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YC251 wrote:
請教coadna6666大:
以下是統一投顧05/09研究報告,當天收盤價為33.1元:
凌華近年來佈局動作積極,包括併購德國IPC 廠Lipper、大量投入研發資源開發新產品、引進安捷倫策略
性入股等,儘管導致費用率大幅提升且股本膨脹,衝擊短期獲利水準,不過對於長期客戶關係和競爭優勢
將大有助益,今年開始,先前佈局的正面效益將開始產生,費用率也將獲得一定控制,1Q 將是全年營運谷
底,預估2Q 營收QoQ 成長3 成,單月營收將有新高可期,預估全年合併營收65.82 億元,成長17.62%,
毛利率40.8%,費用率31.21%,稅後盈餘4.39 億元(+153.1%YoY),稅後EPS 2.87 元,遠優於去年的
1.23 元。考量凌華最壞狀況已過去,今年獲利將大幅改善,加上積極佈局有助於長期發展,故給予歷史本
益比10~13X 的上緣,目標價37 元,投資建議由中立調升至買進。
重點摘要:
1.凌華為國內IPC第二大廠,以銷售美歐地區為主
凌華為台灣IPC 第二大廠(以12 年營收規模而言),公司依產品別可分為四個事業群(1Q13 比重;毛利率),分別為嵌入式系統(ECPS;35%;35~40%)、量測自動化(MAPS;24%;50~55%)、電腦板卡/模組(MCPS;24%;40~45%)、客製化專案(DMSC;16%;25~30%),廣泛應用於LED、光電、電子製造、半導體、醫療、網通、運輸及國防等產業。就銷售地區來看,主要客戶以歐美地區為主,1Q13 各地區佔營收比重分別為美國(35%)、歐洲(32%)、中國(13%),其它亞太地區(20%)。
2.1Q營收反應淡季而下滑,但業外收入增加,獲利略為回升
今年1Q 合併營收13.51 億元,下滑5.92%QoQ,反應全年最淡季,但仍較去年同期成長2.54%YoY;毛利
率40.8%,與前季水準相當;費用4.96 億元,費用率維持較高的36.7%,但控制在5.1~5.2 億元以下,
較預期佳;業外方面,1Q 認列匯兌利益660 萬元,利息支出也因去年清償2.47 億元債務而大幅降低至600萬元,對獲利略有挹注,計算稅後盈餘0.45 億元,成長20.47%QoQ(+5.39%YoY),股本因安捷倫策略性入股而增加至17.07 億元,稅後EPS 0.27 元,預估將是全年獲利谷底。
3.私募案使得股本膨脹,但對客戶合作關係和競爭力有幫助
公司於12 年底私募1.26 萬張股票,對象為最大客戶之一的美國大廠安捷倫(Agilent Technologies Inc),每股認購價34.5 元,已順利募得4.35 億元。儘管此私募案將造成凌華股本由15.81 億元增加1.26 億元至17.07 億元,對EPS 有稀釋作用,不過該私募案有助於穩固雙方合作關係,且該筆資金主要用於開發新產品及購買設備,有助於提升競爭優勢,另公司在資金充裕下,去年償還2.47 億元債務,使得今年利息費用將大為減少,預估從12 年的4600 萬元降至今年的2400 萬元(600 萬元/季)。
4.2Q開始營運翻揚,最壞狀況過去,單月營收有新高可期
1Q 營運正式落底,2Q~3Q 將進入傳統旺季,在美國及歐洲客戶下單狀況良好之下,4~6 月每月合併營收可達約5.8 億元附近水準,預估2Q 合併營收17.5 億元,大幅成長29.5%QoQ(+20.0%YoY),3Q 營收也可望較2Q 墊高。全年而言,根據公司目前客戶結構和在手專案數量來看,儘管亞洲地區因資本支出減少,成長展望較不佳,不過凌華主力銷售地區以美國和歐洲為主,預估今年兩地均大幅成長20%,故整體營收展望樂觀,預估全年合併營收65.82 億元,成長17.62%,在獲利方面,目前產品ASP 和產品組合變化不大,預估毛利率約持平於去年水準,另公司嚴格將每季費用控制在5.1~5.2 億之間,預估費用率將明顯下滑,此外,今年利息費用降低對獲利也略有幫助,預估全年毛利率40.8%,費用率31.21%,稅後盈餘4.39億元(+153.1%YoY),稅後EPS 2.87 元。
先不管其目標價(投顧給的目標價常會愛之欲之生,恨之欲之死的觀點),如果以目前價位其實不算太便宜,請教coadna6666大是否對凌華未來有其他看法?謝謝啦!...(恕刪)
看到了吧才給目標價37元,現在還原股價是創歷史新高,比倒過來73元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