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前也不懂得理財,被保險業務誤導去買儲蓄險,結果那個不用維護客戶傭金卻很高繳了幾年就停繳了後來懂就開始做投資,有的老人是完全不能抗跌就不適合買甚麼市值型ETF,那個波動度比高股息大但是投資需要靠這種地去累積資本,反正投資沒有標準答案,有人只能承受RR1的風險,你要他投資RR5根本承受不住
MBUSA wrote:儲蓄險主要是沒效率!hodson...(恕刪) 我40多歲才開始玩股票,剛開始投入200左右,還能管理、利潤也不錯。沒多久就遇到2008,那時已加碼到800,起伏已超過內心的忍受。我會主張儲蓄險,是因為當時工作忙,無法照顧。我跟老婆薪水也可以,投資不是很重要。把錢放在儲蓄險,也不會亂花。那時殖利率真的很低,這當然沒效益,但對小白、沒時間的人,至少不會賠錢。現階段我當然不會再買儲蓄險。現在一堆殖利率5~6 %的工具,而且蠻穩的。
先搞清楚自己的投資屬性,保守型投資人全押市值型,是自找麻煩還容易在熊市賠錢出場。其次隨著年齡承受風險的程度會愈來愈低,最後區分所存每筆錢的用途未必相同,上述都是你選擇投資標的須考量的前提,無法一刀區分投資工具的好與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