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03

2409 友達 20元可以追嗎 !?

timliu5358 wrote:
這次可能真的狼來了...

籌碼大量到大戶手上! 我認為明年會漲到2字頭!!!

如有機會等回檔到10日或20日就買點! 這次真的不一樣!

我猜真的外資與大戶把漲價概念股的資金轉到面板了! 偷吃貨

但要發動應該是明年 等均線全部開始翻揚就開始攻擊!

本來我在12元就注意到有大戶在吃貨但不敢買後悔阿!

有點好奇,
雖然錯過了$12買點,

你個人既然覺得 明年股價有可能從現在的$12 漲到 $2X, 一年內報酬率有機會超過 6成,那現在只有$12.7時,為什麼還不敢買呢? 非得等到$12以下,甚至最低點$11.3 ,報酬率8成以上才考慮進場嗎?

本樓的確是有有些人是在等 $10 ,$9以下才要進場.三不五時就會來關注一下,酸個幾句才開心..

工商時報【袁顥庭╱台北報導】

今年中小尺寸面板旺季不旺,中小尺寸 面板廠營運表現 明 顯 衰 退 ,華映(2475)第三季本業轉為虧損,稅後淨損33.72億元,每股淨損0.45元,彩晶(6116)第三季獲利銳減超過3成。第四季步入傳統淡季,市場預估中小尺寸面板還是衰退的走勢,出貨季減率約10%∼20%,價格緩降,營收、獲利還會再破底

中小尺寸面板市場,今年智慧型手機 需 求 疲 弱,而且華映、彩晶客戶以大陸手機廠為主,今年大陸市場受到中美貿易戰衝擊,而且人民幣貶值、影響購買力,下半年智慧型手機銷售衰退,白牌平板電腦銷售不振,使得中小尺寸面板旺季不旺。

彩晶第三季合併營收為41.02億元,較第二季減少約20%。淨利約為5.27億元,季減36.43%。

華映昨日公布第三季財報,上季營收約64.14億元,季減8.34%、年減31.05%,毛損率約16.58%,本業轉虧,營業損失約26.61億元,稅後淨損約33.72億元,每股淨損0.45元

華映表示,第三季因為手機客戶切換異形切割面板,調整庫存,公司增加功能手機面板出貨,使得出貨單價下滑。第四季進入傳統淡季,雖然華映開始量產異形切割面板,但是整體需求不好,營收成長有限。全球車市今年銷售也不好,第四季車載面板需求平平,預期整體產能利用率還會下降。

==============

華映 2015年淨值只剩 $0.56, 淨值差一點低於0,被迫下市.  幸好,2016年手機需求大好,華映逃過一劫,淨值又提升到$2 多.

但逃的了一時,逃不了一輩子,華映和彩晶 近年資本支出少,技術落後, 大陸京東方用 8.5代大廠鯨吞中小尺寸市場,  大陸高階LTPS和 OLED產能過剩,  華映和彩晶 賴以為生的傳統 a-Si 面板,價格崩落.

華映Q3 淨值又只剩 $1.44, 在目前的大環境下,全球手機需求滑落, LTPS和OLED 殺價搶單, 華映和彩晶未來虧損應可預期,

彩晶淨值$13,還可撐個4年,繼續上市,

華映恐怕 明年就要面臨下市危機了 ??



全球有70億人口,每年智慧手機需求15億支,近幾年累積生產了幾十億支手機,連非洲人手都兩支手機了,市場過度飽和

這幾年大陸 瘋狂失智規劃的 高階 LTPS和OLED 產能就超過 15億片, 其他韓國 三星和 LGD, 日本 JDI 和 夏普的既有產能也是很龐大, 我看過2年大陸新廠完工後,中日韓 每年足可生產25億片手機面板,遠遠超過市場需求.

友達昆山廠2期工程 原本還要再擴充3萬片產能,已經在去年底喊停 ,寧可讓幾十公頃的碩大廠區(相當於2座大安森林公園),放著當 蚊子樂園.
《彩晶樂觀看待 雙屏機,將帶動屏幕用量 加倍


中小尺寸面板廠彩晶表示,日前有陸系手機廠商推出雙屏機,就面板廠的角度來看,如果手機廠能出貨5000萬台,等於屏幕出貨量就是1億片,因此樂觀看待
對於明年景氣展望,彩晶也坦言,就供需來看確實是悲觀的,只能說No news is good news。

彩晶表示,就目前看到的雙屏機,其實機身厚度也不是太厚,應該是將IC等元件放置在後面。

不過近期陸系手機廠踴躍推出新機,彩晶也不諱言,手機產品改朝換代太快了,像是屏佔比已經達98%,已經幾乎全滿了,如果還要有新的極致變化,那就要看客戶能不能接受成本提高的代價。

儘管面板景氣相對不樂觀,但是彩晶依然對自身優勢有信心,彩晶表示,在5G、IOT時代,並不是所有客戶都需要大尺寸或是新時代的面板產線,有些中小尺寸的產品其實只要中小尺寸產線反而更有成本優勢,也就是所謂的門當戶對,公司會持續拓展適合的客戶。

至於車用面板部分,彩晶指出,不同等級的車廠認證及接單出貨時間相差不小,例如歐美車廠,拿到訂單到量產,大約要3年,陸系車廠,如果是一、二線廠,也大約需要1到2年,但如果是三、四線廠,可能就會縮短到6個月左右。

彩晶第3季營收41億元新台幣(單位下同),毛利率19%,營業利益率9%,稅後純益5.3億元,每股稅後純益0.16元。第3季中小尺寸面板出貨量約為11700萬片,大尺寸面板出貨量約為40萬片,自有品牌產品出貨量約10萬台。

============

雙卡雙待機, 雙主鏡頭 或 三鏡頭機, 現在又搞出 雙屏機 ?    人人都拿雙屏機,中小尺寸面板廠才有救...

pqaf wrote:
有點好奇,雖然錯過...(恕刪)


人要有常識
不回應底下小留言、廢文及討戰文
華星光電已經構建起了包括六條面板生產線、總投資達1891億元 (人民幣,下同)的面板帝國。

其中,華星光電的大尺寸TV面板主要聚焦深圳。 除了兩條11代線外,還包括兩條8.5代線,分別是投資245億元的t1項目和投資244億元的t2項目。 據記者了解,這兩條8.5代線的設計產能分別都是10萬片/月,但當前產能則分別到16萬片/月和15.5萬片/月

武漢則是華星光電中小尺寸面板的生產基地。 其中t3項目是一條6代LTPS產線,總投資額達到160億元,設計產能4萬片/月。 t4項目則是一條柔性OLED面板生產線,總投資額350億元,設計產能為4.5萬片/月,將於2019年上半年投產。

耗資近2000億元的面板帝國對TCL集團舉足輕重。

華星光電(CSOT)董事長李東生 “過去幾年中國半導體顯示產業發展最快,產量上中國已經做到最大。下一步中國面板企業不僅要做到規模領先,也要做到產業技術創新的領先。”

=====================

京東方總投資 4000億人民幣, 華星光電(CSOT)總投資 2000億人民幣. 將近 3兆台幣的 燒錢焚化爐.

京東方每年EBITDA(不計 折舊費用的利潤) 約 120~200億, CSOT 每年EBITDA 約 70~120億人民幣. 面板印鈔機真好賺,每年可賺進上千億新台幣.

但投資額真麼大,得等20年後,再看看能否回本.
(新聞)
彩晶副總黃凱勝表示,2019年將是(中小尺寸)面板產業 最辛苦 的一年,勢必會有同業 關 廠 、減產。彩晶的5.3代廠小到0.96吋、大到平板、監視器面板都可以生產,希望靈活地調整產品線備戰,撐過這一波寒冬。

第三季 手 機 面板價格 快 速 下跌,目前看來第四季供需也沒有好轉,不過現在供應鏈庫存乾淨,價格跌勢可望趨緩。

黃凱勝表示,根據市調機構的預測,2019年將是(中小尺寸) 供需最不平衡 的一個年度,大陸新世代廠瘋狂蓋廠之下,除了電視面板,也生產監視器面板、筆電面板,而舊世代產線就再往下做平板面板、甚至是手機面板。
但是2018年大陸手機市場、汽車市場出貨預估都下修,市況不理想,造成價格崩跌並加速落底。三星已把5代廠賣到大陸去,LGD 5代廠停產,其他面板廠也可能關廠或減產。

彩晶的5.3代廠過去10多年來一直改造機台,提升生產效率,以及改造IPS面板製程。彩晶的5.3代廠最小尺寸可以做0.96吋,供應智能手環,也生產平板面板、監視器面板,產品線多元,應戰市況起伏也比較靈活。近來手機面板已經變成非常多樣的市場,並非單一的5吋、6吋,只能拚價錢。

彩晶是全球 功 能 手機面板主要供應商,市占率約40%,仍然穩固中低階手機面板市場。未來5G、物聯網興起,類工控生意會愈來愈多,彩晶也會持續拓展類工控的業務。

WitsView研究協理范博毓表示,第四季手機面板緩跌,LTPS面板價格平穩或小跌,a-Si面板則是維持單月3%上下的跌幅。全球AMOLED面板新產能開出,預期AMOLED和LTPS將分食中高階智慧型手機面板市場,a-Si面板市場份額持續被侵蝕。a-Si面板需求格外疲弱。

大陸積極擴充AMOLED面板產能,WitsView估計,2018年全球AMOLED面板產能將達到1,340萬平方米,年成長率約48.8%,到2021年中小尺寸AMOLED面板產能的年複合成長率高達31.7%。

========================

LG Display(LGD)員工數從二季度的33,434名減少到三季度的32,933名,共減少員工500餘名。預計10月自願離職申請者達3000餘名,生產技術職員工減少15%以上。

LGD職員數迅速減少,表明其出現了經營危機的狀況。有評價稱受主力事業LCD事業停滯的影響,LGD的危機管理能力出現了限制。結構調整的寒風凜冽,生產職職員被迫離開。

按照LGD人均年薪為6900萬韓元(去年基準,約190萬元新台幣 )的基準計算,3500名的人工費相當於一年約可減少2415億韓元(約66.5億新台幣)。

LGD從10月初開始正式接收自願離職申請,約經過3週時間完成。對象為工作5年以上的生產技術職員。預測目前自願離職申請者約3000名。

LGD對於自願離職者將支付相當於 36個月 基本工資的慰勞金

LGD相關人士稱“因為事業報告書只反映韓國的基準,不包含海外法人和海外工廠派遣人員。

=================

群創的平均年薪約 80萬, LGD的平均年薪約190萬,人事成本高,毛利率低.... 韓國和日本的 LCD業者 (Samsung,LGD,JDI,鴻海Sharp) 應該 快撐不下去了...

LGD生產線裁員15%人力, 群創今年底前要縮減 2成人力.每年可省下 幾十億 人事成本.
大陸積極擴產面板產能,將導致全球面板供過於求成為新常態,根據研究機構預估,估計到2022年時,大陸將有多達19座8/8.5代以上面板廠,包括9座a-Si/Oxide 8代廠、4座a-Si/Oxide 8.6代廠、5座10.5代/11代廠,以及1座8代OLED面板廠。另外,5.5代與6代面板廠,預估到2022年時,估計也將達20座。在此情況下,面板供過於求勢所難免,同時價格壓力也大增,新一輪的洗牌賽已箭在弦上。

但反觀設備業者,在京東方、華星光電的10.5/11代廠相繼投產後,2019年超視堺將進入裝機高峰潮,接下來京東方與華星光電還有第2座10.5/11代廠會量產,加上其他不遺餘力的擴產廠商,預期後續設備業者仍會有一段不錯的好光景。

------------------------------------------------

一座京東方的10.5代廠就讓價格從去年2017Q3開始向下到今年Q2,Q3看起來也沒吃到多少漲價的便宜,每年分析師都在評估友達會虧錢,是否明年就是虧錢的那一年呢?

monfies wrote:
是否明年就是虧錢的那一年呢?


全球手機面板產能過剩的情況,比電視面板還嚴重許多...友達昆山廠仍會持續虧損下去,但持股51%,每年可能就認列20幾億虧損.
太陽能也不太可能轉虧為盈,明年可能還會再虧個10幾億. 友達明年大概繼續認列 太陽能和昆山廠 40幾億的虧損.

友達的產品結構,已經超過一半是屬於利基型產品,逐步減少 大宗標準品的出貨比重,
電視面板盡量往高階客製化發展. PC/NB盡量往 高階或電競等級發展,手機面板營收比重原本就很少,就算昆山廠量產後,也僅僅只占5%比重.

靠著價格相對穩定的利基型,客製化產品的獲利,應該還能支撐 太陽能和昆山廠的虧損.

明年,主要是 華星光電的G11 量產, 不像今年一口氣 有 G10.5和 G8.6 x2 共三座量產. 明年 電視面板的新增產能,算是在近幾年相對較少的一年. 買方較難找到強而有力的藉口 向面板廠大幅殺價.

過去 a-Si 手機面板在中低階市場很受歡迎,京東方靠著 重慶G8.5代廠的龐大產能,在 a-Si 中低階手機這塊賺了不少.但現在 LTPS和OLED面板價格直直落,中低價的 a-Si面板 當然就會崩盤,京東方重慶廠變成要虧損了.

大陸京東方狂蓋很多新廠,從今年底進入轉固認列折舊的高峰期,加上 美國川普強力施壓,政府補助有可能減少,京東方Q3旺季財報獲利比Q2還慘, 照如此趨勢發展,京東方將進入嚴重虧損階段,京東方老董王東昇已經傳出明年退位,

韓國龍頭LGD早已經在虧損了,開始進行大幅裁員,淡出LCD市場,只要中國龍頭京東方也開始承認虧損,就會引導報價反彈.

另外,鴻海集團獲利嚴重衰退,已經無力支持夏普進行破壞性的殺價搶單,這也能幫助市場回歸理性.


Jonathan Wang wrote:
智慧手機市場不佳 ...(恕刪)


昨天去costco逛逛

看到三星賣一台QLED七十寸電視
為之驚豔!!
色次飽滿鮮明
對比旁邊果凍牌的彷彿霧霾上身
真的是高下立判呀⋯⋯⋯⋯
有空的人可以去走走逛逛⋯⋯⋯😎
不回應底下小留言、廢文及討戰文
  • 380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80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