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券價格當然會上漲
這是債券的基本屬性
問題是漲多少是市場決定的
舉例來說
假設目前美元一年期定存5%,國債一年期殖利率5.5%
小明手上有一張本金1000元,面額利率5.5%的國債
今天突然宣布降利率
銀行一年定存下降到2%,
小張有1000元,你覺得他想存定存2%,還是買小明的債券5.5%?
小明會笨笨的用1000元賣掉他手上的5.5%利率的國債?
顯然雙方都知道銀行定存只剩2%
小明當然想賣高一點的價格,小張當然想買低一點的價格
於是市場上的各種小明和小張互相交易
最終原本1000元面額5.5%利率的國債,1029元成交
小明原本1000元成本,1029元賣掉,賺了29元(債券上漲)
小張用1029元買了1000元面額5.5%利率的債券
一年後到期拿回1055元,一年報酬為(1055-1029)/1029=2.5%
比定存2%多
雙方都獲利
你一定會想小明為什麼要賣?一年後可以多領26元
問題是市場上總是有一位小明運氣不好,車子冷氣壞掉急需用錢,必須賣掉債券(或是例如債券基金為了應付贖回必須賣掉持有債券)
市場上也總有位小張必須買債券(例如保險公司收了保費,但法律規定不能投資大量的風險資產,錢太多只好買債券)
如果市場上拋售的人比較多,那債券上漲的幅度就小,但還是會漲,不可能不漲反跌
(以小明為例急需用錢賣債券,假設1000元債券賣1000元給小張,小張一年後報酬變成(1055-1000)/1000=5.5%,那既然利率下降,銀行定存2%,假設銀行貸款利率4%,你是小張難道還不借爆貸款買債,5.5%報酬4%貸款利率,穩穩的套利)
若是市場上瘋搶的人比較多,那債券上漲的幅度就大,當然不會無限上漲,債券漲太多獲利不如定存,那多數人一定放定存而不買債券
現在沒降息
有些人當然認為未來會降息而去買債券,或是其他原因去買
但也有人認為股市更好賺而不買,或是其他原因不買,例如認為通膨嚴重,不會降息
總之市場各種人都有,各種因素彼此影響,所以很難預判
只能知道降息會漲,但是不知道漲多少
短期或許可以預估,長期就很難
甚至現在連會不會降息可能都不知道

FED降息=> 指殖利率曲線短端利率下降。
債券價格=>指還在市場流通一陣子的長期債劵價格。
所以問題可以進一步表達為:殖利率曲線短端利率下降,長期債劵價格就會上揚嗎?
這中間還卡了一個問題就是:殖利率曲線短端利率下降,長期債劵殖利率就會下降嗎?下降多少?
因為長端殖利率下降,長期債劵價格會上揚是存續期的關係,是數學問題也是必然結果!
所以可以思考一下:FED降息,長期債劵殖利率就會下降嗎?下降多少?
這就存在一個短端利率與長端利率之間的利差該是多少的問題,這由市場依經濟、通膨前景決定,理論上是正,但如今是負。
我認為FED降息幅度如果不大,長端利率降幅會更小,價格就不會有太大變動,對股市會是正面。但如果降息幅度很大很快,出現牛市陡峭效應,利差擴大拉動長端利率跟跌(往往也需要很多年),長債價格就會明顯往上,但對股市就是不好的開始!


如果經濟不發生問題、沒有金融危機,看不出FED會下猛藥連續降息,所以這次認為長債價格要有明顯升幅(50%以上)是不切實際的。但作為投資組合的一部分,穩穩領息等待數年的緩升,也不失為一個穩健的策略。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