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28

金融股-長期投資交流園地

金融股今年股價不振,是有基本面的原因。

****[財訊]
weber2654 wrote:
現在居然還有人在談風電的風險?! 放心,台灣金融業不是主要融資或股東; 事實上是全世界主要銀行及日本商社(巴菲特買了5%的日本主要商社)。

沒錯,台灣風電不夠台積電及谷歌的使用; 未來還有更多大企業會加入

來台灣投資風電的這些國際大公司,名震天下,都已經在各國擁有開發實績.

就算是投資金額大半依靠融資,自己不用砸下大把現金嗎?

這些國際大廠被某些慣於唱衰台灣的人講成是傻瓜,
專程捧錢來台灣買 "失敗".
weber2654 wrote:
現在居然還有人在談風電的風險?! 放心,台灣金融業不是主要融資或股東; 事實上是全世界主要銀行及日本商社(巴菲特買了5%的日本主要商社)。
Katong wrote:
這些國際大廠被某些慣於唱衰台灣的人講成是傻瓜,
我就不看好綠電中的風電。
這些大廠不是傻瓜,他們是來台灣賺錢的。
出錢讓他們賺的人才是傻瓜。

認為台灣金融體系不會受影響?
看看政府現在想要做甚麼吧....

當台灣盤子?風電1.75兆投資案缺擔保 政府砸百億讓外商玩財務槓桿
風傳媒 林上祚 2020年9月28日 上午9:20

在養豬產業百億基金之後,民進黨政府為了實現綠電20%目標,現在又要成立另一個「百億基金」!國發會日前宣布,將成立「國家融資保證機制」,由政府提供融資擔保,協助離岸風電業者取得銀行融資。根據中央政府總決算報告,政府2025年興建5.4GW離岸風電裝置容量,所需投資金額1兆7500億元,由於歐洲風電業者最高僅能從歐洲出口信貸機構(ECA),取得不到貸款金額50%的保證,國發會成立百億基金提供外商融資保證,讓外商在台投資僅需出資12%資金,本國金融體系則將承擔逾5成風險,外商大玩財務槓桿,台灣則成為不折不扣的「大盤子」。
01newbie wrote:
這些大廠不是傻瓜,他們是來台灣賺錢的。
出錢讓他們賺的人才是傻瓜。

當然是來台灣賺錢,難不成投資是要賠錢,或者是作功德?

國內民營電廠沒有台電保證收益率,沒有賺錢嗎?
政府要招商,無利可圖,誰要來投資?

回到本版主題關於金融股.
有人把國內金融機構當成傻子,說是等著看銀行要倒幾家.
那麼這12家參貸的國內外商銀行也是盤子?
另外那15家境外銀行也都吃錯藥了?

風電廠商來投資,自己也必須砸下大錢.

以下例來說,1000億元國內外銀行融資以外,300億元都是廠商要自籌.
它自己會想倒閉嗎? 它自己想要血本無歸嗎?

https://news.tvbs.com.tw/china/887552

德商達德能源集團(wpd)今天表示,預計將對離岸風場開發案投資新台幣1300億元,目前取得國內銀行融資意願額達825億元,占專案融資比例逾8成。 達德能源今天與台灣經濟研究院、中國驗船中心合作舉辦離岸風電盡職調查工作坊,董事長王雲怡致詞表示,將在桃園及雲林開發的兩案,預計投資至少新台幣1300億元,其中約1000億元為專案融資,共有39家銀行表達參與意願,包括12家國內金融機構、12家國內外商銀行及15家國外金融機構。 王雲怡特別說明本土金融機構部分,已獲得公股及民營銀行相當程度支持,目前融資意願總額約825億元,占專案融資比例逾8成。王雲怡認為,wpd過去在台灣陸域風場的實績,讓國內銀行對未來經營績效更有信心。

01newbie wrote:
由於歐洲風電業者最高僅能從歐洲出口信貸機構(ECA),取得不到貸款金額50%的保證,國發會成立百億基金提供外商融資保證,讓外商在台投資僅需出資12%資金,本國金融體系則將承擔逾5成風險,外商大玩財務槓桿,台灣則成為不折不扣的「大盤子」

歐洲出口信貸機構也為歐洲風電廠商貸款提供部分擔保,
依據你的高見,也是歐盟出錢讓廠商賺錢? ECA也是盤子?

國發會提供部分融資擔保,你解讀為台灣政府出錢讓外商賺錢.
這些風電營運商全數都有國內企業參股,不是純外資.

"擔保"的意義. 是公司倒閉無力償債,才會就擔保額度償付.
難不成你認為提供擔保=已經出錢了嗎?
風電營運商是已經倒閉了嗎?
=======================================
英國政府也向來台灣投資風電的英國公司提供融資擔保.
風電營運商有台灣公司參股.
英國政府也是傻瓜? 英國政府也等著風電營運商倒閉,再來賠付貸款嗎?

https://today.line.me/tw/v2/article/3nwZWy
英國出口信貸融資92億台幣 支持台灣海峽離岸風電計畫
〔記者呂伊萱/台北報導〕英國出口信貸局(UKEF)今(5)宣布,提供92億新台幣的專案融資擔保,支持海能風電(Formosa 2)計畫。海能風電案由英國企業技術協助,與台灣共同開發,計畫在台灣海峽興建總裝置容量3.76億瓦的離岸風場。

英國出口信貸局(UK Export Finance)今(5)正式宣布,將提供92億新台幣的專案融資擔保,以支持英國企業協助台灣興建大型離岸風場的海能風電計畫。

「海能風電」風場由麥格理綠投資集團與上緯新能源共同開發,計畫內容包含興建47座可供應綠能總裝置、容量達3.76億瓦的全新風機,已於10月29日宣布開工。該風場也是台灣首次安裝8MW大型風機,落成後將取代「海洋風電」,成為台灣最大離岸風場、年供台灣38萬戶家庭供電。
Katong wrote:
當然是來台灣賺錢,難(恕刪)

好文 5分奉上
這些數千億風電融資到底會是替台灣金融業 錦上添花? 還是壓垮的稻草? 10年後應可初見分曉..(話說10年前銀行業爭先恐後貸給太陽能業者時,有人想到過10年後的慘況嗎..)

至於風電融資有沒有風險,看看台灣銀行季刊 專業的文章吧

台灣離岸風電專案融資之授信風險與風險減輕對策 (臺灣銀行季刊)
2020/07/01

https://www.tier.org.tw/achievements/pec3010.aspx?GUID=3f6ca6bf-e201-4496-bb9f-6a9934835f36


風電應該是未來趨勢,台灣好像是數一數二適合風電的國家,可以開發30年,希望能成功,有投資專家說台灣是未來非常宜居的國家,未來產業發展會很好,小散戶也希望經濟越來越好多賺點錢
Katong wrote:
"擔保"的意義. 是公司倒閉無力償債,才會就擔保額度償付.
難不成你認為提供擔保=已經出錢了嗎?
風電營運商是已經倒閉了嗎?
這些問題已經討論很多了...
仔細想想吧,我要開公司,但是沒有錢也沒有資產。
銀行說沒有資產不能借我錢,我找你幫我擔保,你要嗎?
風電投資有很高的風險。
政府當初為了要人民安心,
特別設計讓廠商自己出資建風電設備,
然後政府只負責買電。
為了避免公股銀行透過貸款被捲入風險,
還特別要求公股銀行不准參加聯貸。
結果現在突然說政府要幫忙擔保?
擔保就算了,風電商要拿甚麼來做交換?
如果是這樣,當初就不要說風電商倒了我們也不會有損失這類的話了。

Katong wrote:
以下例來說,1000億元國內外銀行融資以外,300億元都是廠商要自籌.
它自己會想倒閉嗎? 它自己想要血本無歸嗎?
風電營運要只靠賣電回本是很難的,
要參與風電設備建設才能有可靠的獲利。
風電營運商只要把前期風電設備的錢賺飽,
之後就賣出持股閃人了。
現在風電融資是無追索權專案融資。
出了事情,廠商會不會血本無歸很難說,
借錢與擔保的人鐵定要賠錢。

不管如何,我們還是回歸金融股的討論...
我現在定存了一大堆金融股...
只是對於銀行為配合政策對放款無法進行專業評估感到不安。
如果大家覺得銀行一定會秉持專業放款,
就別管我說甚麼,放心的投資吧...
銀行也不太可能不專業的放款啊,風電是政策勢在必行,而且政府要大力扶持這個產業的,也不是投資人不安就不做,台積電當年也沒人知道會成功的
不過大大既然覺得銀行會亂放款那為何要定存金融股???
我是覺得買個股票懷疑東懷疑西的太辛苦了
01newbie wrote:
這些問題已經討論很多...(恕刪)
台灣風吹起 離岸風電融貸
台灣離岸風電計劃正如火如荼地進行,這項八年投資額高達9625億元台幣的計劃

近日已在台灣的融貸及利率交換(IRS)市場引發火花

知情人士透露,全球最大的離岸風電開發商沃旭能源(Orsted A / S)、麥格理資本及上緯,一直在與本地及外資銀行協商,以承作一筆約160億元台幣的貸款,來支應Formosa I的風電建設,知情人士因未被授權對外發言而不願具名。位在苗栗外海的Formosa I計劃是台灣第一個離岸風電投資案。

隨著風電貸款啟動的消息,銀行業預期下半年融貸規模將逐步加大,IRS的避險需求也隨之增加,疊加外圍10年美債收益率觸及3%,台灣5年期IRS自4月初以來不斷走高,上周一度升約10基點至約1.05%的約兩個月高位,市場預估未來仍有機會偏向上行,具體幅度則取決於台灣央行到底有多鴿。



IRS走勢與貸款規模掛勾,主要因部分借款人在取得銀行團的浮動利率貸款後,利用IRS避險以支付固定成本。

「下半年的離岸風力發電聯貸案金額規模龐大,台資與外資銀行可能合作一至二個各約500億元台幣的案子,」中國信託商業銀行企業融資部副總經理李靜婷說。李靜婷並指聯貸案天期將超過10年,使得市場預期長天期潛在避險需求增加,從而帶動現在的IRS利率走勢,下半年陸續開標、金額上千億元的案件,或許會讓市場對於未來利率再往上的空間增加預期。

台灣政府計劃在2025年終止核能電力供應,達成「非核家園」,同時把包括風電、太陽能和水力在內的再生能源發電量從目前佔整體供應的約5%拉高到20%。政府對發展將風力發電機設置在海上的離岸風電深具信心,能源局已上修至2025年的累積離岸風電容量至5.5GW,原為3GW,累計共將創造投資額達9625億元台幣。

不過按照目前的規劃時程,2020年前只會有約0.5GW的裝置完成,其他5GW將在其後的五年陸續建置完成。

元大證券資深交易員Tobby Lin指出,雖然風電融貸的整體需求不小,但是這些是到2025年的計劃,撥款的動用會分散,也不是每筆貸款都需要在IRS避險,「額度東扣西扣之後,真正對IRS的影響還是有限。」

據能源局新聞稿,離岸風力發電遴選獲選業者將於今日公佈,競標獲選業者則於6月底公佈。

元大的Tobby Lin指出,近期的貸款案的確帶動5年期IRS利率上行數個基點,但是10年期美債收益率上行突破3%之後,IRS轉受美債的影響更大,若下半年美債上行風險上升,合計風電融資帶來的IRS避險需求,利率的確有機會偏上一點。然而關鍵點還是在台灣央行的貨幣政策,「央行只要維持鴿派,利率就不會上行太多。」

台灣央行總裁楊金龍上周在立法院答詢時指出,台灣通脹情況不嚴重,6月升息的機會不大。(撰文:Miaojung Lin、Annie Lee)
...............................................................
2年後再來緊張 很怕極端氣候 風機不知有沒有擋頭
  • 302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02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