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美國準商務部長:台積電利用美國 從美手中奪走晶片

只要有心,人人都是特朗川普!!!!!
請準備好
""奴性員工""及
大量""新鮮的肝""

相信你們也可以搶回去
匪台的離間假新聞
居然還有人被拐
lexusRX300 wrote:
東森新聞2025年1...(恕刪)


軟趴趴的遇到老爸,哪次不是乖乖聽話

整碗不見的時候就知道了
加了關稅還不是消費者買單
稅收都是政府抽走等於變相搶民眾錢,他可以試試看
英特爾本身就有晶圓廠以前從不找台積電代工的
現在的美國不但成本高技術還落後
英特爾今年能不能搞出3奈米勒?
沒人逼AMD . INTEL .NVIDIA .APPLE . 高通.....下單台積電啊! 歡迎下給三星.INTEL

死流氓. 綠蟾蜍最愛舔

也歡迎課稅,加上去就是了
再過100年,美國應該就沒落了.
選了一個大白癡找一堆白癡組閣.
lexusRX300 wrote:
東森新聞20...(恕刪)

如果這是真的,政府該出面協助台積電才是。

張忠謀近期接受專訪。接受專訪的時機點很敏感。
蘋果為何捨英特爾選台積電? 張忠謀親揭庫克關鍵1句 2025年1月31日 週五
蘋果目前是「護國神山」台積電的最大客戶,但之前蘋果採用的是英特爾的晶片。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在接受外媒專訪時,透露了蘋果後來選擇與台積電合作的秘辛。當時蘋果執行長庫克向他直言,「英特爾根本不懂如何做代工」!
高齡93歲的張忠謀近期接受美國科技類Podcast龍頭《Acquired》節目專訪,而這也是他首度登上Podcast。在長達近3個小時的節目中,張忠謀暢談台積電歷史上的關鍵轉折,其中一個焦點就是蘋果為何放棄英特爾,轉而與台積電合作。
張忠謀回憶稱,2011年2月,由於英特爾高層正與蘋果洽談iPhone晶片,導致蘋果暫停了與台積電的談判。對蘋果而言,與英特爾合作是合理的選擇,因為英特爾已經為其 Mac 系列提供晶片。
不過庫克最終僅用了2個月的時間就決定選擇台積電,而非英特爾。根據張忠謀的說法,在蘋果總部的一場私人會議上,庫克告訴他沒什麼好擔心的,並對英特爾的代工能力做出了關鍵性評價,親口道破「英特爾根本不懂如何做代工」。對此張忠謀表示,「這是一個很簡短,但對我來說非常滿意的答案」。
張忠謀進一步解釋,其實自己並不擔心蘋果的決定,因為台積電在製造能力與客戶信任方面都優於英特爾,「我認識很多英特爾在台灣的客戶。所有PC廠商都是英特爾的客戶,他們沒有一個喜歡英特爾。英特爾老是擺出一副他們是唯一選擇的架勢」。
張忠謀指出,台積電的成功正是源自於對客戶需求的快速回應,「有些要求很瘋狂,有些不合情理」,但台積電始終禮貌回應每一個要求,可是「英特爾從未這樣做過」。
最終,蘋果的決定對雙方都產生了深遠影響。台積電成為蘋果唯一的晶片製造商,包辦iPhone、iPad與Mac的處理器。
個人以為對晶片加關稅是假議題,因為晶片不是終端產品,晶片進入美國市場時,已經組裝在手機、平板、電腦、伺服器等產品裡了,至少也已經安裝在顯卡、機板上,若要加稅,是不是日後所有使用晶片的產品都要標示裡面含有幾顆台灣製的晶片以便課稅?
再者,美國本身有汽車產業,若川普對輸入美國的晶片課稅,那麼美國汽車業者採購晶片的成本將高於他國汽車業者,明顯不利於美國業者競爭力,這是他要的嗎?
從幫助就業觀點看,在台積電工作應該不是美國人愛的。就生意上看,台積電的股東多數是外資,賺的錢也不全然是台灣的,股利多數是外國人拿走。追根究底,應該純粹是TSMC近年鋒頭太健,INTEL剛好又是扶不起的阿斗,讓川大總統不爽啊!既要MAGA,最高端晶片怎麼可以只有台灣人會做!超不爽的!
川的目標應該是高端晶片只有美國人會做且只在美國生產,一方面呼應他的MAGA,一方面也方便管制競爭對手拿不到晶片。但這個目標加關稅鐵定做不到。
lexusRX300 wrote:
東森新聞20...(恕刪)

看來不懂晶片代工的美國人看來很多。
大都當成一般商品來看課關稅這事。

川普揚言課100%關稅 謝金河:台積電如何與其溝通是當務之急
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今(31)日在臉書發文指出,台積電的考驗時刻來臨,因美國總統川普認定台積電搶走美國98%晶片生意,連候任商務部長盧特尼克也如此表示,顯然川普團隊只是把晶片當成一般商品,而非戰略物資,這對台積電增加不少新的壓力。2月20前後,台積電董事會要在美國召開,接下來台積電如何和川普團隊溝通?這可能是台積電的當務之急!
謝金河表示,川普揚言要對台積電課徵100%關稅,正是標準商品思維模式。他直言,如果白宮團隊不能趕快扭轉川普這個認知,接下來麻煩的將是美國科技大廠。關稅能發揮作用的是一般商品,也就是已經生產的產品,面對競爭對手削價競爭而弱化自身商品競爭力時,對競爭對手課高關稅以保護本國產業,如電動車。
但謝金河指出,晶片,尤其是先進製程的高階晶片,是比較利益分工的結果。美國設計公司委託台積電生產,因為沒有工廠,可享受高達8、9成的毛利率,這是國際生產分工的結果。他強調,「台積電的競爭力不是天上掉下來的」,一開始美國的Intel、南韓的三星都是台積電的競爭對手,但後來台積電勝出,良率遙遙領先。還有台積電恪遵為客戶代工的「Trust」,充分獲得客戶的信賴才有今天的成就。
假如川普對台積電開徵100%關稅,謝金河表示,台積電只是生產中間財,這個100%關稅勢必全數轉嫁至Apple、Nvidia、AVGO、AMD等大廠身上,對美國設計大廠只有添加成本轉嫁的壓力。而這個時候,美國大廠在全世界也找不到可以幫忙代工的晶片製造商。
謝金河指出,如果川普要重新培養美國的晶片製造商,也許等到他4年任期結束也辦不到。Intel現在市值只有852億美元,還差台積電很遠。而且,美國人不喜歡進工廠,晶片製造一直不是美國人的強項。他直言,如果川普沒有弄清台積電的戰略制高點,「他的美國再偉大,可能只是空談」!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