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短線操作有人一年獲利超過220萬嗎?

2022年: 約 400 萬,目前有達到





2021年: 約 800 萬,有達到









2020年: 約 390 萬,有達到









2019 年: 約 65 萬,未達到,再舊的資料軟體拉不到了,不過就算加上 Q1 依然未達到。







每年的再加上海外期貨的部份,數字會再高一點點,但截圖還要擦帳號,實在有點麻煩,就只貼台幣計價的了。P大 所問的220萬,是稅前的股利,需不需要再補稅,因人而異。上頭貼的對帳單,是已經扣完交易稅也扣完手續費的淨損益了,也沒有後續需不需要再補所得稅的問題。

個人認為,其實,硬要去分什麼長線、短線,是沒什麼意義的。「波段賺 100 萬」vs. 「當沖賺 100 萬」,誰賺得多? 這跟問「一公斤的鐵和一公斤的棉花誰重?」意思一樣。價差交易,基本上就是「一買再一賣」或「一賣再一買」來完成數字差,中間有可能因為配息或其它原因造成些許誤差。

因為交易工具的不同,有些工具短線進出損耗不大,因此可以專注在抓價差就好。大盤的期貨就是很好的例子,只要價差有一或兩個 tick 以上,就可以擠出獲利,這是需要不少手續費的台股較難做到的 (如果用海外的免佣交易,就有機會)。至於工具本身適不適合長期持有,能不能丟著不管,海外帳戶產生種種稅務問題等等,這些都屬於另一個完整可以討論的題目,就不再細說。

不專注於價差交易,改以當股東並獲得股東權益增長為目標,這當然也是可以取得獲利的好方法。雖然個人認為,這個方法的難度與風險,並不見得比專注在價差交易來得低就是。

不同的人,可以想出很多不同的獲利方法。比獲利高低或比獲利百分比,當然會有人第一,有人第二。再加上每個人可以投入市場的資金是不同的,200萬對投入一千萬的人來說算很不錯的回報,但對投入五千萬的人來說獲利率就差得多了。所以才會有人認為應該看百分比,而不該只看金額。可是,老實說,可投入金額還是很重要的,畢竟金額太小,就算獲利有 100%,雖然獲利率驚人,但對想靠獲利改善生活,可能幫助還是不大。所以,想要靠市場來幫忙養家,還是需要投入足夠的資金才行。

雖然人人都認為獲利能越多越好,但若進入市場時能有個明確的目標,以是否能達成自己的目標為成功與否的依據,就會發現,其實別人的成績,跟自己並無相關。每個人需要專注的只是在於自己是否能完成自己想要完成的目標。

最後我想說的是,個人並不是很喜歡 P大 挑臖式風格的發言,但過去幾次的對帳單貼文我都參與了一下,(以後應該就不參與了,因為對這風格實在不喜)。原因有二。第一是,長期以來,感受到不少人對期貨有不必要的偏見,對於偏見觀念已經根深蒂固的人,其實我也懶得多說,只是覺得有些剛要接觸市場的人,卻只能看到充斥版面的無用訊息和失敗舉例,因此錯失一些可能性,這實在有點可惜。畢竟,自己當年還在摸索時,也是因為有幸接觸到一些走在這條路上的前輩的分享,才漸漸摸出屬於自己的路。第二個原因是,大多數貼出獲利對帳的人,都是持有股票多時,最後獲利出場,較少人貼出期貨成績,這容易讓人傾向相信,只有股票能獲利,但其實可以用的工具絕對不是只有股票而以。賺多賺少不一定,但最少個人有開始詳細記錄成績的十三個年頭裡,只有三次是整年下來成績為負,最近一次是 2015 年的事了,而這三次負值的加總,略低於 230萬。

只要能獲利的方法,都是好方法。如果能確保自己能獲利,但又不會被踢出市場的方法,就是比僅是好方法,還要好上一點點。祝大家操作順利!
myballsonfire

我就這樣用啊,雖然成績沒有太好,而且我沒有抱到天長地久,一向都是爽到就跑,所以錯失很多獲利。反正夠買菜錢,就將就將就啦... 現在看起來每個市場都很貴哦! 要開始搞的話,要小心點! 卡到陰會等到死。

2022-05-07 15:51
pobro

謝謝前輩分享,無招勝有招,當然懂得商品規則是很重要的,這樣買菜真的沒問題 ^^ 每個市場都很貴,有聽懂了,謝謝您

2022-05-07 18:27
小弟覺得難度不高
重點是初始本金的大小及要操作的市場
以下是小弟挑戰的操作系統給大家參考
4月開始有試著用小本金(4000美)來微那期滾動
W1 把本錢出金 只留贏的在保證金
W2再出金一部分當保險
W3心理沒障礙後開始衝刺(出金並控制口數)
W4結束大約滾到4倍16000
5月開始操作小SP直到保證金夠操作小那期
昨晚收盤大約滾到36000(中間10000美已經出金)
pc8801

確實難度在於本金的多寡.

2022-05-07 16:33
茶太

難度不在於本金,選擇權一年績效可以50萬倍

2022-05-07 18:03
nononymous wrote:
想請教為何獲利要指定...(恕刪)


為何短線獲利要設220萬呢?

其實道理也是不難懂,

因為,我一整年如果不動的話,

今年可以領到的股息是220萬,

我只是想了解動來動去,

跟不動的差別在哪裏。
pc8801

股息又不是天天照三餐發,但是買賣操作可以一天很多回,就看你多能低買高賣多檔

2022-05-07 16:34
認真回樓主的問題~

小弟正在學外匯交易, 我的老師算是神人等級的交易員吧 (專職做交易的人我們就稱他交易員, 並不一定是要在銀行或公司機構任職才算)

他曾經以 USD 38,000 左右賺到 USD 390,000 , 對, 大家沒看錯是 39 萬美金, 多久的時間? 1 個月, 而這只是他其中一個輝煌紀錄

去年我們舉辦了一個外匯模擬倉比賽 (因為大家都還在學), 大家都以 1 萬美金開始, 為期一樣 1 個月, 前三名都翻倉了 7-8 倍, 對, 7, 8 萬美金 (7-8 倍)

而老師呢, 不方便跟大家比, 自己開了一個真倉, 5000 元美金, 一個月後賺到 7 萬美金

為何我會非常認真學習外匯交易 (目前已經接觸一年半的時間), 是因為要靠這專業 (記住我說的, 這是門專業!! 真的要懂不要被詐騙了!!) 年收入破 1000 萬台幣並不難

在版上討論外匯的人少之又少, 好像大家都以股票為主, 但, 交易工具真的不同, 賺錢的速度真的差太多, 200 萬, 我想外匯高手一晚可以賺到的, 大有人在!

要談獲利, 還是要以成本為主

以股票來說, 一年要賺 200 萬要拿多少本出來? 外匯, 期權呢?

大家都不懂外匯這一塊, 不知道它賺錢的速度 (還有賠錢的速度), 以黃金美元來說, 1 元的波動很小, 有時候一天就可以幾十元的價差, 但如果下的手數 (口數) 是 1 手, 一元的波動就是賺錢或者虧錢 100 美金

下 3 手就很嚇人了, 報價差一元就是 300 美金的浮動, 漲個 10 元就是賺 3000 元或者賠 3000 元美金 (就看自己方向有沒有看錯).

外匯高手下單平倉的速度 (短線操作) 很快, 反應速度甚至 1-2 秒就要決定按下, 每次的非農數據公布, 重大利率公布都會有行情波動, 高手們賺的可是滿滿的盈利!!

多頭也賺, 空頭也賺, 這就是外匯迷人的地方之一.

賺錢的速度來比, 股票好比腳踏車, 外匯就是飛機

但, 感興趣的真的要認真學, 模擬倉要練習數百次甚至數千次, 練成了賺錢真的很簡單!


有,少則百萬多則數千萬。但非我本人
現股沖與資券沖,都有。
它不可能PO圖秀獲利或展示方式,是我也不會

有告訴我須具備哪些條件下,才執行。俗語:天時地利人和。
行情內,做個多少次,多空都不自我設限!
該停就停。然後再退回三年不開市開市吃三年。

我心臟沒那大顆,也沒這種執行徹底地精神,
更懶得那段期間分分秒秒綁在多螢幕之前及事前、事後地準備充足,
每日等待著隨時進場廝殺一番。

本人就是乖乖地等三、五年不開市,開市贏過三年以上銀行定存即可。
然後過上該吃就吃,該玩就玩,該睡就睡地等侯蒙主寵召之廢人生活。
以上
我是操作CB(可轉債)
2020 10月120萬的成本
至202110月變到1100萬左右

謝謝台康跟航運股
百達斐麗PP wrote:

為何短線獲利要設22...(恕刪)





我的本業收入是租賃所得,

每個月都會有現金流入戶頭,

提供生活所需,

股息提供的是額外的bonus,

與其天天交易,

我更喜歡,

發廢文跟大家切磋切磋…

投資理財之道。
百達斐麗PP wrote:
許多人就喜歡衝來衝去...(恕刪)
有呀!一家餐飲店就只拿二百萬力拼十來億元,可惜功敗垂成。
有,超過,
賺比較多的有,
某記憶體模組廠,
某pcb擴廠題材,
不銹鋼。
今年看市況不好,
存低基期封測,
往下分批買,
目前套住等領股利。
股價要漲才是真正賺到。
沒填息(股價沒漲),還賠了二代健保及併入所得稅。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