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上的持股仍續抱,買在不是很好的價位
但是,最近看到憲哥說
買在最低點是勇敢的買點
買在次低點(就是反彈後在下殺沒破前波低點的)是安全的買點
買在樂觀消息時,是沒有智慧的買點
但不論如何,除非有很正面表列的理由,證明一家公司在掏空、做假帳、母子公司交叉買賣產品、或集團內公司互相拉抬股價...
若都不成立,就要衡量持股狀況,有沒有積壓到資金
若沒有積壓到,那就英雄比氣長,因為法人比你氣還長...
我自己的判斷,m要回到承銷價,應該也是2011Q4或明年的事了,主因還是在3G CHIP與API整合的滿意度,還在TUNE
離職員工以及上市前的未上市盤商員工主管手中,還有不少持股(我其中一張就是跟盤商買的,而過戶時,喵到移轉人是他的盤商同事,在群XB1過戶時,人還在現場服務另一位客戶。)
又查了一下,從列入MSCI之後漲的那一波到279附近的,至今,外資系統的籌碼,並沒有大量拋出...這一兩周反倒是投信系統大拋
因為我已經決定比氣長,m若真下殺到150,我應該會基於一年為期考量,逢低買進最後一次
我想分享的是,板上大大若仍有持股的,沒有資金壓力的,就比氣長了,因為
真正像是持有M的外資系統的外資圈,持有m還太少,這個有意願上網去download資料比對一下的就可以算出來,我個人算的大約只買超30000張不到。跟M比起來400000張,簡直不能比
最後,順便看一下M的狀況,外資賣不停耶,而融資又一直惦惦增加中,不是好兆頭...
但M的現象,與m的現狀,應該是兩碼子事...
買在次低點(就是反彈後在下殺沒破前波低點的)是安全的買點 -> 內線主力做的事
買在樂觀消息時,是沒有智慧的買點 -> 一般散戶做的事
這版看了200多樓了, 當初持續買的人, 買的是哪一點?? 現在進場又是買哪一點?? 電視名嘴最會說的就是理論,道理,但實務上才會發現這些道理是窒礙難行
PS: 非針對webwang60312大, 只是對憲哥這些話頗不以為然, 也因為這些錯誤觀念搞的每個散戶都想買在最低點,賣在最高點
當初我買m的理由並無消失,認識的人也還在上班中...
TV/IPTV/SETBOX的出貨也沒見異常
2G,我看過資料,印象中,m是把籃子作大,主力放在全球新興市場,也沒說要與展訊以及M在中國大陸一決高下.
股價下殺到200上下,的確是很驚人
所以我才說比氣長.
因為我算不準,何時是低點,也不知道何時是反彈高點。
但,公司不會倒閉,營運也持續正常,每年也可以配個殖利率還ok的股息
這樣子 "氣長" 之後,或許2年吧,或許3~4年,屆時,可能我也是所有樓上說的,隨便賣隨便賺的那國人。
因為成本可能也降到200已下了
而,股價總有天也會回到250以上吧。
有時想想,如果我是法人操盤手,利基當頭,必須要建立m的持股,可是公司派又不肯 "熱心合作"
那,策略呢?是否想辦法把股價摜壓到離譜的程度,最好了,能買近又不用花大筆鈔票。
等風頭過去,在慢慢的結合各路作手,惦惦地將股價拉升,到一定水準後,在開始像是M一樣,定期發布利多新聞。讓自己慢慢在報酬率50%以上,一部分一部份的出貨。
所以
要比氣長啊...
webwang6031 wrote:
而,股價總有天也會回到250以上吧。
那,策略呢?是否想辦法把股價摜壓到離譜的程度,最好了,能買近又不用花大筆鈔票。
業績好回到250,甚至300都有可能啊,但業績要好才行啊 ~
股價摜壓到離譜的程度 ==> 這是不可能的,不能放空,拿現貨摜壓嗎 ??? 誰會做這種事 ??? 不可能的 ~ 在股票無法放空的情況下,不可能有摜壓吃貨這種事。
kdg wrote:
不信,三個月後見真章
這些話半年來已經有蠻多人講過了,不要太鐵恥 ~ 250元時,我也覺得蠻低的,但今天是收在200元。我現在也覺得 200元真的蠻低的,但3個月後,是 250元 ??? 或 150元 ??? 沒人說得準 ~
懶叫大 wrote:
業績好回到250,甚...(恕刪)
摜壓是不一定要用信用交易的
記得樓上好多樓以前,有大大解釋過如何用現貨摜壓股價...忘記第幾樓了,有興趣的去翻一下吧


就是A法人在B券商先在幾檔掛買單,比如100張,然後先用小量賣壓往下打個幾檔,關鍵價位比如200,205(前波低點)之類的,再一次從A券商的庫存中,現貨賣出!
這樣子,股價成交在很低的價位,可是A法人的股票與現金,只是 "A券商+交割銀行" 與 "B券商+交割銀行" 的轉帳作業而已。
各位可能不解,這樣壓低,A法人自己的帳上績效會變差,不合邏輯。...
所以我說,比氣長...我個人覺得,法人覺得自己對 "籌碼" 的情報掌握度不足。
所以靠自己業內的力道(不管是經過承銷過程入手的,抑或是這半年來列為基本持股的部位),來 "洗"。
順便製造市場上的氛圍,甚至於網路論壇上的負面氛圍。
好 "持續" 低價 10張10張布局。
下午問營業員大哥,說買進第一上市股票要先簽風險同意書之內的文件,很多人 "嫌麻煩"
所以,目前m每天在市場上交易的籌碼,一般普羅百姓似乎比例不高。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比氣長...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