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投資就是年輕向前衝,老了開始縮,真的是這樣嗎?

kenation wrote:
老人雖然資產多,但一(恕刪)


那看來這個保德信的建議還是有一定道理
以我對他的認識,朋友應該是不會吹噓啦
還是可能碰到投資真的就不一樣了?(為了愛面子應吹噓?
20something wrote:
不知道版上的投資前輩怎麼建議或是自己都怎麼操作?


我認識一些在金融操作上有賺錢的人,但都是本身就對它有高度興趣,會不斷去研究,懂得獨立思考,通常不會問一些無關緊要,也無絕對或錯的問題,因此很容易吸收觀念,觸類旁通。

我到現在還沒有認識一位,看了別人「好像很好賺」,然後跟著試著做,本身並無真正能承受損失的心態,只是嘴裡說自己可以忍受損失,更沒有興趣搞懂事情的來龍去脈,只想很簡單看到一就買,看到二就賣,或聽別人直接報牌,最後可以活下來的人。

選擇金融商品並不是投資唯一的路。我有朋友完全不碰股票,就只做大家痛恨的炒房,賺得嚇嚇叫。也有人做生意,收獲也是不少。不過,共通點就是,這些有在自己選擇的路上找到成功的人,都對自己選擇的路,有高度的興趣,願意付出許多心力去弄懂他們覺得重要的道理。在他們還不知道自己行不行的時後,很堅持己見這絕對是條可行的路,然後殺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路。

真的有覺悟,走上金融操作嗎? (其實,如果真的有,也不會來問別人都怎麼做了,我心裡真正想講的是。)
如果真的有,個人覺得比較怪的是,怎麼不是拼了命的找別人分享過的東西,自己整理整理後,看能不能刻畫出屬於自己的東西,而是先來發一篇,基本上也不可能得到什麼真正有用答案的文,問問別人都怎麼做。

這是一種態度,態度會決定命運。
chiyenms wrote:
這個是個人投資上面的 Catch-22

如果你的資產還不夠保證你的生存:
那麼你可以承受資產損失的風險承受能力就有限,要靠(工作)收入來補。

如果你的資產已經能夠保證你的生存:
那麼你就具有較高承受資產損失的風險承受能力。
但是多賺到的收入,對你的影響就相對有限了。


這是賭一把的心態,殊不知基金公司也有賠大錢或者因為虧損而破產
不瞭解市場生態是極度危險的事
20something wrote:
朋友剛好相反,可能因為有家累,為了多投資貼補家用,所以股票玩得很兇
整個飯局講得頭頭是道,說自己其實才是真「航海王」,多以前就買了長榮,股價一直上上下下也老神在在,退場時也還是賺了不少
不然就是早就看準「護國神山」台積電,也是很早就買起來放,看股價一直漲,嘴角也是一直上揚,真的笑得合不攏嘴,買房子的頭期款也愈來愈不是夢

這兩波都做到其實可以買房了,結果頭期款還不夠......,那表示他進場很少資金,獲利無法放大也翻不了身,這種不用特別去羨慕。
jcjclee

膨風水蛙殺無肉[笑][笑][笑]

2021-12-03 12:21
chiyenms wrote:
如果你的投資成功的狀(恕刪)


確實..
現在人文明病 慢性病一堆
老了還是把錢拿來顧自己健康會比投資來的重要
路易斯威登 wrote:
這是賭一把的心態,
殊不知基金公司也有賠大錢或者因為虧損而破產


不是賭一把的問題,更沒有什麼殊不知

是因為就算你再怎麼研究,也是有碰到意外的機會
不管是未知的未知,或是單純的運氣不好
法人最多就是倒了解散清算,股東的投資沒了。
但對個人來說,就是生存問題。

能不能承受風險,除了能力與心態外,
物理上財務上有沒有那個條件,是個必要條件。
能承受風險要求要有具體能力、財力。
而不是只要求「願意」。
四維草方哥 wrote:
這兩波都做到其實可以買房了,結果頭期款還不夠.


放在股市資金 20 萬以下的話,主要效果就學個經驗。
平均就是股價 50 元的股票,買個 4 檔(4張)。
作到「很有限的避免集中於單一風險」的程度而已。

但對剛出社會的人,20 萬的閒置資金都不是人人會有。
鐵牛CEO wrote:
投資一定有風險,基金(恕刪)


是這樣沒錯
但有投資大神的建議,應該會更好吧
棺材本賠不起,當然要保守;
股市有起伏隨時都可投入,不見得越早投入賺得越多
「股海茫茫,回頭是岸呀~」
每天盯盤不累嗎?


20something wrote:
到底是自己規劃太慢,...(恕刪)
  • 1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