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價格扣血問題
總成本那個是最划算?》
如果欄主的主要考慮是總成本,那看起來是ETF的成本比較高。
這個就好像股票個股跟股票ETF比較,當然股票ETF成本比較高。
但是這兩種不同類型的投資工具,不是比較總成本。
直債、個股跟ETF的比較重點在於穩定安全。
成本只是追求穩定安全的必要開銷而已。
所以是要看個人的投資屬性。
另外欄主提到買直債的價差問題,我一直認為不是問題,這跟股票交易不一樣。
如果用國泰小債APP,2000元就可買美元直債,但這個價格一定最濫。
如果跟理專幾萬買,價格一定稍好。
如果直接百萬美元買下去,價格一定更好。
我不認為這是問題。
因為買直債就是看好殖利率可接受就下單,最好持有到期。
既然殖利率可以接受,何必去煩惱隱藏性價差。
我不用用小債APP,通常跟理專買。
理專報價我接受就下單,國泰就先在歐洲市場買,買不到就到美國市場買。
如果沒買到,就是波動大超過國泰原本的預期。
但買到時,有時會比原先報價好一點點。
這是國泰給的一點點小甜頭,其實他們大量買價格更好,這價差是他們的利潤。
追求穩定收益!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