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退休後,股市卻下跌?

這個最大的問題是沒有考慮到風險

為何退休的資產全部都ALL IN呢?

我自己是設定退休門檻最多只能投入七成資金,年產出120萬收益。
這120萬可以是資本利得+利息+股息的總和。

當時退休時,利息很低的。幾乎可以忽略。因為投資收益都會超過我的設定門檻。

當股市大漲,可以考慮暫時賣出持股,先獲利了結,但也要承擔股息變少的風險。所以大量出清持股,基本上都能撐至少相當於三年以上的股息收益。就是說資本利得足以彌補至少三年以上的120萬收益的缺口。
例如股息+定存利息只剩下40萬,那就是資本利得至少有320萬的產出。

不想在高價位又買入其它持股,這樣才有足夠時間重新把缺少的存股買回來。

而只動用七成資金,剩下的三成資金就可以在股災時,加碼投入。彌補120萬的缺口。
大多數股票股價縮水時,可能殖利率沒什麼變化,但收到的股息是縮水的。

而當股價重新漲回去後,就可以把多買的且較昂貴的投資,在無虧損下收回資金。

反覆來回操作,你的成本就會越來越低。甚至資產變多,還可以逐漸地把收益目標往上拉高。

趁股災加碼持股,股價漲回賣掉多餘的。手中現金又變多了。
下次股災再來,又可以買更多,反覆操作。

既然都會計算退休需要多少被動收入,為何不考慮複雜一點。
把股價變化與投資收益變化都考慮進去。我自己是寫程式專業的,就已經把這些變化要對應的操作都考慮進去。所以上述說要賺到320萬與定存利息是一個概念,實際上我算的更精細。會依照現況自動調整要買多少,要賣多少。每天按照計算出來的策略逐步實施。


但如果沒有這樣的能力。有一種簡單的方式。
例如你想買100張0056,先保有200~300張的資金。
如果現在股價以下買的0056小於100張,你就每天買一張,或是每跌0.1元買一張。如果一次跌1元就買10張

當現在價位以下已經超過100張了,那就停止購買,你可以決定把最低100張的部位留著,剩下的無虧損下能賣掉盡量賣掉,或者可以慢慢賣,直到現在價格以下買到的扣除最低100張的部位全部無虧損賣掉為止。
或這是精算100張以上多買的,到最高要把多買的全數清空要賣到哪個價位。逐漸往上賣掉,越賣越多,直到剛好最貴得那一張賣掉是賣掉最多的數量。這樣一邊可以無虧損賣掉,還有一些還可以賺一點錢。


方法是想出來的,但重要的是你有可以彈性操作的資金可以運用。

我的存股基本上都是以想辦法把每一張留在手中的持股成本壓到入手最低價,壓不住的就是至少無虧損下賣掉。而且用來壓低成本的資金,就是用賺來的收益扣除隔年需要的120萬預算,剩下的就可以拿來壓低成本。
jasonhustock wrote:
看是過怎樣的生活喔像...(恕刪)


我半退休,開始也是到處吃吃搞搞,現在比較喜歡吃老婆煮的,身體比較輕鬆,常出去走走,也是簡單吃,沒這麼忙了,農地也讓隣居一起種花菜,不想搞忙,上上01,三國志,抖音,其實沒什麼花錢.
天天吃阿鈣

可以透露一下半退休多久了? 您貴庚? 有預計何時真正退休?

2024-04-26 11:00
WillProsper

快5年了,接近50而己,我也不太了解什麼叫真正退休.隨心隨性過日子.物慾越來越低倒是[sorry]

2024-04-26 12:02
asukamiwa wrote:
擁有台股ETF資產3000萬左右,每年領取120萬股息過生活。...(恕刪)

你選擇“台股ETF”作為退休後的退休金來源,當然會跟股市的起落綁在一起,就像30年前很多退休人員選擇銀行定存做為退休金來源,結果2003年後的低利率讓他們頭殼發燒;即使這兩年很夯的美債,除非你買直債,不然債券ETF其實也不是固定收益的投資工具。
買市值型ETF退休,要用4%法則。
股利不到4%,就賣一部份ETF補到4%作為生活費。
市值上漲,多些錢花。
市值下跌,少些錢花。

如果是買高股息型ETF,每年股利穩定波動小。
但是長期不如市值型ETF。
asukamiwa wrote:
可是第三年遇到逆風,台股大幅下跌,帳面上資產淨值縮水變成2700萬,每年領取120萬股息不變。


這個"大幅下跌"的認知...只有跌10%啊..?
而且,為何還能股息不變? 你買的是會把本金當息發的ETF?

這市場裡的羊真多..
挺好吃..
asukamiwa wrote:
剛開始一兩年,台股走勢還不錯,資產淨值都能維持3000萬以上。可是第三年遇到逆風,台股大幅下跌,帳面上資產淨值縮水變成2700萬,每年領取120萬股息不變。

以上假設狀況,有可能發生嗎?是不是只要本金夠,每年領取股息的現金流足夠,就不要管本金因股市下跌而縮水?然後無論漲跌,就這樣度過退休晚年?
假設有個人50歲,辭...(恕刪)


>>>

我還在工作

提供這幾年投資股票的股利收益





還有這幾年從股票帳戶領取

拿來花用的記錄


1500萬放到
100檔分散穩定配股息的股票
750萬ETF
750萬境外月配基金

每年領紀念品 領股息 退稅
每月領ETF 基金配息

120萬息全ETF...可能沒稅退
120萬息全股息..要補繳稅
請教一下,年產出 120萬收益。

往近看的三年內是否可以簡單的以 00937B @ 1200張 就達成?

Yaude Huang wrote:
我自己是設定退休門檻最多只能投入七成資金,年產出120萬收益。
Elizabeth chloe

84*12*1200

2024-04-26 15:11
jcjclee

理論上可以 債券也比較穩定 本金更少 多的錢放定存 更安心

2024-04-27 9:36
有多少錢,做多少事

假設50歲退休,想要每年120萬過活,一直到100歲
最保險就是存到6000萬
這樣放定存都可以保證到100歲

只有3000萬
那就必須把標準下降
例如每年只使用90萬元,剩下30萬存起來
多的股息存下來,遇到股災時,就可以用
這樣就不會在股災時需要賣股

假設每5年遇到一次股災,每次股災持續2年
那每五年可以多存150萬,每次股災降低消費到75萬
這樣就可能度過股災

有多少錢做多少事

最好做好資產配置
平日買一些債券
在股災時,債券也可以有部分保護資產的效果
或是多準備2年的預備金240萬,這樣股災時也會有更好的保護
3000萬定存, 可保本, 一年還有50萬的利息可用, 也算是保守的作法。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