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mm988 wrote:我推Smart他會介紹一些現在經濟情勢還有一些儲蓄的觀念有時候也會介紹買房子要注意的事情還有理財健檢覺得算是蠻簡單易懂的可以去看看喔 Smart+1雖然也是商業周刊的不過至少沒有..太誇張的故事情節...裡面對於跟理財有關係的都有做介紹..
之前訂了SMART,我覺得這是本完全在做多的雜誌....沒續訂了...現在訂商周,下次我也不會續訂.....一半都在講負責人多努力.......之前洗錢案報了好幾週,讓我以為是壹周刊...MONEY+我會再看看,感覺很像SMART,但曾翻到有洪瑞泰及獵豹的文章,讓我有點心動~~頂多看週刊而已,現在財經BLOG那麼多....
嗯嗯如果英文能力不錯的話直接買BusinessWeek或Economist來看就好了內容比較有用多了像次貨在發生之前一、二年就有文章指出可有可能會發生問題真的是還不錯至於國內那些周刊.......那就把錢省下來吧去買本"貨幣銀行學"來K都還比較實用可以讓你看懂新聞到底在說什麼他們說的是否正確、公正
其實,商周仍是值得閱讀的雜誌,只是讀者要懂得文字背後的意義。當閱讀一篇文章,應該問自己,為何有這篇文章,是誰想刊登,刊登的公司是否要上市櫃,介紹的主題是否有特定的影響企圖,或者有新書上市,要塑造形成新的社會議題。例如:在中信搶奪開發和兆豐發生,曾經介紹以獵豹的主題介紹辜先生的精明衝勁企圖心。曾經在九興工業上市前,大幅介紹並且文中登出示LV代工廠,末了下期以LVMH更正啟示。大致上介紹的企業家,都是成就非凡,就向文章生成器寫成的如初一撤。介紹村上龍和安藤忠雄後幾個月,他們就要演講。只有當樓塌時,才有嚴厲的文章介紹夜宿飛,胡泓九。大家可以到學校圖書館,看看每年撰寫的年度投資推薦專刊,對照歷年的結果,也不盡相同。甚至天下雜誌也曾經在SARS導致和平醫院封院的同一月份,介紹和平醫院院長企業化效率化外包清潔業務,讓醫院的營運有效率。其實,大多看到的文章,多是企業公關行銷運作的結果。因為記者也需要消息來源,並不是代表有利益交換。甚至國外的newsweek, 國外的書評有時候也提到成為投資反指標。諸如介紹油價破200,以熊貓的形象爬上帝國大廈表示中國的崛起。所以,讀書,應跳脫文字看見背後的意義。
hahah wrote:其實,商周仍是值得閱...(恕刪) 我一直以為,如果有一個人到了二十五歲之後還意圖從這些雜誌中獲得些許獲致成功的啟發我想這不但注定徒勞無功,也注定了愚昧的悲劇一切成功的範疇,都是建立在創新的成就上如果成功可以複製,現在理應有一百個比爾蓋茲,一萬個王永慶,而不是一個檯面上這些雜誌報導的對象,除了滿足被訪問者的虛榮之外並不能提供你任何有意義的想法因為,他總是告訴你很多成功的故事,很多成功的方法但是,如果這些故事是可複製,方法是有效的話為什麼成功的人還是如此的少呢?所以閱讀成功者的傳記,我個人認為除了聽他們自我吹噓,滿足他們的虛榮之外,其實是一無所獲的那種書籍,我覺得,一點價值都沒有所以我一直以為要多讀歷史,盡可能的閱讀古書讀歷史的目的,可以讓你見識到人類的愚蠢總是不斷的在循環的讀史不能幫助你成功,但是卻可以幫助你避免失敗平凡的人,都像同一個模型出來的一樣他們在對同時期發生的事情,幾乎有相同的看法,意見是如此的庸俗越是受到歡迎的書籍,反而越要小心地避免只是有太多人,是以閱讀那些暢銷書籍的多寡自豪的
mmm988 wrote:我推Smart他會介...(恕刪) smart +1他裡面有些關念與趨勢真的很不錯, 可以參考一下像前幾期就有講到油田, 造林, 黃金, 節能題材......短線操作不適合, 但他有些內容觀念真的不錯,起碼當一窩峰的人在搶進時, 觀念會提醒你, 真的有這麼好嗎, 會不會太熱需求到底在哪裡!!!(這本書適合長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