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暴力升息效應,引爆保戶解約潮!台灣壽險業一年解約金就破兆創新高

kevin721202 wrote:
你這樣是不給某大面子...(恕刪)

呃我去年10月底買了一半的資金,現在都一直沒回到之前的買點,我是怕市場上真的出事,要是出現大風暴,美債可能漲爆,這樣就沒機會買了。
去年保險都被解約了一兆,所以其實很多人都發現怎樣最划算,目前看起來市場上錢太多了,想要更高的報酬率可能有難度。
儲蓄險低利率的時候能加減買,這波升息儲蓄險完全跟不上,我買的時候3.6%,後來降到2%多,現在利率已經高過我當初買的時候,結果利率才到2.85%,要是再降息應該更慘,我又不追求多高報酬率,4%也好過我當初買的時候了。
kevin721202 wrote:
感覺債卷利率還有機會往上,買20年會不會太冒險了


往上往下機會都會有,控制風險在自己能承受的範圍內作就好了。

短期預計會用到的錢,就避免堆太大部位在長債。
短期抽回來時可能馬上增加、或減少很多。
但因期間很短:就算利差多個年化後 2%,只放幾十天的話,能多賺的利息也很少。
且現在還是短期利率比長期利率高。

長期不會用到的錢再買長債,且還是有可能「短期」或「長期」都承受大幅損失。
但至少就算是立即有同幅的損失,你的損失可分年攤提,心理上比較容易接受。
目前會計作法也有這樣處理的。
chiyenms wrote:
往上往下機會都會有,...(恕刪)

假如是短期用不上的錢就還好,頂多損失即期的利差,還是有利息賺的,要是降息了好歹也能鎖定當下的高利率了。
風暴之影 wrote:
解約換債券錯了嗎,保...(恕刪)

台灣躉繳美元儲蓄險才IRR2.X%,
但外國債劵4% 5%多 就連美國公債都飆到4%
,但官方又不把利息提高到5% ,存錢的人當然往國外跑。

官方管的力道太大。不讓保單升息,避免競爭。
過往新聞有報導過。
金管會開鍘了!13家壽險利變保單亂「升息」恐被罰
利變保單宣告利率 金管會月月盯。彭禎伶/台北報導 2023年1月17日
金管會近日發函要求有推出利變保單的壽險公司,要逐月填報各利變保單宣告利率情況,及區隔帳戶內金融資產評價情況,檢視有無利差損,宣告利率有無依保單設計時的公式,有沒有預留平穩結餘調節項、必要的利潤及成本、且保單要有獲利等。
同時各公司要在舉行宣告利率會議當天,將會議逐字檔、錄音檔報到金管會,避免有公司看了其他公司宣告結果,又去調整會議內容或宣告利率,金管會亦等於重啟宣告利率強力監管機制,採取「月月盯」及「緊迫盯」的方式。
儲蓄險解約換定存,算一算如果合算,也無不可。
但高定存利率能夠多久,要考慮在內。

壽險解約,因為功能不同,可能需要考慮。
當一個人倒下去,財產是凍結的。
壽險的錢是直接到受益者,可以用來開銷或交遺產稅。
追求穩定收益!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