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以兩岸三地的交易方式來看,不存在高頻交易操作的空間。
如果操作的部位很大,我也看不出來差個幾毫秒能幹嘛。
別太小看這些運作,他可以獨立也可以聯合作戰
美國很出名的對沖基金在台北都有交易室
專做台股
毫秒交易台灣少數人可以,但老了就沒辦法這樣做,太傷眼
但普通人是沒辦法這麼快,都是交由程式去動作
當然程式出大包也很可怕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有快是沒有錯,但是光「快」並不會帶來實值的利益。
兩岸三地都有交易稅,而且都是集中交易,加上有「價位檔」的機制,並不存在美股那種靠高頻交易獲利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