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HS顯示器研究總經理謝勤益指出,全球面板供過於求將持續到明年第2季底,才有希望獲得舒緩;供過於求的情形將以大尺寸的65、75吋受到影響較為明顯。
他31日出席三星電視策略發展的記者會中表示,大陸面板新廠都是8.6、十代廠起跳,以生產大尺寸電視面板為主,產能持續開出,這也是今年第3季電視面板反彈漲價,但只有短暫的一季而已,進入第4季又陷入供過於求,這個現象在短期內無法緩結,恐怕得到明年第2季底才會獲得舒緩,到明年下半年恢復平衡。
他認為,供過於求的影響是全面性的,但以大尺寸的65、75吋大尺寸面板受到影響較為明顯,電視面板還會有往下走的壓力。
謝勤益強調,2018年第4季及2019年年初,大尺寸面板在下游電視整機廠商的庫存調整,以及上游面板廠商擴展產能的影響下,呈現供過於求的現象,也因為庫存及供給大於需求,在大尺寸、量子點、高色域、窄邊框、8K超高解析度以及軟硬體整合之高階產品的刺激力道會較大,高階產品的需求會更進一步提升。
他以以量子點電視為例,預估在2019年將大幅成長超過400萬台,比2018年增加100萬台;8K超高解析度電視也上看50萬台,年增10萬台,高規智慧電視將是各大品牌的推廣重點。尤以,2020年東京奧運日本NHK電視台將全程以8K來轉播,將是促使8K電視起飛重要的推手,75吋以上被認為是最適宜觀賞的尺寸。
=================
往年,研調通常是直接看空一整年,甚至3年,把市場先嚇個半死,
這次 只看空上半年,算是有高抬貴手,放條生路了...

京東方的G10.5 和 中電的兩座 G8.6 到今年底,差不多全都接近7成滿慘了. 明年這三座新廠的新增產能有限, 至於 華星光電的G11 ,明年初步投產,新增產能也是有限. 鴻海的G10.5,更不用說了,拖到明年底才要投產,真正出量也是要等2020年後.
所以,2019年的新增產能,可能是2018~2021年裡的難得空窗期,讓大家可以稍微喝杯水,喘口氣,後年好上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