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股利再投入怎麼做效益最大化?

我自己的豐存股是有開自動再投入的,反正金額不大就讓系統幫我買回去
時間在市場裡越久越重要,比起等時機,我更怕錢閒著
cloud921110 wrote:
最近在研究 ETF 定期定額時,開始思考股利要怎麼運用比較好。

常見的做法有幾種:不再投入,直接把股利花掉;有人在除息日就再投入,希望減少空窗期;有人等股利真正入帳後再操作;也有人選擇放著,等市場下跌再進場。這些方式各有道理,但長期下來差異還是值得思考。

現在很多券商(像永豐豐存股、元大、凱基等)都有提供「股利自動再投入」的功能,看起來最方便,也能避免資金閒置。
不過小額投入時,手續費、金額門檻以及稅務都需要留意。
如果追求複利效應,直接交給系統自動化可以省心;若想精打細算,手動累積到一定金額再進場,則能降低成本。

我自己偏向讓錢盡快回到市場裡滾動,覺得長期下來效益更大。但也能理解有人寧可等到股價回檔,再把股利一次買進,這樣操作起來比較安心。

想了解大家的經驗,你們實際上是依靠券商的自動再投入,還是自己控制時機?長期存股的情況下,哪一種做法最能把效益放到最大?


選三檔標的
KD小於20 or 30 就買
cloud921110 wrote:
想了解大家的經驗,你們實際上是依靠券商的自動再投入,還是自己控制時機?長期存股的情況下,哪一種做法最能把效益放到最大?


>>>

有人說

花掉的錢,才是真正賺的錢


所以

我毎年領得的股利

幾乎全部花掉

花不夠就賣股票

這是我認為

對自己效益最大的方法




股利0050或者中華電
緊要關頭
不能被市場打下去的投資
還能抄底
Fb 商人學校 抱歉沒空理會不是真實姓名的鼠輩
我都是自動定期定額,不管任何時間,扣就對了。
無腦雖然不一定是最大報酬,但至少可以收進口袋。
如果追求最大報酬,結果收不進口待也是白搭。
老實說單次股利也沒多少錢,每年都有個幾次大盤整的時期,那時候再投入就好
除非是真的很懶,懶到APP都刪了才自動投入,但那種人也不會問這種問題
績效 與 風險 永遠成正比

最好永遠牛多;天欲其亡必令其狂
原本都是手動在除息日再加碼
自己最近才用凱基證券的股息再投入,發現真的很方便,也不用一直看
反正放久長期都是賺,設定好讓app自己去跑比較省事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