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請問擴大內需對改善經濟的實質意義是???

就~ 政府施捨你一點錢,讓你過活。
過些日子還是要還給政府....利息另計噢!
------------{正經參與}-----
目前看起來擴大內需方案,似乎還是蠻正向的!
不過,發了這些工程台灣經濟就會變好嗎?? 很顯然的.....不可能...

個人比較期盼政府對趁這個機會將台灣各項制度,適度的修改.....
對於制度的決定,總覺得那些決策的大頭似乎不住在台灣。
------------------------------
TO ck.yueh大
當然還是會被各大經濟體左右,臺灣是以代工業作為經濟主力,大老闆沒錢....代工廠只能喝西北風.....

另外,目前尚未有任何經濟體可以個體存在,經濟要發展,資金就要流通。資金流通,自然會相互影響。
個人的看法都是短期有效,長期無效。
美國就是個例子,日本也是個例子。

外銷出口,才是一個國家經濟時續成長的最大動力。

一個家庭經濟出現困頓,結果爸爸就去跟兒子孫子寫借據借錢,然後老爸拿錢來裝潢家哩,給自己買新鞋子。
然後跟兒子孫子說,裝潢漂亮點,老爸在客廳接待客人就比較有面子,生意就會變好;心情也會變好,然後工作就會比較有效率。穿新鞋子,兒子就會去外頭買橘子吃,橘子皮就可以拿來幫爸爸嚓皮鞋,爸爸就可以把跟兒子孫子借來的錢還給兒子,讓兒子有前繼續去外頭買橘子吃。

這是啥道理? 外頭的家庭正在埋頭的花錢發展品牌形象更好的鞋子跟橘子供老爸買,或者正在發展足以讓老爸以後沒有工作的新生意來取代老爸現在的工作;更甚的是外家庭把家庭裝潢的漂亮,其實是在吸引老爸過去觀光,不是讓自己更舒服。而老爸只是花時間在想新鞋子要買哪雙穿起來舒服,裝潢該怎麼裝潢,未來生活會更好??

這就是台灣最大的問題,台灣幹了30年的代工產業了,到現在還在搞代工產業。代工產業出問題了,還想花時間想怎麼替代工產業紓困。講了30年的硬實力的硬體代工,稍微想了一下軟實力的知識經濟,然後就沒了?

最廉價的觀光產業目前出現停滯,三百萬的觀光客停滯不前,兩兆雙星的雙星不見成果,軟體科技園區的軟體廠商見不到驚動萬教的產品。

台灣現在讓人覺得最擔心的是,看不見一個產品或是產業是我們逐漸在取代先進國家既有的產業,卻一直見到隔壁國家一路追趕上來的產品與產業。
-- Using Numb3rs, we can solve the biggest mysteries we know
擴大內需有做出來有.有看到東西就好啦
不要像某縣打算去買測速槍

""按""咧

用我子孫的名義去借錢來花
然後去買測速槍來拍我
還要我拿錢出來繳罰單
根本就像是
要槍斃我還叫我自己出錢買子彈呀
按按按按按按按
leecc6256 wrote:
擴大內需有做出來有
........
不要像某縣打算去買測速槍
""按""咧
用我子孫的名義去借錢來花
然後去買測速槍來拍我
....
(恕刪)

說得好!
政府不要把錢拿去請一堆警察伯伯,或買給警察裝備,然後又來捉我們;
這好比,政府向我們借錢,然後我們去喝酒開車,搶東西...還要被讓警察捉,開罰單
兩岸接軌喊的震天響
經濟的循環軌接到對岸只出不進 卷怎麼發 需怎麼擴有個鳥用
過兩個月還不是變淨流出 匯去大陸置產拼經濟
這點大家都知道 就不想讓你知道而已
台灣去年第3季的GDP幾乎是全世界最爛
仔細去看發現出口訂單大跳水衰退將近40%
既然外國人都不要台灣的東西,那就擴大內需吧!
但台灣人有需要那麼多電子產品嗎?又或是其他的產品?

想想「優質」的華碩成立以來的單季首次虧損吧
擴大內需,是把未來的資源,借到今天由政府來使用,寄望能改善當
下需求不賑、失業率飆高的窘況。

然而,資源的錯置、與政府單位先天性的無效率,對改善經濟體質不
僅無助,反到是把未來發展的能量,先給消耗掉了
很久以前利弊都分析過;可能的結果也早就歸納出來
這是群眾的選擇,沒什麼好抱怨的

如果群眾不願意花時間思考
集體走向毀滅並不奇怪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