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的看法都是短期有效,長期無效。
美國就是個例子,日本也是個例子。
外銷出口,才是一個國家經濟時續成長的最大動力。
一個家庭經濟出現困頓,結果爸爸就去跟兒子孫子寫借據借錢,然後老爸拿錢來裝潢家哩,給自己買新鞋子。
然後跟兒子孫子說,裝潢漂亮點,老爸在客廳接待客人就比較有面子,生意就會變好;心情也會變好,然後工作就會比較有效率。穿新鞋子,兒子就會去外頭買橘子吃,橘子皮就可以拿來幫爸爸嚓皮鞋,爸爸就可以把跟兒子孫子借來的錢還給兒子,讓兒子有前繼續去外頭買橘子吃。
這是啥道理? 外頭的家庭正在埋頭的花錢發展品牌形象更好的鞋子跟橘子供老爸買,或者正在發展足以讓老爸以後沒有工作的新生意來取代老爸現在的工作;更甚的是外家庭把家庭裝潢的漂亮,其實是在吸引老爸過去觀光,不是讓自己更舒服。而老爸只是花時間在想新鞋子要買哪雙穿起來舒服,裝潢該怎麼裝潢,未來生活會更好??
這就是台灣最大的問題,台灣幹了30年的代工產業了,到現在還在搞代工產業。代工產業出問題了,還想花時間想怎麼替代工產業紓困。講了30年的硬實力的硬體代工,稍微想了一下軟實力的知識經濟,然後就沒了?
最廉價的觀光產業目前出現停滯,三百萬的觀光客停滯不前,兩兆雙星的雙星不見成果,軟體科技園區的軟體廠商見不到驚動萬教的產品。
台灣現在讓人覺得最擔心的是,看不見一個產品或是產業是我們逐漸在取代先進國家既有的產業,卻一直見到隔壁國家一路追趕上來的產品與產業。
--
Using Numb3rs, we can solve the biggest mysteries we k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