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主2009年退休,那大約45歲就財富自由了,也算是人生勝利組。不過樓主沒有投資房地產,錯失了2000年至今的房地產大多頭。2000年你如果在台中市的任何一個重劃區投入1000萬資本,今天應該都變成了5000萬。這是台灣政府不關注居住正義,讓富人更富的結果。今天台灣的富人應該都很感謝政府,也樂意看到台灣的房地產繼續飆漲,但他們有沒有想到,他們的獲利其實是來自接下來接手的人的荷包?這難道不是典型的劫貧濟富嗎?
謝謝分享。投資工具中最好賺的還是股票與房地產,不過房地產進出成本高、有時槓桿也高,而且真的要看時機,因為市場盤整時間一拉長,即使上漲,投資績效也變得不怎麼漂亮。尤其五年級生都經歷房地產崩盤、法拍盛況,對房地產投資心有餘悸是正常的,我也是五年級生…股票投資一直佔我資產90%以上,投資方式與樓主類似,總是分批進出,執行了將近三十年,雖然經常不敵心魔違反既定操作計畫表而少賺很多錢,但方法對了,賺錢真的不難。比較不同的部份可能是我會向下攤平,我還蠻喜歡向下攤平的,不過那是因為我總是買幾乎不太會倒的公司,而且我一開始的部位很小,類似「加倍攤平法」,所以有時可以買到崩盤甜甜價來降低總成本。…至於趨勢向上追價的方式,也偶爾為之,但只會在向下佈局買得不夠多時才會這麼做。至於其他投資工具,不是投資收益有限,不然就是八字不合,幾乎不碰,尤其保險,我總覺得近乎於詐騙。
Cavendish Lab wrote:樓主2009年退休,那大約45歲就財富自由了,也算是人生勝利組。不過樓主沒有投資房地產,錯失了2000年至今的房地產大多頭。2000年你如果在台中市的任何一個重劃區投入1000萬資本,今天應該都變成了5000萬。這是台灣政府不關注居住正義,讓富人更富的結果。今天台灣的富人應該都很感謝政府,也樂意看到台灣的房地產繼續飆漲,但他們有沒有想到,他們的獲利其實是來自接下來接手的人的荷包?這難道不是典型的劫貧濟富嗎? 因為藍綠拉嘰政客也是在炒房,所以政府不會去打房你看屎中有多少房子就知道。你罵他們在炒房,網軍就會拿其它國家的房子漲多少來說嘴問題是,他們怎麼不拿新加坡來比?就像每次罵哥布林有多爛,有多貪,他們就說藍色小精靈也一樣哥布林就是只能比爛而已選舉要到了,就又開始在裝模做樣要騙選票騙一些腦弱選民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