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分是政府持股去抵押借款
大部分是人民的錢,例如勞退勞保、郵政儲金與保險、公務員退休撫卹基金
所以國安基金雖然可進場護盤
但卻有相當大不能虧損的壓力
因此國安基金進場買股
大多是,價跌不深不買,跌勢劇烈不買
個股體質太差不買,未來回漲機會小不買
權值太低不買
所以國安基金進場大多都是賺到出場
不可能真的為股民犧牲護盤
不然如造成虧損,後續產生的麻煩很難處理
現在的狀況是
川普關稅政策的影響還未真正發酵(且關稅談判八字都還沒一撇)
與美相關企業的經營在兩三個月內是否撐得住
是否有其它生存管道、方法
否則造成虧損、減產、虧損、甚至倒閉,銀行呆帳上升
這些未來前景不明的股票,真的需要去護盤嗎?
終究,政府一開始只願意拿880億來安撫全台灣產業
怎可能會那麼大方花5000億來處理關稅危機?
所以就遇到
價跌不深不買(因為預期未來價跌的機會較大)
個股體質太差不買(要觀察哪個企業受傷嚴重)
未來回漲機會小不買
否則一旦無腦護盤
造成鉅額虧損
未來又可能遇到政府稅收減少(企業經營不良造成)
要彌補虧損就會雪上加霜
4/9前不會有國家談好 連延緩實施都不會有
隔壁美東12:00就要104%了
這波基本不會有國家可以談到零關稅
最好的狀況也是降到15~20%,
美國大哥需要錢 救財政支出和到期美債
美國出口資電通產品和日韓差個8%, 廠商牙一咬吃掉就好
低替代性的基本沒差
傳產這邊比較慘 特別是已經將主力放在越南柬埔寨泰國的會更糟
台灣這邊沒甚麼條件可談 純粹看美國大哥的善意有沒有
東南亞那邊被點名幫中國洗產地
越南已經率先對中國開徵鋼暫時性關稅37%, 對韓國17%表態效忠
看看美國後續怎麼繼續開條件
除非現時美國市場占比低可用歐盟市場補上
不然廠商短期出貨暫停會是常態, 中長期為了產能調配
無薪假甚至裁員不會少見
至少在美國聯準會五月開會討論是否降息前
不看好有國家可以率先降關稅 就算有也會是少數
所以抓穩至少五月中或五月底才會看看這波關稅到底要怎麼下去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