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越來越多人跟我一樣滿手鈔票等進場,這盤真的只有兩種選擇,一是快速彈起二是跌很久跌到所有人都套為止其實現在只要一個新聞就能立刻止跌當沒事了空手的人就只能追價或是橫盤中決定是否進場,不然就還有得等劇本會是哪一套?
2480(持股2年)、2884(持股7年)、4163(持股2年)、4175(持股10年)、5434(持股3-10年)、5871(持股1年)、6592(持股3年)、手上的股票幾乎都是放著領股息,上次賣出股票是3年前的事了,現在看起來有點慘,三月初才剛辦好股票借券手續,股票還有借券給別人的,真的慘上加慘,現在比較擔心明年以後的股息會縮水。
台股只剩持股超過十年的聯華(1229)成本不到18元,及持股一年多的遠東銀成本14左右。剩下美股BTI、一些公司債及低檔買入的港股(建行成本4.5、中行成本2.7、中海油成本12⋯⋯),而港股4月3日收盤後帳上總獲利還有38%。即便此次遇到川普關稅戰,這幾年買入港股某檔醫療股的計劃依然不變,當作未來退休領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