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漏掉很重要訊息
主題應該改為了台灣的經濟! 台灣的企業主,請您換個腦袋吧
"美國的IPhone呢? Tiffany的鑽石呢? 捷安特腳踏車賣的比摩托車還貴"
台灣有國際龍頭品牌的企業嗎,答案是 沒
龍頭品牌的好處,你賣多貴都會有死忠消費群買單
作者論點把台灣企業建立在都是國際領導品牌而批判
都已經沒競爭力了,還升值個什麼阿
而台灣幾乎是代工企業為多數,整各產業結構的問題
現在就是代工企業為多是事實
而用逆政策把利率走高跟台幣升值
保證企業倒光光,失業率攀升到10%以上
這篇整個是狗屁
沒抓到重點亂批評一番
不利率走跌
1.我都快沒飯吃了,還要繳高利率貸款利息,我去跳樓算了
2.銀行利率這麼高,投什麼資錢放銀行生利息就有飯吃了,當有錢人真好
ppt18360 wrote:
事實上,外匯存底這東西,只要各國央行想要的話,要多少有多少。一個國家的外匯可能由民間或政府持有,而外匯存底,其實就是央行印新台幣所買來的外國資產(可能有美元、歐元或黃金..)。
這是完完全全的謬誤。
所謂外匯存底、或外匯準備,是國人賺取外匯後,向央行兌換新台幣,央行持有這些外匯,當作是發行新台幣的準備,所有新台幣持有者可以隨時向央行兌換外匯。鈔票沒有準備(不管是外匯或黃金),其實根廢紙一樣,去看看巴拉威的通膨你就會懂。當國民黨剛到台灣來,就幹過這種事,以致後來四萬換一元的悲慘下場。當然也有人利用這種經濟浩劫,累積龐大的財富,我沒影射任何一位國民黨前副總統。
從經濟理論看這篇文章,真的有嚴重謬誤。但筆者的一些觀點(或許是我個人引申),是值得深思的:
經濟成長=人民幸福??
弱勢匯率政策對誰有利??有沒有其他措施有以取代弱勢匯率政策??
低利率政策有利誰??真的能刺激經濟??看看日本的例子吧。
經濟是動態的,是一種演進,今日所浮現的果,都是昔日種下的因,政策是因、企業主的短視與無良更是重點。種種問題不是三言兩語可以道盡。
And the most ridiculous thing is that everybody knows GBP has depreciated a lot lately, due to lower interests rate and ever weakening domestic economy. I don't know how the hXXX he made Britain's Burberry as an example. Obviously which is against his point thoroughly.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