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升息結束,買美債,買投資級債券

ysctmh wrote:
太多支每個月的手續費...(恕刪)



你在說什麼?
這些都是股票型的ETF
直接在股票交易市場進行買賣

每年的經理費加保管費沒有超過0.5%
例如:

hermas

他應該是指發利息扣10元

2023-07-13 1:30
知道美債會漲為什麼不直接買美債

買ETF不是要被賺管理費嗎?

還有溢價的風險
holysee wrote:
知道美債會漲為什麼不直接買美債
買ETF不是要被賺管理費嗎?
還有溢價的風險

買直債就要有持有到期的覺悟,因為直債有流動性風險。
債券ETF流動性好,價差可能勝於利息,或許價差利息兩頭賺。
股市裡就如在賽馬群中尋找一匹獲勝機率是2分之1,賠率是1賠3的馬。
英英間LKK wrote:
買直債就要有持有到期...(恕刪)


正確
買直債那是有錢人的世界

其實債券ETF也有初級市場
申購贖回一次500張

咱們幾十張
還是留在次級市場進出就好
holysee wrote:
知道美債會漲為什麼不...(恕刪)

在台灣透過金融機構買美債, 還是要被收相關的服務費(保管 + 手續費),

買賣的差價也不少, 所以直接買 美債 ETF 比較方便..
Fed傳聲筒說
美國七月最後一次升息

結果美國CPI公布後
債券價格就開始漲了
債券價格準備上漲了
要抄底趕快來
國內的美債、投資級債ETF,內扣費用約0.2%~0.3%尚可接受,且很容易從借券收益補回來。

目前免證交稅,進出費用低,蠻適合散戶。
前提是升息週期結束
但是聯準會根本看股市漲---要升息 看股市跌太多---又不升息
隨他高興怎麼喊 個人覺得升息雖然末升段 但已經表明2025年前都不會降息
從頭到尾都沒說過真話 說話反反覆覆


資金配比 原本金融股+食品存股+高息低波ETF+美金定存 占10分之5
(基本上食品漲幅+AI ETF 已經回到正 12~15%漲幅)

債券ETF目前只小買不到1%資金配比=沒打算進場 (原因就是最上面3行)

剩下4成資金 目前打算 現金+電動車+AI妖股們持續衝 但都打帶跑
有賺10% 就跑一點 再賺再跑 有小拉回會在買進 不打算長期持有想法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