鈔能力 wrote:
可否找出來,相關的圖(恕刪)
理論要用來實踐才有意義.
所謂反彈或下跌, 最終都是以成本決定.
您所提的法則, 如果只用收盤價來看, 很多股票實際上還是虧.
買與賣都要手續費, 所以從下單購買的那一刻, 成本就高於平盤價了, 也就是已經虧損.
換言之, 即使隔日收盤漲0.1%或0.2%, 對, 是反彈, 但還是虧.
您如果要我舉例, 請看2105在9/23至今的線形, 要我寧可用寶塔線或Heikin Ashi的指標,來避險, 也不會相信10~12天的反彈能帶給我利潤.
今年走類似2105的線型股票多到數不清, 而且都不是投機股, 下坡基本都是30天以上, 而且順得很; 當然, 下坡之前也有上坡, 也是30天以上, 隨時可以下車.
機率這玩意兒, 在股市不是不能用, 要看怎麼用, 池塘魚很多, 如果只釣小魚仔, 餌被吃掉更多; 如何靜心釣大魚才能走得更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