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家人被投資型保單給害慘了,做個影片來洩憤一下。

五級金賀 wrote:
雖然這是保險、保險、保險,但三子父大,真的大部分因為業務的話,而以爲是投資、投資、投資和賺的利息可以來繳保單的壽險成本。當然啦,聰明如大家,真的以爲是買個基金、長期扣,微笑曲線又能有壽險效果。

誰說了這些話就殺了他(斷絕這業務往來)
保險黑傑克---買對保險,百倍奉還
三子父

可惜 一堆消費者還是繼續捧場 所依 爛業務死不完 好業務活不下去 是誰殺了保險業務員?

2022-07-06 10:24
u121526
u121526 樓主

當然,重要的醫療險實支實付或是癌症險之類的,很難推很難賣。不如耍耍嘴皮子一次騙大筆的賣投資型壽險保單,佣金馬上賺到爽歪歪。

2022-07-06 11:36
aka2012 wrote:
但大部分都是講完你買這張保單的好處後,你因為沒時間一個個條文看,只聽好處就買了。政府應該強制要求保險公司要把這些限制跟風險簡略列出讓消費者更容易辨識及了解

金管會規定一堆 鳥毛一堆 65歲以上還要求要錄音錄影


打個建議書 先用這麼大的紅字提醒業務員 該注意、該講 該給客戶看的 如果被客訴就倒楣了

底下這張建議書要簽名 都是中文+阿拉伯數字 夠簡單了吧
夠簡單了吧 問題出在哪裡?


保費費用代表會被扣的錢 那加值給付金呢? 去看我的影片有說明 很簡單 很簡單
按下去 看個30分鐘 就這麼簡單 業務員不懂 消費者要懂 真不懂 就找我就好 真是夠氣人的
投資型保單解析
保險黑傑克---買對保險,百倍奉還
u121526
u121526 樓主

連老人的退休金老本也在肖想,難怪金管會要求,話術老人時要錄影一下。

2022-07-06 11:38
u121526 wrote:
家人就是不懂原來會被賺走這麼多的前置費用目標保費。因為投資帳戶擺長期就能賺錢。沒想到100萬先被賺走30萬目標保費,再扣一些壽險成本我們沒意見,家人不懂投資亂選的標的也賠錢。實在是不好的經驗。

為什麼投資帳戶要跟保險公司買?壽險公司有可能比証券公司還會操作基金嗎?

想也知道不可能。

保險員話術一下,你就相信壽險公司的基金穩賺,証券公司的基金就是吃人不吐骨頭嗎?

二三十年前我剛出社會時,國外的保險概念,就已經不鼓勵買終身夀險了,要買就買二十或三十年定期夀險,沒錢的人,夀險額度就買你的房貸餘額就夠了,再有錢一點的,那就多一點,加個十年生活費,台灣也該進步一下了。。。。。壽險要著重在保障額度,不是到期領回多少,這才是保險的真義。

要想到期領回多少,請找郵局定存
u121526
u121526 樓主

保險公司挖保戶的錢的能力一直在進步。

2022-07-06 0:57
十二夜月

買定期壽險拉高保額,至少等於房貸額度,拍照大 觀念非常優。

2022-07-09 1:03
剛出社會時也買投資型保單,
前面繳了一大堆費用!
結果收了錢 也没教你怎投資?
所買的品項都是自已選的,
没得到任何的建議。

保單簽了 業務就射後不理。
過兩年把業務叫過來狗幹加退保。

除了繳了好幾萬費用外,
投資的項目也虧損。
收什麼管理費! 是割韭費吧
u121526
u121526 樓主

韭韭不能釋懷

2022-07-06 0:44
小炫仔

還可以全委託保險公司處理 要是你都賠錢保險公司卻賺錢 可以提告

2022-07-06 4:55
有時候保險要思考一下
到底是保誰的險?
定期壽險可以考慮一下那種有醫生來抽血的優體定期壽險。


我是不知道為什麼,但明明台灣平均壽命比美國高,為什麼台灣費用還是比美國貴很多?我猜是不是因為台灣壽險公司都養了很多保險員的關係?美國壽險公司好像沒有那麼多從業人員。

我2010年(42歲)買50萬美元,20年期,月保費是44美元 (一年15800台幣左右)。

台灣20年期優體定期壽險,男性,1500萬保額,最便宜一年大概也要7萬5千多以上,有的甚至要接近八萬(台灣人壽)。
我跟你談保險 你跟我談獲利

我跟你談獲利 你又跟我談保險

保險與獲利是天秤兩端 業務卻能都滿足你 真是好業務
Человеческое горе заключается в том, что он не пра
hittaku0413

這業務還能滿足公司賺錢的需求!真是三贏!這麼好的保單,不知業務自己幫全家人保了多少?

2022-07-06 7:55
萊姆叔叔,你也可以先去了解傳統壽險的目標保費,傳統壽險目標保費收取是350%~600%
以兩者一樣的繳的費用12萬跟保障如200萬壽險保障

傳統壽險第一年保障200萬 第2年永遠也是200萬 以此類推 繳滿20年永遠保障只有200萬

投資型壽險第一年保障200萬,扣掉目標保費剩餘的目標保費45500元跑到帳戶價值
如身故保障就是200萬+45500元=2045500元
前兩年目標保費扣除比較多所以帳戶價值比較看不見,第三年後扣除費用比較少帳戶價值隨著時間複利是會越來越大的
舉例:繳滿20年後保障200萬+帳戶價值168萬=壽險保障有368萬
繳一樣的錢你要200萬還是368萬

而且投資型保單帳戶價值同等是自己的現金帳戶,急需用錢可以隨時提領 不用還不用利息
一般傳統壽險你急需用錢,能怎麼辦 要借 要還 要利息 這都是你辛辛苦苦所繳的錢耶

解約:如你說的投資型第一年解約只能拿回45500元,但是傳統壽險第一年解約能拿回一毛都沒

真心去了解傳統壽險跟投資型保單,你就能知道差別很大
為和歐美國家 日本 他們身價都那麼的高,因為他們很早就都在投資型保單了

目前只看到當下的結果,沒有看到未來的結果
歡迎萊姆叔叔有空可以見面交流~可以讓你更加了解兩者保單很大的差異
smoky6996

人要站在高處,看得才會遠不要永遠站在低處看等有一天風險上門,欲哭無淚

2022-07-06 12:51
十二夜月

u121526你說的是正確的!OTL1 、 20年定期壽險、30年定期壽險、遞減型壽險都可以轉嫁人生風險。投資型保單的解約率太高,寧可客戶自己去投資,業務員也不要擔這個"屎"。

2022-07-09 1:07
怎麼說咧!理專或是保險業務會賣給你的東西通常不是東西好,而是他們賺得最多。
自己應該要充分了解,而不要一時衝動就相信理專或是保險業務的話術,才能減少被騙上當的機會。
講一個本人的例子,兩年多前,本人美元的高利定存到期,銀行理專約碰面推銷美元公司債 譬如蘋果、輝瑞。
當時正好新冠疫情肆虐 ,美聯儲已將基準利率調至0.25%以下,說白了當時買公司債幾乎100%不可能有獲利的空間,但是銀行的理專及經理還是昧著良心要推銷給你美元公司債。
u121526
u121526 樓主

美元儲蓄險到期後,後面幾年才是真正的領到高利,到期後馬上解約根本不划算,可惡。

2022-07-06 7:43
簡單講就是賠錢了不高興
這個問題不管在銀行還是保險公司買都一樣
投資有賺有賠
要墊墊自己心臟強不強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