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投資
2357從未上市股,一路抱到PC產業成熟時,全部出清,這是投資。
(選股、抱股、股利、落袋,投資總報酬的單位是『倍』)
2. 投機
作「價差」的歸類為投機。
1. 賭博
聽起來有些偏門,但
大多數(投資)人的行為,其實跟賭博沒二樣;
重點是『風控』,別讓自己或市場把手給剁了,
好手好腳,加上一顆正常的腦袋,活著隨時有機會。
財富
0.1. 機會財
例如買樂透,掏50元換1億(人人有機會,個個沒把握)。
0.2. 管理財
凡夫俗子最基本就是把時間管理好,每人每天都是24小時,百分百公平!
先找份正當工作,賺到第一桶金⋯
好比 01 這一篇
善用 關鍵字
可以在 01 找到許多第一桶金的真實分享
甚至是 SOP
這一篇的針對性及用詞比較強烈,
品嚐 whisky 若沒試過 shot glass 一口飲請略過此篇⋯
(以下『』 內為原文引用,一字未改)
一、自稱『期貨新手 』卻『好為人師 』
首先,命題一開始就是「怪」
既然是新手,如何能為人師?
二、偽命題
『大資金的布局可能是(⋯省略⋯)
所以在操作上和小資金操作者有著根本不同的風格與思維 』
大資金與小資金沒有給出明確定義而且是猜測;
大股東與交易零股的小股東,同樣都是市場的參與者
除非我們討論的是不同的資本市場,例如火星上的OTC
否則看不出這樣的命題能導出什麼像樣的結論
更何況
有一天(很遙遠)你的小資金也會成為大資金
今天的你有必要這麼用力打臉未來的你嗎??
三、自相矛盾
『我一開始是用差價合約隨便玩了一個月把錢賠光就不玩了 』
暫且不討論賠光
光是「過去」有「差價合約」帳戶
就不存在「現在」『本金不夠多 』的問題
說穿了就是策略有瑕疵或是自信心不足
而從發言內容來看,推論是自卑轉自大的成分居多
四、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我特別討厭那些用唬爛誇飾 招生的投資老師
或是明知道自己講的東西沒用 但為了噱頭就是要講給你聽的投資老師
要不是曾看了這些沒路用的影片 我的交易之路會走的更順 』
這一段,共勉之。
P.S.
a. 偽命題 真筆戰
偽命題有個特色就是可以不斷反反覆覆來來回回持續筆戰
表面看似討教其實是來說教
b. 見天地
更辛辣的當然有
酒精濃度如果夠高 還可以將杯子直接點火再就口或紙吸管
不過個人覺得上述第三點已經是直指人心了
但是裝睡的人 當頭棒喝也敲不醒
c. whisky / whiskey
請參考 這一篇
冷知識 生日宴會的調酒
100=1x100=10x10=100x1
新手抱怨說本金不夠多
但事實上早在期貨開戶之前,他已擁有價差合約帳戶了
CFD可以打破資金的限制讓操作者盡情發揮想像力與實力(假設有)
一口賺百點
十口賺十點
百口賺一點
是相同結果
===也=是=分=隔=線===
以下示範偽命題的經典用法:
「搖滾已死」?(記得加問號,然後展開反反覆覆來來回回的論戰)
①
肥迪凍蒜!搖滾已死?
2
搖滾已死?
(千萬別低估女子、小孩)
麥琪麥琪 MakeMake
Philis @ IG
Leevia @ YT
1
新人真是幽默
2
擦鞋童也不遑多讓
3
首富們的觀點可以參考,但三人意見分歧
4
40擺在眼前(事實勝於一切)熊便便,獵物砍頭掛起來(韭菜刈起來)
5
BTC 19,800~20,000
ETH 970~1000
XAU 1818 多單進場
------
LTC < 50 空單平倉
『當天早上已經輸入指令』
6
韭菜阿姨的闇黑宇宙,28號發表新手機
7
G家的機器人也有知覺了,不該再稱之為電腦
8
Sophia the Robot 早在 2017-10-25 已經成為 KSA 公民
9
玉已浮現,準備退場
十
法雲地
#DeFi
#GameFi
# web 3.0
不能免俗還是要記錄一下參考資料
雖然不是來自於書香世家
不過書還是每天要讀(例如臉書)
錢更是天天在『輸』(停損砍單)
⋯⋯
廢話不多說:一本真正有用的
《全球人才搶著學!密涅瓦的思考習慣訓練》
今年愚人節出版
彷彿為我量身打造
站內還沒看到相關討論
(網路有幾篇讀書心得以及 這一篇 )
三位來自台灣不同領域的醫師、律師、業務高手
集結了他們攻讀 Minerva University(前身為 Minerva Schools)決策科學碩士班的心得
➊ 這是一本關於如何應對未知並做出決策的 MDA 實戰攻略招生手冊(並不是)
至於這本書與投資有甚麼關聯
我用八個字作總結
掌握未來 富可敵國
誠品
讀墨
ISBN 9789861373621 eISBN 9789861373652
➋ Dowsett, Chris. Data Science vs Decision Science. 2019-1-25. (中文摘要)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