾年產能太大不是只有死路一條,只要幾家龍頭業者(LGD,BOE)願意減產調控產需,讓報價大幅回升後,就算讓部分新設備閒置不開,都能攤提這些待機設備成本,還能有賺.
面板報價是可以被 業者人為掌控的, 只是在 調控報價回升前.想忍住看看能否 藉由崩跌的報價,逼死一些體質較差的競爭者後,再大幅調高報價,肥水不落外人田.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