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有沒有關於儲能的八卦

壓縮空氣儲能


這時候 抽蓄跟電池都在卸負載
實現了尖離峰的區別
希望台灣能實現能源自由
這時候的儲能發電量
高達1100多MW
比一座核三廠的950多MW
還要多
可能是為了明年七月份的退役
做準備
看新聞說已經有多家廠商
為了儲能做新的電池
以因應淨零的目標達成
觀察了好幾天
它好像是只輪流開兩三個機組
來卸負載
可能是要讓機組能休息
維持運轉良好的狀態
電池部分似乎沒新簽約的業者
額定容量還是一樣
儲能衝到了1698MW
跟核能的1879MW比
只剩下差不到200MW
綠能果然需要靈活的調度
才有發展的可能
我猜剩下的缺口會由電池解決
總之就是期待廠商
盡快把它給完工 加入綠電的範疇內
01newbie

你一直比較功率有甚麼意義?太陽能從傍晚到早上有12個小時沒辦法全力工作。這些儲能設備除了功率外,重點是能儲多少電能?功率跟能量,分得清楚嗎?

2024-04-30 17:05
萬教

『我猜剩下的缺口會由電池解決』儲能與電池⋯⋯不就是一體兩面嗎?就算是抽蓄水力發電也早就開發殆盡了⋯⋯

2024-05-01 14:49
01newbie wrote:
你一直比較功率有甚麼意義?太...(恕刪)

功率不就代表即發即用嗎
能發多少?我上面一直在講
儲能發展的可能跟時段的差異
如果你覺得儲能沒什麼用
為什麼那些廠商要投入資源
在做這塊...
01newbie

不是說儲能沒用,而是大規模儲電用電池做,成本太高。電池會老化,到時候要淘汰,問題很多。要做大量,只有抽蓄有辦法。

2024-04-30 18:32
01newbie

功率和能量不同。對儲能設備來說,用那個功率能撐多久才是重點。

2024-04-30 18:34
01newbie wrote:
功率和能量不同。對...(恕刪)


擔心這些做什麼
話說 做綠能本來就是這樣
初期成本就要投入很多
至於你說的那些現象
廠商會克服下去的

這是日本的現況
只能說台灣需要時間醞釀了

G7先當領頭羊 台灣後來居上
每年6億度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