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efan wrote:理專應該改成分紅制,客戶賺越多理專分越多 理專績效本來就應該高比重跟客戶獲利掛勾而不是只從銀行業績的角度來決定績效藉此培養資深黃金理專來替銀行招攬更多客戶可惜整個業界就是只把理專當工具人招募了一堆社會新鮮人一畢業就是理專賣自家指定的商品,賣越多越棒棒把原本的“理財專業顧問”變成“理財商品專員”這是業績導向的制度玩爛了整個理專制度搞得理專根本就是有牌的詐騙集團這是銀行自己玩臭了自己的餅也希望銀行業未來有改革這塊的決心
中年奶爸 wrote:可惜整個業界就是只把理專當工具人招募了一堆社會新鮮人一畢業就是理專 行員本來就是工具人,銀行付他薪水,所以銀行是他的老闆。「理專」。職稱是「理」財「專」員。沒有「顧問」這字在內。作研究的在研究部,作出來的研究報告通常是供賣東西用。不是用來投稿學術期刊的。金融業也沒有特別邪惡。如果你去車商店面,找個叫「買車顧問」的車商員工,你覺得他會作什麼事?
中年奶爸 wrote:如標題...知道人在...(恕刪) 理專就是賺取手續費佣金服務費,人家是在賣銀行產品喔,理專從來都沒說過買入商品保證賺錢或賺多少這是錯誤的,投資理財要靠自己判斷與抉擇所以投資有風險須自負盈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