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mmywnag wrote:這樣貼這篇文章有失公允,好歹他也是外資金童。他在說這段話的受訪時間是農曆年前,也就是俄烏戰爭前,在這段話的基礎是已經預設今年會升息的角度來看,而現在已經過了大半年,經過戰爭、升息、通膨等因素干擾後,科技股本益比已經過多家投資機構大幅下修,就已經不適用這樣的環境了 就跟多數的分析師一樣, 看漲說漲, 看跌說跌?升息, 通膨, 在美國近兩年史詩級的印鈔行為後,就算你不能預測時機, 難道都不在考量之中?還怪它"干擾"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