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海還是三角國際化,多跟川普多握手幾次,還可以打打小報告,
因為GOV看他有點不爽,顧先生已經講話-->奇摩新聞:減資若又要增資 顧立雄忍不住喊奇怪.
我的力晶半年前股東會,他都沒有那麼關心.這種財務規劃,看來公司法就是金管會的殺手鐧,廠公要出動.
************************************************************************************
工商時報【彭禎伶╱台北報導】
鴻海今(18)日將減資346.6億元,金管會主委顧立雄17日表示,一般會看上市櫃公司減資目的為何,
若減資後還再增資,「就會稍微奇怪一點」,他直言這家公司都一直在作「財務性規劃」,
對公司運作健全性加減有一些影響,金管會有必要了解一下。
據了解,證期局今年7、8月時就已關切過鴻海減資的原因,同時要求減資後,一年內若要再辦現金增資,
金管會應不會再允許。也就是說,雖然現金增資是採申報生效,但證期局可以要求補件說明正當性、
必要性,也可以不同意,先前即有大同現增案被打回票的例子。
金管會表示,鴻海表明減資的理由是因為資本過剩、股東報酬率(ROE)逐年下降,為了提升股東權益,
決定減資20%,相當於還股東每股2元,加上今年配發現金股利2元,與過去鴻海一年約發4元多現金股利的水準相當,
應該也與課稅有關,以減資退還股東的方式,可少課股利所得稅。
不過,鴻海在減資的同時,卻還有發行公司債的打算,雖鴻海表明這是為了借新還舊,
趁利率低點發中長期債券來償還銀行借款,可鎖住利率成本,但這種「精打細算」,一邊減資還股東,
一邊又在市場上籌資的操作,讓金管會有微詞。
所以一再強調不評論個股的顧立雄也忍不住要講:「會去理解(鴻海)減資、又增資的正當性」,
鴻海進行財務性規畫,減資後可提高股東獲利,但又有一些資金需求,會再作一些發債籌資動作,
金管會將了解這些規劃對公司治理健全性的影響。
留痕 wrote:
鴻海 18 日正式減...(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