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XT wrote:連動債算合理的費用吧...(恕刪) 為何雷曼連動債讓一堆銀行中招 因為它給的比例比其他投資銀行高所以當銀行吃下後 壓力就落到理專身上 況且給的獎金也多只能說理專當然不希望客戶賠錢 但當公司(銀行)要求業績時能說什麼
冷茶 wrote:可是利率降低後,對原...(恕刪) 其實立委這樣硬切不太適合,現在利率設限的國家其實不多,利息本來就是反映風險貼水,無擔的東西你硬要降,銀行當然不會借錢另外降息沒作嗎?現在去延展的都有降息減本金之類的狀況。但是如果以後新戶也都降息,只是讓銀行不借錢而已。到時候有資金需求的找誰?銀行之前過度擴張信用,已經反映在前兩年的鉅額壞帳裡,但借貸看風險收貼水的本質不應該改變。這是很單純的原則問題
eugenelin wrote:其實立委這樣硬切不太...(恕刪) 這套信任銀行,遵循市場機制的理論,在這次金融危機中早已破產.放任銀行,只會讓銀行高層追求自家利益的最大化,不要說國家社會的權利義務責任,連存款戶與小股東利益,都不在考慮之列.一定要透過立法機制,嚴格管控銀行的運作,否則拿紓困金發紅利的事都幹的出來,所謂銀行營運的風險,只是銀行老闆們,自家口袋裏利益的風險.
在信用卡裡面資金的成本佔比並不大,大約只有4%左右,但是風險成本就已經要大約8%,還沒加上營運管銷等等,這些是動用到循環信用部分的約略成本。但是沒有動用到循環利息的,當然上述的風險成本=0,資金成本也是低到不行。有擔保品的借款與無擔保品的借款感覺循環利息20%很高沒錯,但簡單舉例說,一個你不認識的人要跟你借100萬一年給你20%利息你要不要借?(銀行信用卡現金卡就是做這樣的生意)什麼擔保都沒有,你不怕人跑掉嗎?跑掉之後你還要上法院打民事官司討錢,如果要請律師是不是又要另外一筆花費? 還是要外包出去變成借十萬只拿回五萬?這部分風險大不大想想就知道了。那為何房貸利率可以那麼低才1.x% ~ 2.x%?銀行有你的房子做擔保抵押他當然不擔心,你繳不出錢他還有房子,以現在貸款7~8成來說,銀行的風險並不是很大,因為你人跑了房子不能帶著走,銀行還可以拍賣房子,當然不一定能保證100%拿回,但是風險相對很小。但是信用卡呢?什麼都沒有,人跑了銀行可能就整筆虧損掉了,不是嗎?
應該要調降,想想以前銀行定存利率10%的時候,借款利率不是也訂在20%嗎?況且20%是民法的規定,他規範借貸利率,但是各位有沒有注意到," 徵信 "這點是銀行才能做的........除了有提供擔保品外,私人之間的借貸只有要與不要,你要怎麼去對借款人做徵信呢?雙卡最大的問題在於為了衝發卡量,徵信有做跟沒做一樣,明知無擔保風險高,為了衝發卡量哪管那麼多.....爽過頭了,等到欠卡債的人多了,才嚷著利率不能降........那當初銀行靠雙卡大賺其錢的時候怎麼不降呢?銀行的成本高主要來自於徵信作業的不確實,況且現在的一年期定存利率跟8,9年前大推現金卡時的利率天差地遠,銀行資金取得成本降那麼多,本來就該調降雙卡利率!助漲地下金融?胡說八道.....信用評比不足的人銀行本來就不應該借錢給他,若真的調降雙卡利率,也只不過是把原本屬於私人借貸(含地下錢莊)的客源還給他們,這樣才能落實徵信,降低銀行借款的風險成本......調降雙卡利率是對大部分正常使用雙卡的人合理的回饋,銀行怎能用少部分的卡債族來當不降的藉口呢?這不就擺明了大部分正常使用,按期繳款的大部分持卡人是在幫卡債族承擔銀行的資金風險成本,這跟AIG的員工分紅有什麼兩樣,銀行高層照當肥貓,經營風險留給客戶與政府來承擔,合理嗎? 只要是待過銀行或是金控的人一定對每人每月或是每年的雙卡業績痛恨不已吧........像這兩天傳出裁減據點的萬泰銀行,不就是玩雙卡玩到掛的經典例子嗎?小弟的同學就在萬泰,也待過其中一個被裁掉的分行.雖然他在企業放款做的有聲有色,還是全萬泰銀行所有分行的前幾名,只要是當月份雙卡業績比規定少了,就免不了會被分行經理唸.........這種情形不是本末倒置嗎?金控從業人員最討厭的就是推那兩張卡,為了衝業績所有能用的人脈都用光了,甚至還一用再用,剪卡減到翻臉.........這不是銀行咎由自取嗎?還有什麼臉說不降雙卡利率!降到12.5%都還嫌太多,這樣大家以後才不會為了那兩張卡的額度每個月在煩惱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