吽吽牛 wrote:有的公司只要數量不求質量,我們領人家薪水也只能照辦。 台灣大多數公司的通病 Orz...過去我一直搞不懂為啥我們公司要花這麼多精力在研發,明明是間小公司, 應該要想辦法賺錢才對.不過, 我現在也終於能體會老闆的苦心...我們要拼的是技術扎根...
這些所謂的高階經理人會再乎需長時間才能看到的技術紮根嗎??試想這些人在公司會呆多久 ?? 2Yr, 5Yr or .......做代工,cost-down, 才能再短時間看到performance, credit 啊!!不是嗎?? 你自己想,對這些所謂的高階經理人,牠們會選擇什摸呢???從世界先進一開頭是從DRAM process/design 起算,DRAM已經做超過 16Yr 了.現在呢????該倒就應該倒了!我們還應該相信這批所謂的高階經理人嗎?????ooxxoo......
台灣做研發的問題是, 投資人會要求在短期看到資金回來....只要研發時間超過投資人的耐性, 馬上抽腿抽銀根...國外做研發, 是抱著投十中一我就回本的心態.不管投資人對研發技術公司的投資或公司對研發部門的投資, 都是很大手筆的砸錢下去, 只要研發的東西看來還有市場, 就不會輕易把錢抽走. 沒記錯的話,Steve Jobs投資Pixar動畫公司超過十年後, 才出了一個玩具總動員~ 大概這一部作品的成功就把他以前的投資都賺回來了吧? 之前看Discovery的一個系列節目, 有一集在講Google的發跡, 兩個大學生帶著一個搜尋引擎, 被賞識的創投經理人看上後, 馬上就簽一張支票出來, 接著馬上就一大筆錢到位! 那時候Google連business model都還沒有, 是被埋在錢堆之後才開始想這個問題...台灣呢? 最厲害的就是搞改善製程....有成果就直接反應出來變成$$$(良率提高,產能提高...) 再好的人才, 搞久人也都僵化了吧.....代工做久了, 要做自己的東西也做不出來了....
lynx3D wrote:台積電有基礎研發嗎?... 進 Google 查一下 "台積電 林本堅", 就可以對 tsmc 的研發有一些瞭解.不過, 你說 "基礎" 這兩個字, 那就真的很難回答了. tsmc 的研發主要都是在製程的開發上. 像浸潤式(Immersion) 微影技術的開發, 這是 tsmc 之所以能領先群倫的重要技術, 你也可以說, 它是只是應用, 而非 "基礎物理研究".如果你說的是 very fundamental, 恐怕連 Samsung 都沒有. 也許只有 IBM & 以前的 AT&T Bell Lab 符合你的定義.有趣的是, 台灣有這麼多太陽能光電公司, 但是, tsmc 不生產太陽能電池, 卻是台灣持有最多太陽能光電技術專利的公司: Canon、台積電(TSMC)與三星(Samsung)名列持有最多太陽能光電技術專利的廠商.
bluejam wrote:我想跟教育有很大問題... 你的確說到重點了. 教改改了十幾年, 還是換湯不換藥, 不換本質, 只換考試的方式。大家仔細想想, 小學到高中學的東西, 有多少百分比是垃圾? 是考完就沒用的東西(知識只為考試)?講難聽一點, 這十二年的東西, 如果老師只是用 copy & paste 的方式來教, 學生也是用 copy & paste 的方式來學. 那麼, 我們只要讓這些孩子去玩十一年半, 用半年的時間來教他們用電腦查資料, 最後燒一張 DVD-R 給他們, 就夠了。(我還真懷疑, 這十二年的東西, 是不是能燒滿一張 DVD-R)。製造, 就是 copy & paste。所以我們以前做的很好, 因為我們都是接受 copy & paste 形式的教育長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