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自刪

個人 10 年前買了 6 檔位未上市股,財報也漂亮,投資說明會也是說增資要拓展中國市場,要增加設備,毛利率高,預計6年後上市,每年也召開股東會,有時還有配股配息,期間還加入增資行列,結果6年時間到,期待的上櫃,老闆消失了,躲到了大陸,台灣公司結束。幾百萬就這樣消失了,股票變壁紙,當時拿的現金股息也不夠回本。
學到的教訓是投資未上市股心得,投資者還是要看老闆品行道德良心。 股東們去告這些公司老闆,打了幾年,還是在打,根本就是沒有用,畢竟交易一切合法,人家把資金,匯到對岸,要把公司關掉,也是走合法程序,根本沒辦法。 .. 台灣一些公司,有的是靠增資在活的,接處久了,就會知道。好聽點是長期投資,承擔風險,難聽點就是給這些經營者作惡的空間。
有些上市股不也是一樣,買了股票,公司賺大錢,老闆給股東的紅利非常小氣,也是有。有的更惡劣,也不配股配息。 所以投資最好先打聽一下經營者老闆的品行,道德。否則寧可保守一點,看公司的每年EPS與每年的配股配息,做參考。 公司財報當參考就好。
當然好的上市櫃權值股,信譽好的公司,好老闆也是有。股價再低,長期持有,也是值得的。
pink75310 wrote:
請問公司未上市未興櫃(恕刪)


除非公司轉成無實體股票(一般都是為了上興櫃準備), 否則會直接給你股票, 上面是你的名字
會不會打水漂很難說, 因為你不會告知其他人你在哪一間公司, 大家也無法判斷, 你可以去看一下未上市網有無你公司的股票資訊, 有買賣價表示至少你公司還有外面的人想買, 一些專門在玩未上市股票的, 他們的資訊比你還清楚公司有無希望.......
員工認股到公司好到上興櫃......等十年是常有的事情, 但是獲利也是百倍啊......
pink75310 wrote:
有給員工認股 我認了3張
請問 我這未上市認的股票會以什麼形式或證明讓我知道 比如匯到集保e存摺 但不能買賣之類的


原來是公司的員工認股, 那直接問股務就好啦.

自己在公司裏, 公司的股票值不值得認購, 自己應該知道
pink75310 wrote:
請問公司未上市未興櫃(恕刪)

我沒試過E存摺看不看的到,我之前認購我們公司股票是給紙本,也是未上市上櫃,證交所那邊好像也有資料的樣子
前前後後10年認購了30張領了大概有20萬以上股息,後來被併購了,以當初我認購的價格大概2.4倍收購
在公司上班應該最清楚公司體質好不好吧
會,應該會超過 90%。

只要想一點就好,自己何德何能,可以買到別人分剩下來的股票,又會賺錢?

你當老闆,公司會賺錢上市櫃,第一個念頭會想到那些人?

家屬、親戚、好朋友、廠商,再來才是公司員工韭菜。

真的會上市櫃,公司又有前景,市場開賣第一天去搶就好,買這個,有明確跟你說何時會上市櫃嗎?

交些學費,才會了解。想不透那就一直去交學費~~~
當年公司開放過兩次認股
自己傻傻的沒認 一股25塊 但一年平均配2.5---5塊之間
離職時現價買回 (20--28塊)
唉 傻啊 難怪當時有主管用房子抵押借錢去認
應該是集保,如果上興櫃,會有部分撥到你戶頭可以買賣,其他鎖到上市櫃。到時候也會再鎖個一年吧才會完全給你,怕員工賣完股票就走人。
我以前是有實體股票可以拿,
只是沒法公開買賣。

你去跟公司的股務混熟一點
有外人想收購股票時,
可以通知你。
16年前,當時任職未上市櫃的公司要現金增資,也是劃著目標上市櫃的大餅,連我這種只比工讀生高一階的正職都被半強迫認購5張的額度,而且跟他說沒錢公司居然還提供低利貸款!每股10塊沒錯啦,但外面成交行情才7塊阿,然後十幾年過去了,依然未上市,成交行情依然未曾達10塊.
基本上,集保e存摺是只針對國內上市櫃公司的股票,興櫃的股票不確定能不能.
未上市的通常都不行進集保e存摺.

至於未上市股最後能不能成功上市櫃,真的要看造化.
我生平買過的未上市股, 基本上都是打水漂.

買賣經驗:
唯訊: 認購價48元,買入後還再參加過公司的增資,結果最後公司還沒上市櫃就倒掉,前後花了9萬多都沒了.
鴻維: 認購價60元,買入後的10多年,曾經有配過2~3次的現金股利.現在公司好像還在,但也沒有真的上市櫃,總共花了18萬,也算沒了.
東森固網: 認購價24元,最後變亞太上市,然後又減資,印象中賣掉時只剩400還600股, 只拿回幾千元.
台灣固網: 認購價24元,最後被台灣大收併,退回股款,好像也是退幾千元而已.

以上都是我在將近20年前的未上市櫃股票買賣的實際經驗, 當時的台積電好像才60元左右.

所以, 真心覺得不要買未上市股票,除非有100%的把握公司能上市櫃.
jhlien

興櫃的股票可入集保的, 用券商 APP直接買賣

2022-10-06 9:39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