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創新低!月薪不到3萬元族群降至184萬大減26.7萬

有種樂透中再多 都是別人的 人家有錢 關我屁事

百鳥在林 不如一鳥在手 我們這國家執政者都是

向資本家靠攏 哪有可能貧富差差距會縮小 不過

看看公營事業 倒是處處可見 接近百萬年薪者

不是不能 而是不為
specware wrote:
未來年輕一代的人群還願不願意這樣犧牲奉獻以及未來的我們還有沒有這樣的優勢我看不清楚, 還請明眼人指點迷津.

沒了,只能靠外勞了
前幾年還聽說某私立大學的某屆大一幾乎全班被傳銷吸收,現在要年輕人犧牲奉獻只能設局讓他們跳了
不然真的沒了,而且網路愈來愈發達,年輕人也愈來愈不好騙了
興之所至, 我就對樓主提出的這個標題再去做進一步的探討. 跟下面這則報導對照之下, 我們會發現主計處的這份調查應該是蠻客觀的反映了現實狀況, 可以說是沒有政治操作的成分.

根據公視新聞網 2022年 4月10號的刊載(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75637) (公視新聞網的公信力應還是在的) - "根據統計,2015年是勞動人口最高峰,有將近1737萬人,但是到2021年,只剩下1655萬、減少82萬人,創統計以來人數最低". 這個趨勢多半是持續不可逆的, 可以預期的是到2023年的現在這個數目只會更低. 如果再把青壯年人口成長趨勢投射在這個曲線上,我們會發現一個很耦合的現象 - 根據國家發展會"人口推估調查"報告指出, 青壯年人口成長趨勢在2013年達到頂峰(1,734萬), 之後逐年下降. 國發會的推估是到了2050年會降到一千萬出頭一點. 這批人十年後陸續進入了勞動收入的上層,形成了新的"老壯年"頂峰, 而勞動人口自2015年之後的逐漸下降主要來自於年輕族群進入勞動界的減少. 如此一來, 這個主計處的調查報告應該還是把原本很抽象的"人口老化對經濟影響"觀念做了一個很現實殘酷的視覺呈現. 多少也讓我在2樓提出的質疑得到我不願意見到的現實認知.

回歸主題, 這個人口結構的改變既然趨勢已定, 只有寄望於有效的因應措施能及早實施, 這一點是好消息也是壞消息, 好消息是有日本走在我們前面, 他們的作為可以拿來借鏡. 同時壞消息是他們到目前的作為似乎沒有太大的成效. 我們小老百姓需要建立警覺, 對不久的未來做好打算. 現在站在頂峰的"老壯年"勞動族群或許到時感受不大, 辛苦的是現在正值年輕的族群了.
可笑的是 我一個月七萬還是買不起房
更何況三萬
台灣經濟真的是20年來最好的時候,
也許今天是未來10年經濟最好的一天
specware wrote:
好消息是有日本走在我們前面, 他們的作為可以拿來借鏡. 同時壞消息是他們到目前的作為似乎沒有太大的成效. 我們小老百姓需要建立警覺, 對不久的未來做好打算. 現在站在頂峰的"老壯年"勞動族群或許到時感受不大, 辛苦的是現在正值年輕的族群了.

恐怕不能用日本經驗,日本是這近十年開始大量引進外勞,而台灣早在十多年前就狂進外勞。
台灣當權者跟本沒有任何人口政策或危機意識,沒有低薪勞工就引進,不好用或太貴就換國進口,不給進外勞資方就威脅政府出走。
同樣面對少子化,企業出走和人口老化,在外勞使用上,日本看得出有在人口問題上努力過(比台灣晚進外勞),而台灣政府跟本是完全放棄,還有愚蠢人民跟著媒體散播謠言說“沒了外勞台勞也會失業”。
sunflower2251 wrote:
假數字? 創新低!月...(恕刪)


未滿三萬是做什麼工作啊
究竟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