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請問價值投資 買價的問題

股價推估可以是數學題套用公式
但股市從來不照公式走
01白虎哥
01白虎哥 樓主

沒關係 不跟價的人對上下價格無所謂

2022-02-25 11:22
ydmphxiay830 wrote:
就如同您所說寧可模糊的正確就可以,過去我也曾經太過糾結於自己設定的買進價,結果股價就一去不復返而錯失機會


哈哈 大大真利害
點中我內心想的


感謝大大傳授心法
刪..刪...刪...刪...刪...刪...刪
01白虎哥
01白虎哥 樓主

窮查理的普通常識。查理蒙格的名言我反而看不太懂 巴老的看懂了但實際操作上會有些矛盾 有得自我經驗升等

2022-02-25 13:50
ydmphxiay830

回白虎哥,這可能是尚未掌握到精髓,或是尚未將書中所述內化成自己的思維,自然會形成知易行難的矛盾...

2022-02-26 10:19
01白虎哥 wrote:
例如有一股 基本面(恕刪)

難得版上又有了值得深入討論的主題,
雖然說這個主題也是個老問題了。

光討論理論會有點空虛,不如拿實例來研究。
這兩年最熱門的就是航海王和面版雙貓了。
這幾支都是價值錯亂的股票,用什麼公式看,
都是超值股,但是市場給予的股價完全沒有反應獲利。

當然,這些股票後面一定有低價的原因,也是公式算不到的地方。
我舉這些股票為例,不代表我是看多它們,
但是做股票要想有系統的進歩,
不妨用這幾檔股票當作研究的對象。

事實上其實這類的股票太多了。
台股的基本面,相對美股,永遠的基調就是便宜到不行。
十倍本益比以下,而且低於淨值的股票,隨時都有一大把可以挑。

相對於你舉的溢價的例子,
其實不如去搞清楚為什麼有這麼多低價的股票。
然後再從這些超值的股票中找出未來有潛力的公司。
這樣你再差,長期來說,也樂勝中華電信的4%。

最後,還是老梗,要賺超額的利潤,就必須承擔風險。
價值的評估,最多只能讓你不敗。
其他兩個面向就是題材(消息面)和反向(技術面)。
反向指的就是危機入市,可以靠系統風險或者意外事故,買到特低價格。

題材就是去研究公司的前景,例如:
搞清楚銷售額增加,是向通路塞貨,還是真的熱銷。
而存貨增加,是因為定單有望,還是公司五鬼搬運。
今天報紙上的新聞,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

三個(價值,技術,消息)都做對了,三五年內資產翻倍,是很正常的結果。

這三個都搞定了,也應該算是出師了,長期打敗大盤應該是沒問題。
再來要搞定的是怎麼賣出股票的問題。
尤其是你這樣搞了十幾二十年以後,資金大到一個地歩以後。
一檔股票隨便都是上千萬的部位時,以這種低價值股的交易量,
一天幾百張的量,會讓你很難在高點一次賣出所有股票。
什麼時候賣,怎麼賣,就成了你下一個要研究的目標了。

至於怎麼賣,這個就是藝術問題了。永遠也沒有出師的一天,
也沒有太多可循的模式,最多是看看量,畢竟,你自己就是大戶,
怎麼出,很多時候,要看大盤,更要看運氣。
01白虎哥
01白虎哥 樓主

謝謝拍照大開示

2022-02-25 13:59
ydmphxiay830

回白虎哥,做股票就是做趨勢,但可別忘了站在風口上,連豬都會飛...

2022-02-26 10:21
刪..刪...刪...刪...刪...刪...刪
灰狼01 wrote:
為何不同產業,甚至同產業不同公司的PE可以用不同標準計算股價?

主要的原因就是「成長性」
但是玩台股的人,有很多是無腦跟風的笨蛋,明明公司長年不賺錢,
也會因為列在某個熱門的產業,而享有較高的比夢比。
例如這兩天有人問我的國碩(2406)。
不就因為它在光電業,否則股價如何長期高於雙貓?

當然,有人會說他去年24買36賣,大賺50%
這種事,跟中彩票一樣,不是我們應該追求的。
進入股市,如何選擇不去看這種東西,其重要性不下於如何選股。
能控制住自己不去找這種股票,才算是在股海中上岸了。


01白虎哥 wrote:
例如有風一股 基本面都...(恕刪)

印象中理財版有位價值投資大師,看好鴻海會漲到300…
於此我心中有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鴻海會不會漲到300?第二個問題是,如果鴻海漲到300,0050會漲到多少?
pigstand wrote:
印象中理財版有位價值投資大師,看好鴻海會漲到300…

以鴻海如此複雜的事業體,要看出五年後的前景,
我自認辦不到,所以早早放棄研究鴻海了。

投資不是要搞死自己,研究自己看得懂的公司就可以了。
巴菲特說過,看到不會打的球,可以不要揮棒,
反正你永遠不會被沒揮棒的好球三振。
刪..刪...刪...刪...刪...刪...刪
有一次上太極課時問老師:
老師,我怎麼覺得練熊經很困難,怎樣才算練好。
老師說:沒有止境,沒有練好的一天,會一直有新的體會。

股票定價,跟太極拳熊經類似。
都是第一堂課程
看起來都很簡單
但事實上,
都是最核心的部分
永遠學不完
永遠有新的體會

股票兩個面: 基本面,技術面
一般以為定價是基本面問題
但事實上不然,會隨技術面調整。

底下是元大投顧 微星 的研究報告
除了用基本面去估今年明年後年的 eps, 之外
還用本益比河流、股價淨值比來定價
然後又參考了同業的合理本益比。
後面這幾項,已經偏技術分析了。

元大的研究報告,可以做為一個參考學習的對象。
但就只是參考,最終定價,是各項因素合起來的綜合判斷。
綜合判斷,受到各種因素影響,可能一直變化。永遠沒標準答案。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