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vendish Lab wrote: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說今晚公佈的CPI數據已經過時,因為它沒有反應油價在6月7日已經觸頂的事實。他認為下月公佈的7月份數據就會下降。 這類經濟學家就跟國內一群專家一樣,永遠都是為了財團與建商服務.這些人跟財團關係匪淺,沒有利益迴避,發言缺乏中立與客觀原則!舉例來說,國際原油近幾年的價格,都是70美元以下.在2021/7油價突破70美元時,當時CPI已經突破2%,而且FED還在QE.依照這個遞延效應推論,當時CPI應該開始飆高了,但克魯曼卻沒有要跳出來批評FED,建議FED馬上升息縮表.結果到了今年2月油價破100美元,遞延效益到了5月,CPI已經壓不下來時,才跳出來哇哇叫說: "通膨只是一時的現象"!通膨環境下,台灣專家的嘴臉:1.央行未升息:經濟成長率亞洲最高,購買力平價亞洲最高,房價永遠看漲,GDP上看 3萬3千美元2.央行要升息:經濟一片烏雲、失業率創高、家戶借貸歷史新高、股市、房市會發生金融風暴、企業營運成本高有出走或倒閉潮這些專家怎麼說,都是為了他跟背後的金主的利益,從來都不是為了大眾著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